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264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排放标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国家标准体系构成的基础上,对比研究国内外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排放标准,通过污染因子浓度限值验证计算和排放标准限值来确定危险废物焚烧烟气排放的指标。并且给出了部分污染因子的建议指标,并通过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扩散模式的计算,对国内外现行焚烧设备运行情况的调研,提出了中国现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部分污染因子排放限值存在的问题。通过计算、标准对比,给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行焚烧烟气排放指标的限值。  相似文献   
392.
调研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及飞灰产生现状、污染特性以及处置方式,剖析了现行飞灰环境管理的技术政策标准法规,对比分析北京市目前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采用的固化/稳定化—填埋和水泥窑协同处理两种技术路线,结合北京市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实例,深入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技术路线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改进后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方式的技术特点。文章最后提出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应选择适宜的技术路线、加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和完善与推广安全可行的飞灰资源化处置技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3.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城市垃圾处理与节能减排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北京市2001~2007年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发展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和物理组成的变化,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多,总排放量从2001年约363万tCO2当量增加到2007年1157万t左右。目前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每处理1t垃圾的单位排放量分别为2.1t、0.4t和2.0tCO2当量。虽然堆肥具有相对低的单位排放量,但由于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堆肥在北京生活垃圾处理中的比重并不大,2007年处理的垃圾量不到无害化总处理量的7%。2007年填埋产生CH4总量约48万t,若50%回收利用,其发热量相当于约40万t管道煤气,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焚烧垃圾进行供热或发电的技术在国内外正蓬勃发展,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而加强垃圾回收与分类是从源头减少垃圾,实现节能减排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394.
医疗废物焚烧最佳可行技术的国际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技术是医疗废物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根据国际履约要求和国内医疗废物设施建设规划实施的要求,开展医疗废物焚烧最佳可行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分析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编制的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中关于医疗废物焚烧最佳可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国情要求的最佳可行工艺和技术,提出包括工艺设备、关键材质选择、关键运行参数、关键操作要求等在内的最佳可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95.
介绍了南通市污泥现状,在分析传统污泥处置方法利弊的基础上介绍了循环流化床污泥焚烧技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后,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焚烧处理,经检测锅炉尾气和灰渣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396.
When performing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assumptions regarding the energy use are often decisive for the outcome. In this paper, current approaches of identifying marginal electricity and heat technologies for consequential LCAs are challeng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rginal energy technologies is examined from three angles: The marginal electricity technology is identified in Danish historical and potential future energy systems. The methods of identifying and using marginal electricity and heat technologies in key LCA studies are analysed. Finally, the differences in applying energy system analysis and assuming one marginal technology are illustrated, using waste incineration with energy substitution as a case. The main problem with the current approach is the use of one single marginal technology.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affected technologies and identify these in several possible and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uture scenarios. If possible, the affected technologies should also be identified based on energy system analyses considering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ologies involved. Some results in this paper may be applicable to other affected technologies than energy.  相似文献   
397.
The impact of moisture on the partitioning of the heavy metals including Pb,Zn,Cu and Cd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was studied in a laboratory tubular furnace.A thermodynamic investigation using CHEMKIN software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Simulated waste,representative of typical MSW with and without chlorine compounds,was burned at the background temperature of 700 and 950°C,respectively.In the absence of chlorine,the moisture content has no evident effect on the volatility of Pb,Zn and Cu at either 700 or 950°C,however,as flue gas moisture increasing the Cd distribution in the bottom ash increased at 700°C and reduced at 950°C,respectively.In the presence of chlorine,the flue gas moisture reduced the volatility of Pb,Zn and Cu du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re volatile metal chlorides into less volatile metal oxides,and the reduction became significant as chlorine content increase.For Cd,the chlorine promotes its volatility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more volatile CdCl 2.As a result,the increased moisture content increases the Pb,Zn,Cu and Cd concentrations in the bottom ash,which limits the utilization of the bottom ash as a construction material.Therefore,in order to accumulate heavy metals into the fly ash,MSW should be dried before incineration.  相似文献   
398.
介绍了浙江省三门县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并通过现场走访的形式对需焚烧处理的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该县工业固体。尤其是可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基本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我国中小城镇中固废管理和处理方面常出现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99.
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分析了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沥滤液生化处理水过程中废水中DOM组成及结构变化.同步荧光光谱显示,反应过程中340—370 nm处的特征峰强度明显下降,小于270 nm的短波长范围内荧光强度有一个从高到低再升高的变化过程.三维荧光光谱表明,沥滤液生化处理水中含有两个类富里酸荧光峰(UV-FA:Ex/Em=250—255/410—450 nm;Vis-FA:Ex/Em=315—320/400—405 nm),反应过程中荧光峰强度不断降低,其中UV-FA荧光峰的发射波长存在明显的蓝移现象,最大蓝移量40 nm.红外光谱表明,沥滤液生化处理水中含有多种芳香性特征峰,臭氧氧化过程中峰强度逐渐降低,部分特征峰消失,并有过氧化合物的CO伸缩振动峰生成.沥滤液生化处理水经臭氧氧化深度处理60 min后,其SUVA254值由3.01 L.mg-.1m-1降低到1.16 L.mg-.1m-1,A3/A4值由4.06上升到8.43.综合分析表明,臭氧氧化能够有效将沥滤液生化处理水中结构复杂的大分子芳香族化合物降解为芳构化程度较低、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400.
垃圾焚烧发电是我国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艺涉及的包括不同炉型垃圾的预处理,炉型的选择,烟气的净化,灰渣的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