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27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5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07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61.
Disaster researchers have long analysed disruption to affected residents' ontological security, often represented by routines and familiar landmarks. Surprisingly little of this work, though, assesses who is most likely to experience feelings of disruption. Using a representative set of survey data, complemented by follow-up interview data from 40 residents affected by the Southern Alberta Flood of June 2013,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ender and place attachment, impact on residents' sense of disruption and los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omen and people with stronger emotional and social ties to their neighbourhoods are most likely to experience disrupted ontological security; home flooding and evacuation orders are also significant predictors. The qualitative interview data reveal that many participants felt unsettled and disrupted by myriad factors, such as ongoing construction, which prevented them from establishing a ‘new normal’. The paper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policymake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相似文献   
962.
为解决铁路客运站旅客安检用时久、效率低等问题,分析国内铁路客运站安检服务流程现状,研究基于旅客风险等级分类的差异化安检流程,提出安检排队优化策略。根据旅客不同的风险等级将其划分为高风险旅客与低风险旅客,并设定对应的重点安检通道和常规安检通道。运用Anylogic软件构建安检模拟场景,采用2种安检方案仿真模拟实际安检流程,分析旅客风险阈值和2类通道的配置数对旅客平均安检时长的影响,并找出最优化的风险阈值和安检通道配置数。结果表明:当风险阈值μ为0.7时,总通道的平均安检时长达到最小值,通过设定的合理风险阈值及配置适当的安检通道数量可有效提升安检效率。  相似文献   
96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在增加。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数据支撑和重要保障,也是公众了解环境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笔者结合2020年3月6日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规范要求,调研生态环境监测职业面临的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环境监测工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防护技术及措施,对生态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提出了重点抓好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日常监管、完善制度体系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4.
危化品企业安全信用及信用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信用"与"信用制度"内涵的探讨,给出危化品企业安全信用概念、危化品企业安全信用及信用制度的内涵;指出危化品企业安全信用制度建设应包括企业内部安全信用制度建设和企业外部安全信用制度建设,其中企业外部安全信用制度建设包括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两部分;提出危化品企业安全信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建设危化品企业安全信用制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危化品企业安全信用及信用制度的建设对危化品企业投资、融资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促进了政府对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965.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家居安防远程通信控制系统,主芯片采用凌阳16位单片机,利用传感器和GPRS模块技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了解家用电器所处环境的温度情况;采用语音识别系统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家庭安全状况,若有异常,系统会及时发送短信通知主人;利用单片机控制固态继电器并通过GPRS模块远程启动家用电器。设计引入手机短信,通过短信来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的使用以及自动接收来自家庭安防的各种信息,给人们的家居生活带来便利性和时效性。给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各子系统硬件电路实现和软件设计,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66.
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出发,结合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从城市工业危险源、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恐怖袭击等存在的风险,探讨其风险的特点;提出风险管理的步骤和原则;强调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和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风险管理的经验;就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现状,提出具体对策并构建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重点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并指出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67.
何真 《四川环境》2008,27(1):120-124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四川省提出了“生态四川”的发展方向。实践“生态四川”离不开法律的支持,而四川省现有的生态立法存在一些不足,成为制约建构“生态四川”的瓶颈。因此应在“生态四川”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在立法上进行价值取向、方法论和权利配置手段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四川”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重点和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68.
推进形成省级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及保障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会  孙世群  王晓辉 《四川环境》2008,27(5):122-126
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环境政策是其中重要一项。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工作需要,将现有环境政策进行分类完善,结合四类主体功能区环境条件与发展要求提出了区域差异化的环境政策目标,并对重点政策的实施领域、施政力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外,为保障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落到实处,从法律、资金、监督与管理和信息公开四方面探讨了环境政策保障机制建立的途径和方法。为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稳步推进和后续其他配套政策的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969.
Bollettino V 《Disasters》2008,32(2):263-279
Humanitarian organisations operate in increasingly hostile environments. Although authoritative statistics are scarce, anecdot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id workers face life-threatening risks that are exacerbated by the growing number of humanitarian organisations operating in the field, the diversity of their mandates, the lack of common professional security standards, and limited success in inter-agency security coordination. Despite broad acceptance of the need for better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many humanitarian organisations remain ambivalent about devoting increased resources to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coordination. A critical lack of basic empirical knowledge of the field security environment hampers efforts to enhance secur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absence of a systematic means of sharing incident data undermines the capacity of the humanitarian community to address proactively security threats. In discussions about humanitarian staff safety and security, the least common denominator remains cumulative anecdotal evidence provided by the many security personnel working for humanitarian organisations in the feld.  相似文献   
970.
基于传统的IRBAC2000模型,对域间角色转换时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RBAC2000模型,该模型将传统模型中的角色分为域内角色和域间管理员角色,为域间角色转换产生的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判定方法,提出了先决条件的概念来加强IRBAC2000模型安全性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