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614篇
基础理论   105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91.
新型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同时处理废气和废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强  李杰  鲁娜  吴彦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7):1400-1404
为了充分发挥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污染物的能力.本研究依据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废气和废液的原理,设计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同时处理废液和废气的反应器,并对模拟废气甲苯和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实验过程中对甲苯和染料废水分别单独处理和两者同时处理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甲苯在单独处理和同染料废水同时处理时都可达到较高的降解效果,两者同时处理时甲苯的降解效率可达88.6%.并且在甲苯降解效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反应器可以实现对染料废水的同步降解,其中处理50 mg·L-1活性艳蓝60min时,降解率可达95.4%,每小时处理量为35.8 mg.通过同时处理甲苯和染料废水提高了反应器的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2.
燃煤锅炉烟气中SO_3的生成、危害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宇  单广波  闫松  史作然 《环境工程》2016,34(12):93-97
SO_3是燃煤锅炉烟气中的污染物之一,会造成烟气酸露点升高、空气预热器堵塞腐蚀、"烟羽"现象等,并且降低选择性脱硝催化剂的活性和锅炉的脱汞效率,危害设备安全和大气环境。介绍了燃煤锅炉中SO_3的主要生成途径、危害、控制方法以及SO_3的控制政策。用于燃煤锅炉中SO_3的控制方法有降低燃煤硫含量,采用ROFA燃烧技术,炉内喷碱性吸收剂,炉后喷碱性吸收剂,除尘器前喷氨和使用湿式电除尘器等。  相似文献   
193.
石油钻井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处理石油钻井废水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方法适用的范围以及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4.
盐雾试验方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不同盐雾试验方法标准对盐溶液配制、试样的处理和检测、试验参数、试验过程控制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探讨了盐雾试验的操作技术,提出了必须严格控制盐雾试验过程的建议和不能用不同标准进行的盐雾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5.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和滴涂法制备了一种可抛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丝网印刷电极,并将其用于水中的对苯二酚、 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等苯二酚异构体的同时检测.苯二酚在此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考察显示,该电极可较好地区分3种异构体的氧化峰,对其氧化还原反应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以差示脉冲伏安法检测对苯二酚、 邻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混合水样,其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8.20×10-6~1.00×10-3、 8.20×10-6~1.00×10-3和1.64×10-5~1.16×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达4.34×10-6、 3.42×10-6和6.70×10-6 mol·L-1;对污染水样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2%~104.9%.研究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可用于苯二酚异构体污染水样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6.
烟气中SO2/NOx同时吸收催化脱除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同时脱硫脱硝的要求,对以CUO为主要活性组分催化剂的制备和反应过程进行研究,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分别为450℃和2h。当反应温度为400℃,空间速度为2×10^4h^-1以及CuSO4/CuO摩尔比和Cu/S分别保持在1.46和0.83以上时,SO2和NOx的脱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7.
提出了在执行国际标准ISO11014- 1 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数据模式中应增设可燃液体的燃烧速率、比热和蒸发潜热等理化参数,并阐述了增设的必要性、作用、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8.
油田采油注入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中原油田注入水水质特点,以前采用的处理工艺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在于产出水的“四高一低”,原处理工艺难以去除。针对这一情况,中原油田与江汉石油学院合作开发研制了三组分水质调整剂,分别调整pH,破坏液体的稳定性并去除液体中的金属离子;他们对三种组分的加入时间和投加量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应按顺序加入,其中A、B剂应有足够的间隔,加入量根据不同水质由试验确定。通过中原油田水处理站的运行试验得出结论:该工艺简单,投资小,处理效果好,适合中原油田的水质特性;处理后的水水质稳定,有效控制了腐蚀,减少了穿孔损失和污染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9.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soil solution is considered to interact with herbicides enhancing their mobility and promoting subsequent leaching.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test if free and DOM-bound herbicides can be separated by a DOM-flocculation technique with Cu as a coagulant. DOM was extracted from the H and A horizons of two soils (Terric Histosol, Cumuli-Calcaric Cambisol) and from the O horizon of a forest soil (Humic Cambisol). DOM-solutions (100 mL) were fortified with the herbicides terbuthylazine and pendimethalin (100 μg active ingredient each) and equilibrated for 14 hours. After DOM-flocculation with Cu (addition of 0,5 mM CuCl2) herbicide recovery was determined in the supernatant solutions and in the precipitate of Humic Cambisol-DOM, respectively. Recovery of the herbicides from pure water was 85–99% and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e addition of Cu. At low pH (4,8–5,3) DOM-flocculation of different DOM-extracts was insufficient and varied in a range of 18 – 90%. Herbicide recovery from DOM-solutions decreased moderately for terbuthylazine (60–90%) and strongly for pendimethalin (5 – 30%). In general, the addition of Cu caused no further reduction of herbicide recovery from supernatant solutions, except for Humic Cambisol-DOM. The effects of Cu-addition were most evident for pendimethalin (strongly reduced concentration in the supernatant solutions) and were considered to be caused by a flocculation of DOM-bound moieties. Flocculation of Humic Cambisol-DOM increased from 18 – 24% at pH 5 to > 95% at pH 8. However, at this pH the formation of Cu(OH)2 as a sorbing subcomponent of the flocculated matter lead to an overestimation of DOM-bound pendimethalin. Calculating this side effect 6% of pendimethalin added was DOM-bound. Only traces of terbuthylazine (< 1%) were found in the solid matter of flocculated Humic Cambisol-DOM. To sum up, the new approach to separate freely dissolved herbicides from DOM-bound moieties not fully corresponded to our expectations. DOM-flocculation was found to depend strongly on pH-environment influencing not only DOM-herbicide interactions but also the clear separation of DOM-bound herbicides from herbicides in solutions.  相似文献   
200.
气浮净水技术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气浮净水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溶气气浮机理及气浮池的设计、影响气浮效果的因素、气浮技术的评价及应用现状,同时对有关溶气气浮技术的模型及新概念,以及溶气气浮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