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转炉烟气除尘水系统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强结垢倾向及其危害性,经采用了具有创新性的水质处理技术,达到了稳定生产,节能、环保、降耗的效果,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2.
2005年陕西秋淋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5年陕西秋淋特征分析认为,2005年陕西秋淋明显且偏晚,降水强度大,落区广且地区较集中;秋淋造成渭河下游、汉江干流分别出现了1981年、1983年以来最大的洪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稳定及适当的副高脊线位置和西伸脊点位置是秋淋期间强降水集中的主要原因,而2005年的台风活动也为陕西秋淋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93.
Stratification and Circulation in a Shallow Turbid Waterbo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allow waterbodies are often assumed to be well mixed in the vertical. However, when they are characterised by high turbidity levels, absoption of solar heating within a relatively thin surface layer can produc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Results from an intensive monitoring program have been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circulation modelling to examine the diurnal stratification cycles in a small turbid waterbody. The waterbody, known as Rushy Billabong, is located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and its high turbidity coupled with forcing by wind and solar radiation resulted in regular diurnal cycles of stratification and overturning. Under conditions of light wind and high solar radiation, the model results we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temperature field. However, under stronger winds, preferential cooling and sinking of shallow water around the edge of the lake began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interior stratification. Model estimates then became more sensitive to the detailed bathymetry and the choice of turbulence parameterisation. The level of stratification is also shown to influence the circulation in the billabong by trapping the wind-driven flow near the surface. Insights provided by the observations and modelling may have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mall turbid systems such as settling ponds, aquaculture ponds, and some natural wetlands.  相似文献   
94.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附着在塑料模块填料上的微生物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的绿色环保技术。厌氧水解池和高负荷生物滤池采用的塑料模块填料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高布水性能和抗堵塞的优异性能,并无须回流。当厌氧水解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小时,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30米^3/米^2。日,该系统处理城镇污水的CODCr去除率达80-86%,BOD5去除率达85%-95%。SS去除率达85-95%,处理后出水上述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国家二级生物处理排放标准的要求。与广泛运用的活性法处理系统相比,该技术可节约基建投资20%以上,节约能耗50%以上,同时还具有流程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剩余污泥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5.
日本在循环社会和生态城市建设上的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日本在循环社会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并试图探讨中国今后在生态城市建设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
自然循环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循环污水处理系统(naturalcirculationsystem,NC)是日本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污水人工渗滤处理系统,该技术将落叶、木屑、木炭和石头等自然材料作为填料,并通过各处理单元的有效组合,使该装置内的生物净化功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江苏省宜兴市建立的示范工程显示:NC系统对污水中几个代表性水质指标有较好的去除,CODCr、BOD5、TP和NH+4N等指标基本去除率分别为4951%~9513%、50%~80%、3560%~7813%和7198%~9844%。  相似文献   
97.
中国制造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使得大量的资源随着产品流向国外,形成了资源外流的常态。原生资源的严重枯竭,更是雪上加霜,仅出不进,中国工业必然严重失血。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消费长期处于高水平,因而消耗了大量资源,同时产生大量废弃物资。因此,积极开辟国际再生资源渠道,使再生资源产业走向国际大循环,有序开展进口再生资源园区运营,加强国际科技与智力合作,是新时期循环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
以中纬度沿海城市上海为代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海岸线附近污染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在盛行梯度风和热力环流耦合作用下的扩散和输送特征,并与忽略海陆温差的理想情况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即使在盛行梯度风主导城市风场时,海陆温差引起的热力环流对海岸线附近流场仍有重要影响,并使近地面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与海陆无温差时截然不同.海陆无温差时,污染物仅向盛行梯度风的下风向区域扩散.而在海陆有温差时,污染物的扩散却可能是双向的.陆地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分别对应着沿海城市污染物最不利释放时段(RTS-16:00和RTS-04:00),造成的污染总时长和日平均浓度均最大,不仅部分近地面污染物被海陆热力环流携带至盛行梯度风的上风向区域,并且下风向区域的日平均浓度最高达海陆无温差时的4~5倍.因此,即使在盛行梯度风较强时忽略海陆温差形成的热力环流影响,也会明显低估非海陆风日的实际污染强度和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99.
采用WRF-CMAQ模式对2013年9月9~13日珠江口一次典型海陆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此类型环流系统下,海盐气溶胶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口附近海风环流一般在14:00左右开始形成,17:00左右发展最旺盛,且在珠江口沿岸形成扇形风系.在海陆风环流影响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陆地上Na+浓度从17:00开始增加,次日02:00左右达到最大,10:00以后开始下降.海盐气溶胶存在明显的氯亏损现象,其中白天的氯亏损情况远比晚上严重,细粒径的氯亏损情况比粗粒径严重.设置有无海盐气溶胶排放的敏感性试验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考虑海盐排放后,珠江口地区HCl,SO42-,NO3-的浓度均有增加,其中,HCl和NO3-的增加较多,SO42-较少.HCl浓度增加的高值在Cl-高值之前;SO42-浓度变化主要受海盐气溶胶排放中的硫酸盐组分影响;NO3-浓度变化则主要受氯亏损机制和NO3-干沉降过程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0.
北京市秋冬季大气环流型下的气象和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北京市2013~2018年秋冬季(即当年11、12月和次年1、2月份)11种环流型的地面和垂直气象特征,归纳出5类大气环流条件,探讨了不同环流型下北京地区的大气传输规律以及环流型与北京PM2.5污染之间的关系.在5类大气环流条件中,第I类(含北(N)、东北(NE)环流型,天数占比28%)和第Ⅱ类(含西北(NW)、反气旋(A)环流型,占33%)有利于传输扩散,以西北风为主,风向较稳定,风速大,边界层高度高;第Ⅲ类(含东(E)环流型,占7%)传输扩散条件居中,边界层内以东南风为主,风向变化大,风速中等;第IV类(含西南(SW)、西(W)、南(S)3种环流型,占12%)和第V类(含东南(SE)、均压(UM)、气旋(C)3种环流型,占20%)均不利于传输扩散,边界层内以偏南风为主,风速较小,边界层高度低,低层逆温较强,第IV类近地面风向较稳定,而第V类则风向变化大.不同环流型下气团传输至北京的路径存在差异,对北京空气质量产生潜在影响的周边地区随之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型与北京市秋冬季PM2.5污染紧密关联,SW、UM、C、S和W是北京地区最易发生PM2.5污染的环流型(平均污染发生频率>75%,平均重度以上污染发生频率>42%),而在N、A、NE和NW环流型下污染发生频率最低.研究期间,PM2.5污染极端严重的月份存在UM环流型占比显著增加的共同特点,而PM2.5污染水平最低的月份N环流型占比增加近一倍.此外,PM2.5污染变化相对于环流型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