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41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01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554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155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氯化法处理医院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次氯酸钠法和液氯法2种目前常用的处理医院废水的方法.对2家医院的废水处理过程进行了测试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2家医院的废水处理后细菌总数和余氯量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主要原因是加氯量不精确,加氯后的停留时间不足,不能有效杀死废水中的病菌.对加氯量和停留时间的实验研究表明,每吨医院废水中次氯酸钠和液氯的最佳投入量分别为90 g和9 g,加氯后的停留时间不少于60min.  相似文献   
82.
石脑油罐硫铁化合物自燃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一起石脑油罐硫化铁化合物自燃事故的经过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推断出发生在石脑油罐硫铁化合物自燃并非为FeS自燃 ,并提出了预防同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3.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regarding the removal of organics, nitrogen, and an odor-causing compound (sulfide) contained in domestic wastewater, an entrapped-mixed-microbial cell (EMMC) with and without humic substances for both fixed and moving carrier reactors and conventional suspended growth culture (i.e.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simultaneously. Both synthetic (simulated to the organics concentration of general domestic sewage) and actual domestic wastewater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f 12 h of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with 1 h of aeration and 1 h of non-aeration, and 6 h of HRT with continuous aeration, at a room temperature of 25 +/- 2 degrees C. It was found that entrapping humic substances in the EMMC carriers had no impact on the removal of organics, nitrogen, and the odor-producing compound. Additional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MMC moving carrier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these pollutants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MMC fixed carrier system. In general, the EMMC associated systems which provide high solids retention time achieve a better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nitrogen, and the odor-producing substance than the suspended growth system for both HRTs of 6 h (continuous aeration) and 12 h (1 h of aeration and 1 h of non-aeration). Both the fixed and moving carrier EMMC processes, therefore, have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 or replacement of the existing 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with regard to improving the effluent qualities (such as COD, nitrogen and odor-producing compound) for reuse/disposal.  相似文献   
84.
采用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用改性活性碳纤维(ACF)吸附去除CO2原料气中的H2S。通过改变改性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原料气中CO2浓度,找出用改性ACF去除CO2原料气中H2S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可用NaON改性的ACF来消除CO2的酸性对去除H2S的不利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O2与ACF形成的C(O*)中间产物增多,CO2的存在有利于改性ACF去除H2S;而当反应温度过高时,CO2与ACF形成的C(O*)中间产物发生分解,导致ACF碳化,不利于H2S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85.
多因素耦合条件下硫化矿自燃神经网络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硫化矿石自燃是多种因素、多场耦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典型的非线性问题。笔者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Matlab软件为平台,通过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建立了矿石含硫量、通风强度、环境温度3因素与硫化矿石自燃之间的预测模型;通过数据样本学习与部分现场监测数据相结合进行模拟,研究表明预测数据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研究为预防硫化矿石自燃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开展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在950 ℃下的热盐腐蚀试验(95%Na2SO4+5%NaCl),探明涂盐量和涂盐方式(周期涂盐和单次涂盐)对DD6高温热腐蚀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方法 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等设备,对不同涂盐量及涂盐方式下DD6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分析不同涂盐量和涂盐方式下DD6的高温热腐蚀机理。结果 DD6在950 ℃下主要发生碱性熔融热腐蚀,同时伴随氧化、硫化和氯化等过程。高温热腐蚀使得DD6合金表面生成的保护性氧化膜被熔融态的腐蚀介质破坏,导致O、S、Cl等外部元素通过氧化膜的缺陷进入DD6基体中,在合金的亚表面发生内氧化、内硫化以及内氯化反应,横截面上出现明显的腐蚀层,其主要由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组成。随着热腐蚀的进行,DD6表面物质发生了剥蚀,沉积盐量的增加导致剥蚀现象越加严重,合金内部致密的组织结构也被破坏,横截面上出现了大量孔洞、裂纹等缺陷。在相同涂盐量下,周期涂盐法使得DD6的腐蚀程度高于单次涂盐法。结论 DD6高温热腐蚀行为与涂盐量及涂盐方式密切相关,相同涂盐方式下,涂盐量越大,DD6热腐蚀更加严重。涂盐量一定时,周期涂盐法使得DD6的热腐蚀剧烈程度大于单次涂盐法,且DD6在上述热腐蚀条件下均发生剥蚀破坏。  相似文献   
87.
采用聚乙二醇(PEG)和海藻酸钠(SA)作为混合固定化载体材料对硝化细菌进行包埋固定化.结果表明,PEG和SA质量分数分别为6%和4%时,其溶液黏稠度、成球效果及机械强度、传质性能等方面都均为最佳.另外,固定化小球扫描电镜显示球体为外密内疏的结构,这满足体内细胞泄漏少、外面细胞难以进入的条件.将所得最佳性能的固定化小球与游离菌体进行模拟废水降解对比试验,经过7d处理后废水中氨氮和亚硝态氮质量浓度都明显下降,且固定化颗粒的降解率要明显高于游离菌株,此时氨氮的去除率为90%,亚硝态氮去除率为80%.  相似文献   
88.
优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的提取方法并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检测提取液中的硫化物.研究了吸收液的种类、氮气流量与吹气的时间和反应温度对AVS提取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氢氧化钠或硫酸镉-氢氧化钠吸收液相比,以氯化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吸收液吸附效率好,稳定性高且无毒.用连续流动分析法检测提取液中的AVS快速、准确、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9.
以海藻酸钠(SA)为包埋载体,对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进行固定化制备菌球,优化菌球制备条件,在生物滤塔内验证其对H2S的去除能力.以前期驯化获得的富含硫系恶臭降解微生物菌群的污泥为菌源进行生物滤塔填料筛选,耦合A.thiooxidans菌球和填料进行生物除臭.结果表明,优选的固定化条件为:SA浓度3.0%、吸附剂CNT、A.thiooxidans菌悬液与混合液比例20%、CaCl2浓度4.0%、改性剂己二胺溶液,获得的菌球机械强度、传质性能、硫氧化能力最好.将A.thiooxidans菌球填装于生物滤塔,H2S最大去除率和去除能力为70%和1.06g H2S/m3·h.以混合挂膜方式进行填料挂膜后,在聚氨酯泡沫、活性碳布和陶粒中优选出最佳填料活性碳布,获得H2S最大去除率和去除能力为88%和0.84g H2S/m3·h.以混合填装方式将A.thiooxidans菌球与活性碳布填装于生物滤塔,获得H2S最大去除率和去除能力为86%和1.00g H2S/m3·h.  相似文献   
90.
硫酸盐还原颗粒污泥对Cr的吸附机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硫酸盐还原颗粒污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Cr的吸附容量研究及吸附等温线拟合,测定颗粒污泥中的硫化物含量、对比实验前后颗粒污泥的表面形态和微生物组成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分析颗粒污泥的表面基团。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对Cr的吸附容量为6.84 mg/g,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颗粒污泥中硫化物含量达9.868 mg/g(湿重),对应每克颗粒污泥对Cr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0.69 mg;颗粒污泥表面生长大量的微生物,以杆菌为主,颗粒污泥表面丰富的微孔结构及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物均可有效吸附溶液中的Cr;FTIR分析结果显示,颗粒污泥中包含大量C=O、C-N及-S等基团,这些基团均可通过与C(rⅥ)或C(rⅢ)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吸附溶液中的Cr。研究表明化学与生物吸附作用在硫酸盐还原颗粒污泥吸附溶液中的Cr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