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对高浓度氨氮低碳废水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的研究.在生物驯化过程中考察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并验证短程硝化即亚硝化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满足高氨氮低碳废水的生物脱氮要求,亚硝化率达到98.0%以上.采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中的硝化菌群进行分析,发现系统中主要存在将氨氧化成亚硝酸根的氨氧化菌(AOB)及亚硝酸盐还原菌.  相似文献   
82.
炼油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度、高无机质的高氨氮废水难以处理。研究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应用于该种废水的处理。实验同时控制反应器温度(31℃)、溶解氧(≤1.5 mg/L)、pH值(7.8~8.7)和污泥龄(30 d),较快地实现催化剂废水短程硝化污泥的驯化,亚硝酸盐平均积累率达到了97.4%。在此基础上,结合在线监控ORP、pH值变化情况及短程硝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较好地实现了炼油催化剂废水的短程硝化。  相似文献   
83.
张华  何闪英 《环境工程学报》2014,8(5):1939-1943
通过控制生物膜系统溶解氧(DO)浓度分别为0.5~1 mg/L(Ⅰ)、1~2 mg/L(Ⅱ)、2~3 mg/L(Ⅲ),研究在微污染城市河道水体中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3个系统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和总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2.3%、38.6%和38.2%(工况Ⅰ),65.5%、59.4%和28.2%(工况Ⅱ),66.1%、77.3%和22.8%(工况Ⅲ)。系统中各形态氮素含量及其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在具有一定NH+4-N去除率前提下,控制体系处于低DO浓度(1 mg/L),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生长及活性受到抑制,NO-2-N明显累积,经反硝化作用直接转化为氮气(N2),实现了微污染城市河道水体中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84.
在征润洲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运行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两个阶段的对比生产性试验;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低负荷运行状态下CAST工艺脱氮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F/M、DO、MLSS、SRT等工艺参数的优化控制,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传统硝化反硝化有机结合的耦合脱氮模式。该耦合脱氮模式下各出水水质指标稳定达标的情况下,出水NH3-N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出水TN去除率在5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85.
以氨氮浓度较高的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分析研究了不同供氧策略对SBBR反应器实现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影响.在4种不同供氧策略(a、b、c和d的总供氧时间分别为16h、12h、12h和8h;好氧/厌氧交替频率分另U为4h/2h、3h/3h、2h/2h和2h/4h)下同步启动反应器,保持各反应器内环境温度为(30.0±4-0.5)℃,并控制曝气阶段溶解氧(DO)浓度为(1.2±0.1)mg·L-1.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经过124d的驯化和增殖,具有一定的脱氮能力,但是效果不同,其中,采用总供氧时问为12h,好厌氧交替频率为2h/2h供氧策略的反应器c效果最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6.6%左右,而且抗氨氮冲击负荷的能力最强,最大的氨氮容积负荷为0.186 g·(L·d)-1;在曝气阶段由于DO浓度的限制,亚硝酸盐出现积累;缺氧阶段,由于厌氧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同时被去除,且没有硝酸盐的积累.从4个反应器和渗滤液原水中提取细菌总DNA,通过PCR-DGGE技术获得DGGE图谱.分析图谱中各泳道的条带数目和条带亮度、各泳道间的相似性系数C,值,结果表明,不同供氧策略对反应器内的细菌多样性和种群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6.
高浓度氨氮废水同步硝化反硝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溶解氧浓度和进水碳氮比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降低实现了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并提高了反应器脱氮效率.反应器运行经历了外部碳源的摄取、PHB储存、PHB有氧氧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PHB作为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的电子供体.  相似文献   
87.
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I-BAF),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游离氨(FA)、pH、溶解氧(DO)对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的影响和碳氮比(C/N)对同步脱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为2 d,对应氨氮负荷为0.26~0.3 g/L·d,保持出水FA在1 mg/L以上,pH在79左右,DO控制在1.3±0.2 mg/L时,最利于实现短程硝化。DO是影响短程硝化的决定性因素,DO>1.6 mg/L时,短程硝化可能向全程硝化转化。投加碳源NaAc并控制C/N在1.6~2.2,可以使部分亚硝氮直接通过同步反硝化去除,提高总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88.
刘躲  王磊  曹湛波  段灏 《环境科学》2020,41(2):932-940
为探究接种菌根真菌对湿生植物根际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以湿生植物旱伞草和石菖蒲为材料,接种筛选自本地植物根系及根际土壤的菌根真菌混合菌种MF-MD为试验组,并设置未接种植物作为对照组.在水体氮素富营养化条件下种植3个月,然后测定植物根际土壤硝化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接种MF-MD能促进两种植物根际土壤硝化反应,同时接种MF-MD促进了旱伞草根际土壤反硝化作用但是抑制了石菖蒲根际土壤反硝化作用.从接种后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了引起土壤硝化-反硝化反应发生变化的原因.发现接种处理的试验组湿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量(soil microbial biomass,SMB)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与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此试验对于研究菌根真菌结合湿生植物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元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9.
温度对间歇曝气SBR短程硝化及硝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宏  彭永臻  卢炯元  李慧  南彦斌  王瑾  陈永志 《环境科学》2017,38(11):4656-4663
采用SBR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单周期分别交替4次(30℃)和7次(18℃)好氧/缺氧模式,好氧/缺氧时间比为30min/30 min.进水氨氮和亚硝氮浓度为61.44 mg·L~(-1)和0.77 mg·L~(-1),分别运行61和90周期时,出水氨氮分别为0.68mg·L~(-1)和1.28 mg·L~(-1),氨氮去除率高达98.94%和99.57%;亚硝氮积累浓度达到20.57 mg·L~(-1)和20.18 mg·L~(-1),亚硝氮积累率分别达到95.92%和99.58%.在实现短程硝化过程中,氨氧化菌(AOB)活性逐渐增加最后稳定在100.00%左右,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活性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分别在32和74周期时,AOB活性超过NOB活性,AOB成为优势菌种,61和90周期时NOB活性被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90.
取自强化A/O工艺处理合成氨废水中试装置的活性污泥,在pH、碳源和温度均不为限制性因素条件下,短程反硝化和全程反硝化均为零级反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全程反硝化,短程反硝化可以节约14.1%的碳源和55.7%的反硝化时间;初始NO2--N为36.82 mg.L-1时反硝化最快,比反硝化速率(以NO2--N/VSS计)为0.509 g.(g.d)-1;pH为7.5时反硝化速率最快,实际运行中应避免缺氧区pH〉9;选择性增殖的反硝化菌对甲醇和乙醇形成了良好的适应性,却对葡萄糖和乙酸等其它低分子易降解有机物产生了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