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1188篇
基础理论   203篇
污染及防治   143篇
评价与监测   10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上空大气污染状况,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利用2015~2019年MODIS L1B 1 km数据,在IDL平台下调用6S辐射传输模型构建查找表(LUT),结合地面暗像元法反演得到近5年乌鲁木齐AOD,采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A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统计法分析气象因子对AOD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5~2019年,乌鲁木齐市AOD先增加后减小,整体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近于0,年均AOD在0~1.95之间。在空间上,AOD呈现西南-东北方向浓度逐渐增加的趋势。AOD高值区(1.67~1.95)主要分布在达坂城区、头屯河区及沙依巴克区。(2)研究区冬季和秋季AOD值相对春季和夏季偏高,冬季AOD平均值可以达到0.63。(3)2015~2019年研究区AOD呈正的空间自相关。AOD的Moran I值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991和0.979。近5年研究区AOD的空间分布中心主要集中在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县,AOD在空间上呈现先扩散后逐渐集中的趋势,标准偏差椭圆先增大后减小。(4)研究...  相似文献   
572.
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管控政策对PM2.5组分的影响,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对济南市2020年春节疫情管控前后的PM2.5及其组分浓度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疫情管控后,济南市区PM2.5浓度明显下降,日均值超标率下降了24.8%;PM2.5中各组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微量元素(TE)、元素碳(EC)和硝酸盐(NO3)浓度降幅较大,分别为50.3%、46.8%和31.5%。从组分占比来看,疫情管控后TE和EC占比减小,而铵盐(NH4+)、有机物(OM)、硫酸盐(SO42−)、矿物尘占比增大,NO3占比变化不大,二次离子SNA (SO42-、NO3-、NH4+)占比之和增大14.3%。对比PM2.5中各组分占比发现,疫情管控后,轻度及以上污染等级PM2.5中NO3和EC占比降低,而OM、SO42−和NH4+增加,说明受疫情管控影响,市民出行减少,机动车排放降低,施工工地停工,对NO3削减较大,而疫情管控后,因颗粒物浓度降低,VOCs二次转化增强,使OM含量升高。对比疫情管控前,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值增大,NO2/SO2和NO3/SO42−比值有明显降低,其均值分别下降了30.0%和14.0%,说明疫情管控期间汽车尾气等移动源对污染的贡献减少;受管控影响OC浓度在优、良和轻度污染等级下均下降,但二次有机碳(SOC)浓度升高,说明疫情管控下二次转化生成并未削减。气象因素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表明,疫情管控前边界层高度变化对PM2.5的贡献率最大(46.5%),疫情管控后相对湿度是促进PM2.5浓度升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3.
用扫描电镜分析表征大气气溶胶单颗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IntroductionAtmosphericaerosolsarecomplexmixture,originatedfromavarietyofsources.Mostoftheanalyticaltechniquesusedforitscharacterizationarebulkmethodsthatgenerateonesetofdatapersample,describingtheoverallcompositionofthesample .Toworkoutusefulinformationonpollu tionsources,itrequiresdataofagreatnumberofsamplesandmultivariatedataanalysismethodsusuallyareneeded .Ontheotherhand ,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 energydispersiveX rayanaly sissystem (SEM EDX)isabletoprovideanalyticaldataforeachsing…  相似文献   
574.
扁刺栲-华木荷群系次生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四川中亚热带扁刺栲(Castanopsis platyacantha)—华木荷(Schima sinensis)群系人工杉木林、水杉林、日本落叶松林和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进行了群落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杉木林、水杉林、日本落叶松林和次生扁刺栲—华木荷林(20a)的物种丰富度分别为62,59,53和32;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7.95,7.08,9.24和5.3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67,3.3l,3.64和2.46。(2)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之间的群落系数和相似度系数分别为0.45~0.60和0.62~0.82;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与次生阔叶林林下植物群落之间的群落系数和相似度系数分别为0.19~0.53和0.55~0.77。(3)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比次生林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风倒木和站干死木导致人工林乔木层郁闭度减小,增加了林下的光照,从而改蛮了林下的微生境。表6参19。  相似文献   
575.
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碳优先指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北京、广州两地不同季节气溶胶颗粒物上正构烷烃的碳优先指数值(CPI)随季节和颗粒物粒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CPI值:春>夏>秋>冬;广州地区为冬>春>夏,显示了不同的地区特征,而且随着气溶胶颗粒物粒径的减小,正构烷烃的CPI值亦减小。  相似文献   
576.
大连海域大气气溶胶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1994、1995两年在大连石槽海洋大气观测站所监测的大气气溶胶及气溶胶中元素和离子的浓度、富集程度、相互关系等物理、化学特征,还讨论了天气及某些气象要素对气溶胶浓度分布特征的影响,对气溶胶的来源也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77.
当前锂电池和铅蓄电池占据储能电池97%的市场份额,本研究选取其中5种典型储能电池为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它们的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了电池容量和循环次数,以1 kWh能量传递为功能单元,利用CML-IA baseline方法,在全球变暖、人体毒性、酸化等8种环境影响指标上进行环境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1) 磷酸铁锂电池在7种指标上最优,其中,全球变暖为2.70×10−1 kg CO2 eq、人体毒性为1.43×10−1 kg 1,4-DB eq、酸化为1.24×10−3 kg SO2 eq;环境影响潜势从低到高分别为:磷酸铁锂、二次利用磷酸铁锂、三元锂、二次利用三元锂和铅蓄电池。 (2) 电池充放电效率的提高对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尤为关键,敏感性超过367%;而电池循环次数和规范回收率的作用相对有限,敏感性低于25%。 (3) 在2025、2035和2050年的电力结构下,5种电池都能减少31%、52%和72%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综上,为促进储能行业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建议优先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加大对电池充放电效率提升的研发投入,推动电力结构的清洁化转型。  相似文献   
578.
杭州地区大气气溶胶中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04年8月~2005年5月间在杭州城区采集的大气气溶胶样品进行了7种重金属元素组成、形态等方面的分析测定;总结了大气气溶胶中各金属元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形态分配比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气溶胶浓度较高,平均值0.264 mg/m^3。气溶胶质量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溶胶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Fe、Zn、Pb、Mn、Cu、Cr和Cd;杭州市大气气溶胶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在人为源和天然源以及气候条件等综合作用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而言,春秋季高于夏冬季;各元素的形态分配比例跟它们本身的环境地球化学性质密切相关,同时也会受到气象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9.
对硬硅钙石间歇培养颗粒污泥处理含铅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说明Pb2 、二次粒子投加量及颗粒污泥量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营养液为100 mL的条件下,污泥量为120 mL、铅浓度为60 mg/L、硬硅钙石投加量为4 g的条件下可保持颗粒污泥的活性,铅的去除率较高,为连续运行的反应器(容积负荷为18 g COD/L·d)提供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80.
针对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呈上升趋势,在分析总结我国近10年的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基础上,聚焦目前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底数不清、缺乏环境风险防控工程体系和有效技术支撑以及部门联动协作等主要问题,为提高交通运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能力,基于环境敏感受体等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具体对策建议包括:通过建立危化品运输道路环境风险评估体系,识别全国重大环境风险路段,摸清风险底数;推广“南阳实践”经验,消除或减轻事件影响;加强和完善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