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7篇
  免费   797篇
  国内免费   1253篇
安全科学   903篇
废物处理   137篇
环保管理   551篇
综合类   3056篇
基础理论   635篇
污染及防治   594篇
评价与监测   193篇
社会与环境   136篇
灾害及防治   21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基因工程菌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对偶氮染料废水的脱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和染料废水色度大,COD高,可生化性差.采用基因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JM109(pGEX-AZR)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对模拟偶氮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酸性红B有很好的脱色能力,且启动期短,脱色效率高,脱色率稳定在95%以上,对COD的去除率能达到68%.系统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生物量稳定在0.4 g/L.EPS与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先升高后降低;pH值在运行初期由6.5降至6.2,后维持在6.6左右.系统运行27 d后进行第一次膜清洗,膜通量恢复为初始值的92%,系统运行周期约为26 d.  相似文献   
972.
为研究堆载大小对原水管道受力变形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法得出模型试验相似比,并根据相似比进行模型箱的设计、管道材料的选取和重塑土的配制,研究不同工况下管道的受力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整体上管道端部应力大于管中央应力,管轴向应力大于管环向应力。在中心加载下,管端应力值较管中央处大,前者增长速度更快,而后者增长速度较慢。在偏心荷载作用下,靠近荷载的管端应力最大,而管中央应力最小;尤其在偏载6 kPa作用下,管端下表面轴向应力达到595 kPa,而管中央处仅有64 kPa,管端受边界约束作用明显,管道呈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973.
对水中臭氧氧化降解四丁基锡(TeBT)的反应动力学、效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从12℃升到22℃,TeBT的去除率可从36%升高到43%,但当温度升到32℃时其去除率有所下降.pH升高有利于TeBT的氧化降解,在pH =5.9的缓冲溶液中,前10 min TeBT的去除率为30%;在pH=8.0的缓冲溶液中,前10 min TeBT的去除率提高到42%.原因可能是pH的升高会使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率加快,臭氧向水相转移率也提高.·OH抑制剂叔丁醇和重碳酸盐对臭氧氧化去除TeBT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在臭氧氧化去除TeBT的过程主要受到·OH产率的影响.通过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计算出单独臭氧(即臭氧分子)与TeBT的直接反应速率常数ko3=435.79 L·mol-1·s-1,·OH与TeBT的间接反应速率常数k.oH=1.4 ×109 L·mol-1·s-1.  相似文献   
974.
目的 提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安装和调试速率,加快考核出尾桨叶翼型段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方法 通过标定出尾桨叶翼型段挥舞与摆振标定系数和预扭角,分析出一种通过理论计算出安装攻角的方法,利用理论计算出的攻角指导实际安装攻角,调整攻角值到实际加载满足试验要求的载荷值,在尾桨叶翼型段安装和调试完成后进行了疲劳试验。结果 4件尾桨叶翼型段理论计算攻角值与实际安装攻角进行对比,安装攻角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范围在1.5°以内,并且4件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载荷分布误差小于4%,疲劳性能满足6000飞行小时的疲劳寿命要求。结论 尾桨叶翼型疲劳试验中,理论计算攻角值具有加快估算安装攻角的意义,提升疲劳试验效率,试验调试载荷分布基本一致。经过尾桨叶翼型段疲劳试验验证后,试验件疲劳性能良好且稳定,为后续科研试验转入鉴定试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5.
通过分析现行装备环境工程工作与新体制下试验鉴定要求的差距,归纳提出了新体制下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的总体解决思路,明确了全寿命周期装备环境适应性工作项目剪裁方法,以及完整的装备试验鉴定工作项目集,给出了装备环境适应性要求确定原则,以及各阶段、各层级产品环境适应性要求集,为装备面向实战、全过程、全层级、全指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76.
正弦振动试验是试验室经常采用的振动方式,对应正弦振动试验国家标准GB/T2423.10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该标准的用途、制修订背景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正弦振动试验国家标准GB/T2423.10—2008与正在修订的6B/T2423.10—201×之间的异同之处,并指明了此标准应用中的几点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提出一种在多轴载荷下确定结构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的方法。方法基于单轴双点法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DFR)确定方法,在多轴载荷下,首先利用高周多轴疲劳损伤模型求出其等效应力幅(等效拉伸应力幅或等效剪应力幅),结合Goodman方程,把等效应力幅转换为应力比R=0.06时的最大正应力,最终确定多轴条件下的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通过7075-T651铝合金薄壁管进行单轴疲劳试验,确定单轴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并进行多轴疲劳试验,包括比例加载和非比例加载。结果采用该方法预测多轴载荷下的DFR值,对比单轴试验的DFR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在10%左右。结论该方法确定多轴条件下的结构细节疲劳强度额定值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8.
恶臭是生态环境投诉的热点之一,目前大多数的恶臭控制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降低恶臭投诉率的目的 ,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恶臭源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程度为目标,在梳理和分析恶臭污染源特性、恶臭感官评价方法、恶臭污染源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从减少恶臭源发生、控制恶臭散发、有效末端治理及应急管理等...  相似文献   
979.
为研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腹孔墩柱节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立柱节点未加固、钢板加固两种情况下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8mm的钢板加固试件,采用拟静力试验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等效阻尼比、初始刚度、荷载-位移骨架曲线作为衡量结构的耗能能力的指标.建立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拱...  相似文献   
98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water quality variation spanning 30 years (1986–2017) in 16 catchments of Hong Kong against different urbanization indices, namely, built area fraction; population; and product of population and built area fraction. Pearson correlations of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1988–1990, 1998–2000, and 2015–2017) indicated that water quality trends were dependent on the urbanization index. Total solids, nitrite-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issolved oxygen, and flow rate had significant deteriorative trends (Pearson r > 0.5 and p < 0.05) with population and product of built area and population. Results also interpreted that built area fraction and product of built area and population were the worst and best indices that represented urbanization and/or its impacts, respectively. Mann-Kendall test for the entire 30 year period showed that water quality had improved with time with respect to certain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e.g., dissolved oxygen, ammoniacal nitrogen 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he results portrayed that although the urbanization of catchments had increased with time, the river water quality with respect to many parameters showed signs of improvement and the legislative measures implemented seemed to b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pol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