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43篇 |
免费 | 695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51篇 |
废物处理 | 49篇 |
环保管理 | 1106篇 |
综合类 | 3343篇 |
基础理论 | 610篇 |
环境理论 | 7篇 |
污染及防治 | 220篇 |
评价与监测 | 435篇 |
社会与环境 | 578篇 |
灾害及防治 | 1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7篇 |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209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346篇 |
2012年 | 345篇 |
2011年 | 387篇 |
2010年 | 280篇 |
2009年 | 271篇 |
2008年 | 243篇 |
2007年 | 371篇 |
2006年 | 395篇 |
2005年 | 314篇 |
2004年 | 290篇 |
2003年 | 253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195篇 |
2000年 | 214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H型超薄板防渗技术在卫生填埋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营过程中发生堤坝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经比选采用H型超薄板防渗技术处理,防渗薄板墙深18m,墙厚100mm。竣工后经CSAMT法、现场开挖取样等方式检测,超薄板墙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有效治理了渗滤液渗漏,提升了区域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42.
743.
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构建了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模型,采用计算实验方法模拟分析了太湖流域在经济优先和水环境保护优先2种管理模式下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到了农业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和水环境改善情况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水环境的基础上,2种管理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同时改善水环境.环境保护优先模式虽能有效保护水环境,却会牺牲部分经济发展和就业保证.不同地区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差异性,常州和湖州经济获得较快增长;苏州、上海在就业方面做出较大贡献;无锡和苏州水环境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4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空间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脆弱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5—2018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指数,并依据自然断点法将评价结果分为极度脆弱、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五类。进一步通过空间相关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黄河流域202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上、中、下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别表现“低—中—高”的分布特征,且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存在区别:上游虽差异较大但波动相似,中游波动方向相反,下游在2016年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相关性,上游呈现低—低聚集,下游呈现高—高聚集,中游空间相关性不显著。(3)预测2025年黄河流域中游地区重度脆弱有所扩张,下游地区极度脆弱向中心区域明显收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某一流域单独能够完成的,黄河上、中、下游要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定与之相适宜、符合整体发展需要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45.
746.
松嫩盆地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建强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13(4):17-19
文章介绍了松嫩盆地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总体目标、构成及功能以及系统建立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建立,使得对松嫩盆地资源开发管理和相关信息的查询、检索更方便,同时对松嫩盆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7.
不同环境条件下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不同环境条件下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生物降解性能,采用已驯化的混合菌群作为接种液进行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脱色试验。结果表明,微氧条件下(静置敞口培养),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脱色效果最佳,染料脱色主要发生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混合菌群对pH、温度适应范围较广,pH为3.32~9.18,温度在20℃~37℃范围内均可以获得较好脱色效果,脱色率均在80%以上。微氧条件下酸性大红GR降解历程表明,偶氮基整个共轭系统被破坏,生成了一种新的结构,使原有的某些精细结构在二阶导数光谱中得以表现,由此探讨其生物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748.
湘江干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为研究湘江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风险,在简要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及国内外研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应用200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湘江干流主要断面进行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断面中,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Pb>Hg>NH3>酚;化学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As>Cd;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超过非致癌物质;污染最为严重的为松柏断面,其次是五星断面和三叉矶断面.湘江干流衡阳以上江段水质良好,衡阳以下江段水质较差.研究对湘江干流水污染防治方略的制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49.
选取黑龙江省源头水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EM数据对保护区内随机布设的水质监测点控制单元进行划分并提取单元内的相关指标建立监测点背景特性量化模型,基于量化结果提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监测方案,建立背景值数据库.选取研究区自然属性指标与空间属性指标,以空间叠置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背景值分区,最终将黑龙江省分为六大地表水水质背景值地理分区,并计算了各分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表征范围.表征范围显示:依据现行标准进行水质评价,保护区内水质背景值已超出II类水质标准限值.因此,基于水质背景值研究成果提出了考虑背景值影响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结果表明方法切实可行且优于单因子评价法.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制定背景值影响下的水环境评价方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0.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是近几年来从水生态的角度解决流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从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起源和发展入手,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已有研究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探讨,并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从起源上看,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足迹理论、流域生态学理论分别是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基础、落脚点和支撑。从发展上看,水生态承载力是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的有机结合和深化。从测度和评价方法上看,第一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方法、生态足迹法、可持续发展指标法和生态系统健康等生态承载力的测度方法为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价奠定了基础。目前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今后不论是在理论探讨还是模型应用中均应进一步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根本目的以及水体质、量辩证统一的规律,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空间和时间五位一体的研究方法,使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