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24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时,将室内外给水管网分成两套,结合实际情况从安全、经济以及维护管理等因素考虑,在地下室布置成立体双环状给水系统;生活热水采用一台容积式浮动盘管热交换器换热供给热水;从理论上论证了组合型消防栓箱在本工程中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提出可将灭火器和消火栓位置设于一处的观点供大家在设计上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的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静  孟范平  杨菲菲 《环境化学》2011,30(6):1068-1074
为探讨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制备的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AChE)用于监测海水有机磷农药的可行性,研究了固定化酶在海水中的基本性质,如环境适应性、动力学性质、稳定性、对农药响应规律等.结果表明,与溶液酶相比,固定化酶对海水温度、盐度、pH值等因素的适应能力提高;固定化酶分子构象的改变增加了酶与底物之间的空间障碍,米氏常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3.
周毅频  李绪录  夏华永  周凯 《生态环境》2011,20(12):1886-1891
依据1998-2009年145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分析大鹏湾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并对其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灰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鹏湾海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夏、秋季较高,而冬、春季较低,且表层高于底层,平均为4.6μg-L^-1;由于受到香港和深圳陆源排放的影响,终年吐露港和沙头附近海域的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lla(1999-2009)调查期间,香港海区叶绿素-a含量各航次均值的年际变化略呈下降趋势,表明大鹏湾海水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对叶绿素-a含量影响大小的排序为:亚硝酸盐≥硝酸盐≥5d生化需氧量≥磷酸盐≥酸碱度≥氨≥可溶性总氮≥盐度兰可溶性总磷≥溶解氧≥可溶性硅兰温度。  相似文献   
104.
对纳米SiO2与FeCl3复配使用强化混凝处理低浊微污染海水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纳米SiO2强化混凝处理海水的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浊微污染海水,强化混凝能有效提高微污染海水的絮凝除污效果、改善絮体沉降性能、缩短沉淀时间。试验条件下,出水浊度、UV254、CODMn和TP去除率较单独投加FeCl3(20 mg/L)分别提高3.9%、6.1%、9.5%和7.3%。  相似文献   
105.
微弧氧化6061铝合金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室内海水浸泡试验、电偶试验等方法研究了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层厚度和封孔处理对其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微弧氧化后,铝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形貌为点蚀,封孔处理可明显抑制点蚀的发生,厚度变化对耐蚀性影响不大。与铜合金偶合后,微弧氧化铝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加,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尽量避免这2种材料的电接触。  相似文献   
106.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是一种仅依靠渗透压驱动的分离过程,基于渗透现象发展起来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正渗透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国际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7.
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环境中去除的主要途径,菲是一种典型的三环芳烃。本研究考察了一株能高效降解多环芳烃菲的鞘氨醇单胞菌GY2B在含河沙环境及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环境中的生长特性与降解菲的情况。结果表明:河沙的加入对菌株GY2B的生长及其高效降解菲的性能均无明显影响,65 h可将起始浓度为100 mg/L的菲降解99.5%以上;而经过驯化后在添加85%人工海水的条件下该菌也仍可正常生长并高效降解菲,66 h可将起始浓度为100 mg/L的菲几乎完全降解。本研究结果可为菌株GY2B在受多环芳烃污染的河滩、河口及近海海洋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模拟研究了在添加过量无机氮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条件下,水体pH、无机碳体系、海-气CO2通量的变化过程,探讨了海水无机碳对过量无机氮输入引起的富营养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NO-3添加组中,当浓度≤37.60μmol·L-1,时, HCO-3、p(CO2)增加, pH、CO2-3下降;当浓度≥188μmol·L-1,时,则正好相反. NH 4添加组中,当浓度≤25.20μmol·L-1时能够明显促进水体HCO-3、p(CO2)减少, pH、CO2-3增加,水体表现为吸收大气CO2;当浓度≥126μmol·L-1时,水体表现为向大气释放CO2,且强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N0-2添加组中,当N0-2浓度在7.90μmol·L-1时, HCO-3、p(CO2)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pH、CO2-3则随时间明显增加,水体表现为吸收大气CO2且强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强,而当N0-2高于和低于此浓度时,无机碳变化不明显.水体Chl-a较对照组的增加量(△Chl-a)与△p(CO2)具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r=-0.87, p<0.0001, n=16),表明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与水体中浮游植物在不同形式不同浓度无机氮作用下对水体无机碳利用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9.
曲洋  张培玉  于德爽  郭沙沙  杨瑞霞 《环境科学》2010,31(10):2376-2384
研究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应用于短程硝化系统的可行性.采用生物强化技术将4株高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投入耐盐短程硝化污泥中,考察了其对含海水污水的SBR短程硝化系统的强化效果,并比较了强化系统与原系统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强化系统的NO2--N最大积累量比原系统降低34.92%,而且到达NO2--N最大积累量的时间比原系统提前2h.强化系统的TN和COD在硝化段中后期持续降低,硝化结束时其TN和COD去除率比原系统高出15.24%和5.39%,NH4+-N去除率和亚硝化率比原系统高出6.85%和14.47%.强化系统的pH比原系统高0.46,而ORP低25.84mV.强化系统的性能提升是由强化菌的异养硝化作用和好氧反硝化作用引起的.当受到70%海水盐度冲击时,强化系统的稳定性高于原系统,强化菌的加入有效地抑制了系统从短程硝化向全程硝化转变的趋势.在强化系统与原系统运行的各阶段,强化菌种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且随着系统排泥强化菌大量流失.本研究为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应用于短程脱氮系统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海洋滩涂耐盐植物海马齿(Sesuvium portu lacastrum Linn.)对海水菲污染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实验4d后,不种植海马齿的对照组、种植海马齿的抑菌组和不抑菌组海水中菲浓度分别从0.988、0.942和0.957mg·L-1降至0.553、0.185和0.070mg·L-1,降低了44.0%、80.4%和92.7%;与对照组相比,抑菌组(T1)和不抑菌组(T2)海水中菲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6.4%和48.7%,不抑菌组又比抑菌组高12.3%.利用差减法计算的结果显示,在与自然水体接近的不抑菌条件下,菲的非生物损失、海马齿的作用和微生物的作用,三者对海水中菲浓度降低(92.7%)的贡献分别为44.0%、36.4%和12.3%,海马齿植株内菲的积累量则仅占海水中菲减少量的2.6%.研究表明,水培海马齿可明显提高菲污染海水中菲的去除率,其中,植物与微生物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植物积累不是海马齿修复海水菲污染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