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545篇
综合类   723篇
基础理论   142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443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根据国内农家乐发展的类型和特征,对农家乐发展带来的水污染、垃圾污染、交通拥堵及噪声和农田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各种污染的防治措施,大力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倡绿色交通,发展生态养殖和种植。结合农家乐地区的发展需求,提出基于沼气利用和污水资源化处置的农家乐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有效处置污染的同时,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循环利用,保障农家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2.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生态工业园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祁东经济开发区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出发,对其发展生态工业园具备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其建设生态工业园的模式和实施层次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利于祁东经开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
龚迪  袁啸  雷鸣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0):156-158,173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绿色建筑体系从历史、定义及现状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并结合日益受到重视的低碳经济,从经济与环保角度,对绿色建筑体系的标准、建材、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作为低碳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建筑体系,将如何促进低碳经济的实现,使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更好地运用于现实,并对绿色建筑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4.
低碳经济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政策与经济发展形势的驱动下,全球企业正积极寻求低碳转型之路。企业转型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包括相关的技术、设备、管理、战略等。做好碳管理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而碳管理软件则是一个有力的工具。碳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碳排放信息收集、计算、统计、分析、管理以及实现持续改进,促进企业转型。本文对目前常用碳管理软件的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相关从业人员合理选择碳管理软件以及开发新的碳管理软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调整高碳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环保的意识。  相似文献   
86.
生态工业园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式。基于祁东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概述了其构建生态工业园的背景,并对其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优势条件和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对策,以利于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的规模化推进,海洋经济快速增长,海洋自然生态系统急剧衰退,海洋生态经济矛盾日益尖锐,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海洋生态学、海洋经济学以及生态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海洋生态经济的价值贡献、问题危机、安全评估、关系模型、综合管理等5个方面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情况,发现与陆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相比,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无论在理论构建还是方法创新上都存在滞后性。  相似文献   
88.
定量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区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对区域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计算了江苏省苏锡常地区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采用岭回归函数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拟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平均增长速度为15.30%,能源消费碳足迹分配率以煤炭为主,石油所占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天然气所占比例上升较快,能源消费碳足迹产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②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两者关系模型拟合未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③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处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的波动状态,从另一侧面验证了目前两者之间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我国当前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实践探索及问题剖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双增"大量侵占耕地等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望成为破解该问题的综合途径。2004年开始,伴随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实践在多个省市试点推进,其中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天津市宅基地换房、山东省农村社区化、重庆市地票交易市场的实践较为典型。基于上述典型案例和系统要素分析,总结了实践的问题、根源与演进,认为目前系统中的要素与相应的操作环节中存在问题隐患且部分问题表现突出;实践中主要以涉及"非自愿"置换、补偿与保障不足、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等的农民利益受损问题较为突出;问题的根源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国家层面的约束性的法律、法规、政策尚不健全,地方政府操作不合理和缺乏科学研究支撑。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并逐步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城乡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深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遵循集约型用地增长模式,同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注重保护村落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90.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变动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具有深刻的产业变动原因。以人均GDP为基本指标,通过对基尼系数进行产业分解和对泰尔指数进行地区分解,深刻分析了1990~2004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地区构成和产业构成,揭示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变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地区集中因素。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是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而非农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又是推动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主导性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制造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中西部地区逐渐沦落为以农业与采掘业为主的外围区域,中国的地区经济差距也由此持续扩大。基于此,认为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推进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缓解非农产业地区分布的不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