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8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750篇
安全科学   998篇
废物处理   170篇
环保管理   695篇
综合类   2872篇
基础理论   39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60篇
评价与监测   511篇
社会与环境   200篇
灾害及防治   2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电气石强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侃  马放  孙铁珩  冯治宇 《环境科学》2009,30(6):1669-1673
针对石化废水污染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电气石对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效能的影响对处理前后的石化废水进行了GC-MS分析,并对反应器内的载体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观察在石化废水进水COD和NH4+-N负荷率为0.64~0.72 kg/(m3·d)和0.058~0.072 kg/(m3·d)的条件下,负载电气石系统的启动速度提高,出水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 增加8.7%和6.4%进水中共检出100种有机物污染物,主要包含芳香烃、酸、酯、酚、醇和烷烃类等化合物.负载电气石的1号反应器对石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未负载电气石的2号反应器,在1号和2号反应器的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分别是14种和28种反应器内负载电气石的载体上有明显的菌胶团形成,细菌的生物量大电气石能够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的效能  相似文献   
922.
水上溢油鉴别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溢油鉴别是溢油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取证手段,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溢油鉴别体系及最新溢油鉴别方法研究情况,对国内主要鉴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认为应把这些单一的、孤立的溢油鉴别技术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成系统的、快速的、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比对的、支持溢油应急决策的集成化技术.  相似文献   
923.
在概率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引入蒙特卡罗方法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进行风险评价.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对算例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蒙特卡罗方法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评价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能够得出更加客观的风险评价结果,增强了风险评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24.
润湿性是水处理滤料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表面性质.以Washburn方程为原理,用动态渗透压力法研究了无烟煤、铝矾土陶瓷及磁铁矿滤料的亲油亲水润湿性.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重现性较好,误差在10%以内.当滤料的粒径范围在0.6~0.9mm之间时.以该法测得无烟煤、铝矾土陶瓷及磁铁矿滤料的亲油亲水比(LHR)值依次为2.511、1.748和1.317,说明无烟煤滤料的亲油性最好,铝矾土陶瓷次之,而磁铁矿的亲油性最差.XPS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无烟煤、铝矾土陶瓷及磁铁矿滤料润湿性差别主要归因于其表面化学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925.
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沉降过程中重金属去除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晓俊  傅大放  李贺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2):2525-2531
在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令桥段2008年2月~2009年2月15场降雨事件初期路面径流进行自由沉降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自由沉降过程中Cu、Zn、Cd、Pb 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同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去除与截留沉速和悬浮固体(SS)去除的关系,并探讨了降雨特征和径流pH值对重金属去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降开始30min内Cu、Zn、Cd、Pb去除率增长迅速,30min去除率均占2h总去除率的60%以上.Pb的2h平均去除率最高,可达25.62%,Cu、Cd和Zn的2h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1.20%、19.97%和19.10%.同一重金属的沉降去除率每提高10%,截留沉速范围及上限值减少5倍左右.截留沉速相同时,Pb的去除效果最好,Cd、Cu、Zn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SS与Cu、Zn、Cd、Pb沉降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Pb多数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因而SS与Pb沉降去除率相关系数最大,其相关系数为0.8126(p=0.0002);SS与Cd、Cu、Zn沉降去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71、0.6804、0.7653.路面径流pH值对重金属去除特性的影响显著,与4种重金属沉降去除率均呈正相关,且与Zn、Cd、Pb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Zn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因而Zn沉降去除率受pH值影响最明显,两者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p=0.029).  相似文献   
926.
缪明烽  沈湘淋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366-2371
钙基脱硫剂孔隙结构特性直接影响到脱硫效果及脱硫剂的利用率,对其空间网络特性的描述将有助于分析SO2的扩散及反应特性. 在石灰石分解动力学和烧结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固体分解的成核机理,运用Monte-Carlo 方法,建立了脱硫剂孔隙网络的动态生成模型,对钙基脱硫剂分解形成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生成孔结构的分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动态生成模型,可以给出石灰石分解形成的CaO内部孔隙的微观空间结构,且模拟生成的孔隙网络的分形维数与实验测定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27.
胞外酶对堆肥中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添加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酶对农业废物堆肥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及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初期,胞外酶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堆肥后期,胞外酶可提高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并促进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大量降解.醌指纹数据显示,胞外酶并未引起新的优势醌的出现,进入高温期后,以MK-7为主要醌类的微生物作为优势菌群,且这种优势一直存在;堆肥后期胞外酶对甲基萘醌影响较大,可促进长链甲基萘醌的出现.主成分分析表明,胞外酶对醌种类演替的影响主要作用在3d和40d,这与非相似性指数结果一致,并使真菌在整个体系中影响力加大.  相似文献   
928.
多频管中电流法通过计算管道防腐层绝缘电阻来判断管道外防腐层的状态,近年来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对于丘陵山地的埋地输油气气管道,其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有一定差距.通过研究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不符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分布电容、管道分布电感在GDWFF处理软件中对防腐层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尤其是管道分布电感是关键参数.为此,修正了多频管中电流法评价软件给出的管道分布电感推荐值,并采用现场开挖的方式进行验证,说明评价结果更符合山地实际.  相似文献   
929.
通过在我国江津典型工业污染大气环境进行大气暴晒实验,测定了1060纯铝、2A12铝合金和7A04铝合金在该地区的腐蚀速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分析3种铝合金腐蚀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腐蚀产物结构。结果表明:随腐蚀时间的延长,铝及其合金腐蚀产物不断增多,失重数值增加,腐蚀失重与时间的关系呈幂函数规律(C—A t^n);腐蚀产物形貌呈块状或粒状,呈现不均匀的凹凸形貌;腐蚀产物主要为Al(OH)3和Al2(SO4)3·14H2O;耐蚀性能由强至弱依次为1060〉2A12〉7A04。  相似文献   
930.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difficulty in early leakage monitoring and larger positioning error for urban hazardous chemicals pipelines, the optimized method based on the improved Inverse Transient Analysis (ITA) and Ant Lion Optimizer (ALO) was proposed. Firstly, based on the obtained experiment's results of leakage of natural gas in the non-metallic pipeline, the segment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pressure gradient calculation. The modified method can adapt to the multi-nod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ipe networks and help to obtain the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calculation results after optimization. The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were embedded in the ITA calculation model. The input parameters of the gas pipeline such as boundary conditions, leakage rate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characteristic linear equations. The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the least-squares criterion was defined, and the improved ITA model suitable for leakage detection of urban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s was constructed. Finally, the ALO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of the improved ITA model, and iteratively optimize the optimal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its corresponding minimum objective function (OF) value. As a result, a more precise location of the leakage source was calculated. The validation of the modified method is conduct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values with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location where the pipeline leakage occurs. The minimum error is 3.17%.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TA, this method not only accelerates the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but also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location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