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264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MSWI)过程中二噁英类的生成机制以及焚烧飞灰的组成,研究了MSWI飞灰中常见的钙化合物(CaO,Ca(OH)2,CaCl2,CaSO4及Ca(NO3)2)对前生体五氯酚(PCP)及六氯苯(HCB)生成二英类的阻滞作用.结果表明,280℃下加热2h,Ca(NO3)2,Ca(OH)2和CaO对PCP生成二噁英类的总阻滞效率分别为93.7%,80.4%和98.9%,而CaCl2和CaSO4几乎没有效果.CaO对PCP和HCB混合物生成二噁英类物质同样具有良好的阻滞效果.另外,探讨了上述钙化合物对PCP及HCB生成二噁英类的阻滞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22.
化学化工等行业产生大量含无机盐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介绍了氯离子浓度和有机物浓度都大大超过测定范围的有机废水COD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当氯离子的浓度在20000~60000mg/L时,相对误差在0.15%~5.8%之间;并有较高的精密度,6次平行测定的结果相对标准差<2%;加标回收率为99%~101%;与标准方法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23.
随着危险废物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重庆市对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危险废物收集体系日益健全,危险废物产生、收集、集中处置量将继续增长.现有利用处置设施能力不足,规划的利用处置设施能力与处置缺口出现结构不平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重庆市危险废物的产量及处置现状、现有及规划的危废利用处置设施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并对未来产量进...  相似文献   
524.
我国城市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大城市、沿海地区中小城镇和内地中小城市垃圾焚烧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5.
内旋流流化床埋管传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垃圾焚烧系统中,内旋流流化床存在不同布风速度的移动区、流动区和换热区,处于换热区的埋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受附近流动区气流参数的影响,其变化趋势及数值大小与普通鼓泡型流化床之间有明显不同:最大的对流换热系数明显高于鼓泡床;换热区尚未流化时,对流换热系数己经大幅提高;整条换热曲线的变化比较平缓,易于流化床浓相床内换热。   相似文献   
526.
The management of plastic waste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landfilling, recycling, and incineration has several inherent shortcomings, such as a lack of resources, preparation, motivation, financial power, and expertise. Additionally, these methods are unable to handle the quantity and types of plastic waste, nor do they increase the public's interest in plastic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s. According to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are the main drivers for reducing plastic waste. Exper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have identified four significant areas of concern for which solu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methods of plastic waste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amount of plastic waste, the quality of waste/plastic, and awareness of plastic waste management/cost of plastic waste management. However, individual solutions proposed for these key areas of concern are facing several challenges, leading to delays in their adoption or less popularity globally. The review has identified the reasons for the less popularity of existing plastic waste management methods, which are les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have a complex process, hence requiring serious reconsideration from technocrats and researchers to develop more sustainable and efficient procedures that do not produce more hazardous by-products.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financial incentives are one of the main drivers to ensure the mass participation of lower and working-class people.  相似文献   
527.
平原典型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固体废弃物的增加,垃圾焚烧逐步成为城市垃圾处理应用一个较为理想可行的选择。垃圾焚烧不仅可以回收能源,且相对其他处理方式其减量效果显著。垃圾焚烧厂排出的尾气中的某些特定重金属可以通过大气干湿沉降进入土壤。采用XRF 荧光光谱仪、岛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测汞仪测定了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74个土壤样品中Cr、Mn、Cu、Pb、Fe五种重金属元素浓度的空间分布,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垃圾焚烧厂周边表层土壤上述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依次为174.05、707.76、47.68、41.95、39057.89 mg·kg-1。表层富集因子分析表明表层土壤中Cu和Pb的含量受到人为影响。因子分析将5种重金属分成3类,并揭示了3类金属在该区域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Cr、Mn、Fe以土壤地球化学作用(37.88%方差贡献)为主导影响因素,Cu、Pb分别以农药施用作用为主(22.06%)、垃圾焚烧源尾气排放(22.74%)为主导影响因素。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最大污染贡献来自于Pb(单因子污染指数高达2.16),厂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存在累积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28.
陈卫海 《环境与发展》2020,(2):50-50,52
本文通过对垃圾焚烧炉废气和周边环境空气采样,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法分析样品中二噁英浓度。废气样品中二噁英总浓度为0.919~1.152 ng TEQ/m^3,总毒性当量为0.071~0.100 ng TEQ/m^3,环境空气样品中二噁英总浓度为1.194~2.268 pg TEQ/m^3,总毒性当量为0.100~0.200 pg TEQ /m^3。比较废气与环境空气中各PCDD/Fs单体浓度的占比,得出该农村区域范围内环境空气中二噁英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该垃圾焚烧炉。  相似文献   
529.
采用管式炉对污水厂活性污泥焚烧过程中Ni的迁移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泥掺烧量(污泥质量与煤和污泥总质量的比)为25%时,Ni的挥发率(飞灰与气体中Ni质量的总和与污泥中Ni质量的比)几乎为零,且污泥与煤混合试样的综合燃烧效果最好;当污泥焚烧加入硫化物时,各种硫化物对Ni的残留率(炉渣中Ni的质量与污泥中Ni质量的比)提高能力大小顺序为Na2S>S>Na2SO3>Na2SO4;当污泥焚烧加入氯化物时,促使Ni向烟气中迁移,且加入无机氯更易使Ni向烟气中迁移。  相似文献   
530.
论文选取多种废弃危险化学品,按照不同物质的相容性,进行了分组配伍实验。为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混合化学物质焚烧所需热值,选择了三种辅助安全基料一并添加混合后,对危险化学品配伍后的物料进行了发热量、全水分含量、全硫含量测定和重金属(Cr)的测定,最终得出多种危险化学品混合焚烧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