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67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1041篇
基础理论   283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114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西安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2009年6月-2010年5月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TSP)和气态样品进行了连续采样,利用GC—MS对16种PAHs进行分析。∑PAHs浓度(气相+颗粒相)范围为39.93~1032.46ng/m^3,平均值为197.34ng/m^3;其中,冬季大气中∑PAHs浓度最大,相对浓度的范围为31.21%~72.98%,而夏季的浓度最小;检测出16种2~6环的PAHs,其中以3—4环为主。利用特征分子比值法和因子分析进行源解析,发现研究区PAHs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通过苯并(a)芘(BaP)等效毒性(BEQ)和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大气中PAHs的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特别是秋季和冬季大气中PAHs对人类的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22.
An intensive campaign was conducted in September 2012 to collect surface water samples along the tributaries of the Pearl River in southern China. Thirteen perfluoroalkyl acids (PFAAs), including perfluorocarboxylates (PFCAs, C4–C11) and perfluorosulfonates (PFSAs, C4, C6–C8, and C10), were determine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nega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ESI–MS/M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FAAs (ΣPFAAs) ranged from 3.0 to 52 ng L−1, with an average of 19 ± 12 ng L−1.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ΣPFAAs were detected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Dong Jiang tributary (17–52 ng L−1), followed by the main stream (13–26 ng L−1) and the Sha Wan stream (3.0–4.5 ng L−1). Perfluorooctanoate (PFOA), perfluorobutane sulfonate (PFBS), and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 were the three most abundant PFAAs and on average accounted for 20%, 24%, and 19% of ΣPFAAs, respectively. PFBS was the most abundant PFAA in the Dong Jiang tributary, and PFOA was the highest PFAA in the samples from the main stream of the Pearl River. A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FBS and PFOA, which suggests that both of these PFAAs originate from common source(s) in the region. Nevertheless, the slope of PFBS/PFOA was different in the different tributaries sampled, which indicates a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source profiles of the PFAAs.  相似文献   
123.
讨论了广东坡地红壤类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异现象,阐述了岩性、地形条件、水文动力学对颗粒组成空间分布的影响,指出地形条件、水动力学作用对广东坡地红壤类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广东所处区域的生物气候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4.
天津市中心城区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空气质量标准,分析了SO2、NO2和PM103项污染物不同季节,不同时期,不同时段变化规律、达标状况以及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5.
雷州半岛桉林-砖红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对雷州半岛浅海沉积物发育的桉林地砖红壤水分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受水分蒸发量大等因素的影响,0~100 cm土层月均贮水量较低;主要受降雨分布的影响,土壤水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季节性干旱时间较长,8~  相似文献   
126.
杭州城区春节PM2.5中水溶性离子在线观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大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组分在线连续监测分析系统(AIM-URG9000D),考察了杭州城区春节期间PM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变化范围,探讨了这些离子的日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水溶性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NO-3、NH+4是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分别占全部水溶性组分的33.3%、28.4%、19.4%;强致癌物质NO-2浓度为2.07μg/m3,远大于膜采样结果;NO-3与SO2-4的质量比为0.85,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正逐步加重;各水溶性离子有着各自不同的日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NH+4与NO-3、SO2-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81;K+、Cl-、Mg2+3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烟花爆竹燃放期间,PM2.5浓度急剧上升,Cl-、SO2-4、K+、Mg2+浓度分别达到燃放前的18、6、53、76倍。  相似文献   
127.
郑州市 PM2.5和 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郑州市2013年PM2.5和PM10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对郑州市各国控站点的PM2.5和PM10的达标情况、变化趋势等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郑州市PM10和PM2.5的年均质量浓度均超过了新标准规定的年均值二级标准限值。 PM10和PM2.5月均值峰值出现在1月和10月,谷值出现在8月,各月PM2.5的超标天数都大于PM10。PM10和PM2.5冬季的日均值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呈双峰型,夜晚浓度整体高于白天;PM2.5春、夏、秋三季日变化呈单峰型,PM10夏季和秋季呈单峰型,春季呈双峰型。 PM2.5和PM10日均值有着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M2.5和PM10浓度的比值(p)10月最高。  相似文献   
128.
2013年北京市PM2.5重污染日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2013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监测的PM2.5数据,系统分析了北京市重污染日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克里格插值初步统计了全年和重污染日PM2.5不同浓度区间的国土面积。2013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89.5μg/m3,重污染日平均浓度为218μg/m3,重污染日主要集中在冬季;PM2.5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梯度分布特征,而重污染日空间分布较均匀,南部及城六区存在明显的高污染区,平均浓度在180μg/m3以上;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日PM2.5平均浓度为150~250μg/m3,其对应的国土面积约为12 656 km2,PM2.5平均浓度在250μg/m3以上的国土面积约为883 km2,而全年无PM2.5平均浓度在150μg/m3以上所对应的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129.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carbonyls and VOCs in a forest in south China were studied in summer 2004. Twenty kinds of carbonyls and eight kinds of VOC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Formaldehyde and acetaldehyde were the two most abundant carbonyls, while the most abundant VOCs were isoprene, followed by o-xylene. Most C3-C10 carbonyls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s from 09:00 to 15:00, and their levels were lower during night-time and often reached the lowest in early morning. Formaldehyde and acetaldehyde, however, showed two high levels in their diurnal patterns partly due to their different sources and sinks. The VOCs had different diurnal patterns compared to most carbonyl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from 03:00 to 06:00 for 1-butene, from 06:00 to 12:00 for isoprene, and from 12:00 to 15:00 for α-pinene. The highest levels for aromatic hydrocarbons occurred during midnight and the lowest in late afternoo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emissions from vegetation and photo-oxidation of gas-phase hydrocarbons were the main sources for some carbonyls and VOCs in this region. Other compounds, such as formaldehyde, acetaldehyde and BTEX, showed anthropogenic sources.  相似文献   
130.
对2005年北京大气中异戊二烯进行了一年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异戊二烯体积分数年平均值为0.58×10-9,月平均值为0.1×10-9~1.8×10-9,7月最高,1月最低。春、秋、冬三季,异戊二烯日变化形式呈三峰形,分别在14:00、18:00、02:00;18:00、02:00、08:00;02:00、10:00、16: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呈现白天高夜晚低且在14: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生物排放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温度、辐射影响大;春季和秋季异戊二烯源排放受汽车尾气和生物排放共同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汽车尾气影响大,温度、辐射也有一定影响;冬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汽车尾气控制,其日变化形式主要受汽车尾气影响。不同季节北京大气中的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形式与PM2.5浓度日变化形式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