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1399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330篇
环保管理   227篇
综合类   2408篇
基础理论   690篇
污染及防治   591篇
评价与监测   201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西双版纳勐养山地雨林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5个25m×20m样地的调查,对西双版纳勐养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生活型构成、多样性、种面积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勐养山地雨林主要由茜草科、桃金娘科、肉豆蔻科、樟科、大戟科等植物种类组成,以黄棉木(Metadina trichotoma)、华夏蒲桃(Syzygium cathayense)、假广子(Knema erratica)及山桂花(Paramicheliabaillonii)为乔木优势种;群落乔木层以中叶、全缘、革质、尾尖、常绿植物占优势,灌草层植物则以中叶、全缘、纸质叶植物为主;藤本植物中以木质藤本占优势,板根和茎花现象少见.各种性质表明该群落是西双版纳较为典型的山地雨林群落类型,可命名为黄棉木-华夏蒲桃林.图1表5参22  相似文献   
992.
土壤对SO_4~(2-)的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区两类主要农业土壤在实验温度和吸附平衡液浓度相同时,酸性淋溶土(红壤、黄红壤)SO_4~(2-)吸附量均高于近中性水成土 (水稻土、潮土),与土壤游离Fe,Al含最呈显著正相关,吸附过程均符合Freundlich和Ternkin方程描述规律:低温(10℃)时吸附量均高于常温 (25℃),表明吸附系放热反应,有利于冬,春酸雨频仍季节土壤对SO_4~(2-)的固定,研究表明土壤吸附过程由快速反应(0—4h)和慢速反应(4—48h)两部份组成,且符合反映吸附机制较复杂的多级动力学反应规律,0.01mol/l Ca(NO_3)_2和1.0mol/l NaCl对土壤吸附态SO_4~(2-)的解吸率较高,表明SO_4~(2-)主要被土壤吸附于带正电荷的氧化物胶体表面,离子交换可逆吸附机制似占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993.
雨强对黄土区土壤钾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浩  张兴昌  邵明安 《生态环境》2004,13(3):369-372
通过不同雨强人工模拟冲刷试验,初步分析了雨强对黄土区土壤钾素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强(冲刷强度)增大,溶解态钾质量浓度,溶解态钾、缓效钾和速效钾流失量明显增加;在不同雨强的条件下,缓效钾、速效钾的流失量与坡度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雨强对速效钾、缓效钾的富集率影响不大;雨强比坡度对缓效钾和速效钾的流失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4.
可欣  李培军  张昀  颜丽  朱宁  关连珠 《生态环境》2005,14(3):392-395
类羧酸是一种带有羧基的化工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二羧酸和三羧酸。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可以用做螯合剂。文章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类羧酸对棕壤中与氮素转化有关的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类羧酸能显著抑制土壤脲酶活性,有效减少尿素水解产物氨的挥发损失;能促进土壤中含氮有机物的分解,并能抑制土壤中氨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另外施用类羧酸还能改善土壤中氮素的有效性,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995.
陶澍  姜浩 《环境化学》1997,16(4):348-35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影响树脂-半透膜囊吸收铜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了水相铜含量,半透膜孔径,温度以及天然河水中的有机配位体对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半透膜囊吸收量与水相游离铜浓度,水温及半透膜孔径的非整数次幂成正比,其中包括EDTA,河水富里酸,以及河水中的各种天然有机物在内的配位体均与铜生成不能被半透膜囊吸收的络合物,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半透膜囊对水环境中游离态微量金属进行长期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110种树木对模拟酸雨和SO2单一和复合暴露的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喷淋法对110种供试树木的枝条分别进行不同pHAR处理和在开顶式熏气罩内进行不同浓度的SO2暴露试验,以及先喷AR后接触SO2的复合暴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AR和SO2暴露显示了不同的抗耐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耐酸特性的4个玉米自交系苗期、拔节期和散粉期的生长状况和钙、镁营养特性.结果表明,铝毒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贯穿于全生育期,但是影响强度随时间推移而减轻.在苗期,铝毒严重影响玉米对钙、镁营养的吸收,且对钙吸收的影响大于镁,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酸敏感自交系相比,耐酸自交系苗期可保持较高的钙、镁浓度,地上部钙、镁耐酸指数显著高于酸敏感自交系.苗期之后,玉米钙、镁营养受酸胁迫的影响相对较小,除散粉期耐酸自交系功能叶中钙镁比表现较稳定外,其它钙镁营养特性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应用模拟生态实验装置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35)S-杀虫双农药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吸收和消失。在水—芜萍(Wolffia arrhiza wimm)—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螺生态系统中,为期20d的蓄积试验表明,芜萍生物积聚率达24.65≥螺(肉1.67)>鱼(肉0.52);鱼体内脏因含未排出的芜萍而其积聚率(4.01)>鳃(1.66)>骨(0.95)>肉(0.52);转入洁水后,鱼体内的~(35)S-杀虫双可因排泄、代谢等原因而消失,残留消失半减期约10d,无生物浓缩。  相似文献   
999.
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我国南方主要酸性土壤铝的形态及其分布特点,探讨了不同铝形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母质、成土过程、环境条件的联系。还研究了土壤酸化对铝形态转化的影响.并以连续提取法提取的三种铝形态(交换性铝、活性羟基铝,有机络合态铝)来讨论现今常用的Al。(Tamm溶液提取)和Ald(DCB溶液提取)所可能包含的实际土壤铝形态,分析表明,Al0和Ald无明确的形态意义,只是上种由操作定义的多形态组成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00.
五里湖不同疏浚深度沉积物对氮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先明 《生态环境》2007,16(3):730-734
对太湖东五里湖区污染沉积物样模拟了3种不同疏浚深度(0cm、30cm和60cm)下的60d形态氮磷释放实验,并对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浚与未疏浚比较,疏浚初期的0~10d内,沉积物对上覆水NH4 -N、NO2--N和TN释放增大,NO3--N释放减小,与疏浚后沉积物扩散层变薄和好氧环境的抑制有关,而对PO43--P、TP疏浚后次日出现短暂的释放现象外,此后均处于明显的磷释放受抑状态;疏浚约10d后,沉积物各氮磷形态释放出现分异现象,沉积物对水体的TN和TP释放受到显著抑制,其中20d后上覆水中NH4 -N含量的上升和PO43--P的缓慢增加,预示着底泥疏浚后仍有内源负荷回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