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9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2962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160篇
环保管理   524篇
综合类   5046篇
基础理论   2272篇
污染及防治   677篇
评价与监测   358篇
社会与环境   298篇
灾害及防治   15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706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47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西藏土壤中汞的含量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采自西藏地区205个样品的土壤含汞量,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微机进行了数据的存入和有关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土壤汞的含量为0.021mg/kg,明显低于全国0.040mg/kg平均水平,西藏土壤中汞的含量呈由东(南)-西(北)逐渐降低的总趋势,这与西藏植被和土壤地带性的演替变化方向一致。亚东地区土壤垂直带谱中土壤汞的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下降。汞的含量与土壤的基本属性密切相关,有着向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982.
有机污染物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土壤颗粒物上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亲水性的苯酚和新脂性的对氯苯酚,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芦苇地中的天然颗粒物上的吸队规律。对于亲水性有机物,它在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浓度ce的对数与吸附率q的对数呈直线关系;而亲脂性有机物的吸附则符合Linear吸附关系,即平衡浓度ce1与吸附率q1之间呈直线关系,且吸附量明显高于亲水性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983.
闽南地区生态环境对酸沉降的临界负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闽南生态环境对酸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结果。考虑到干、湿2种沉降形式,试用了1种新的酸沉降临界负荷计算方法:用树木和农作物的SO2容量代表酸性干沉降的临界负荷,用土壤酸缓冲容量计算酸性湿沉降的临界负荷。结果表明:闽南的干、湿酸沉降临界负荷均大大高于现实酸沉降负荷   相似文献   
98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和土壤中的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测定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通过加入三乙胺使F-La^3+-苯素氨羧络合剂体系更稳定。C18柱,甲醇-水(18:82)作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566nm,本法线性范围为0.010-1.0μg/ml,相关系数为0.991,检出限为1ng/ml,用于茶叶和土壤样品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为4.6%-7.3%,加标回收率为91% ̄104%。  相似文献   
985.
单嘧磺隆在小麦田中的残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单嘧磺隆的残留分析方法 ,单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在土壤、小麦中的最终残留 .土壤经甲醇 /氨水混合液提取 (小麦用丙酮 /水混合液 ) .液液分配及C1 8小柱净化、用带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单嘧磺隆的最低检出量为 4ng ,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0 2mg·kg- 1 .本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 91 1 7— 1 0 3 8% ,变异系数为 1 47— 1 1 8% .应用上述方法 ,测定了单嘧磺隆在北京、山东两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在土壤、小麦中的最终残留 .结果表明 :在北京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9 2 4d ;在山东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1 3 5 9d;当按推荐剂量施药 ,小麦收获时 ,在土壤和小麦中 ,北京、山东两地均未检出单嘧磺隆  相似文献   
986.
石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with 41 references on bioremediation of oil or oil products contaminated soil and groundwater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Many aspects are discussed,such as the types of remedied soils,the degraded pollutants,separation and selection of strains for oil degradation,effects of the added nutrition or other substances,and some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bio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987.
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串叶松香草两个品种4个生育期的茎、叶产量均以A型>B型,在3a内串叶松香草产量随生长年限增加,且以A型品种产量高.串叶松香草3个生育期叶片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高于茎,并以A型品种现蕾期为最高;两个品种氨基酸组分以Asp、Glu、Leu和Lys含量高,各生育期氨基酸组分含量变化规律不同.串叶松香草的粗脂肪、Ca、P和灰分含量以叶>茎,而粗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却以茎中较高.除粗纤维外,其余饲用成分含量均随生育期的出现而呈递降之趋势.串叶松香草现蕾期N、K含量和莲座期P含量达最高.种植3a后串叶松香草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明显降低土壤有效N、P和K含量  相似文献   
988.
石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所谓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2](Bioremediation),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将存在于土壤、地下水和海洋中的有毒有害的石油污染物现场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或转化成为无害物质的工程技术系统.它是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的延伸,其创新之处在于它治理的对象是较大面积的污染.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因而产生了许多不同于治理点污染的概念和技术措施.与物理、化学土壤修复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多种优点[1,2].KurodaDannaR[3]曾以美国应用实例对生物修复技的特点进行过详细的归纳与总结:既可…  相似文献   
989.
ABSTRACT: An experimental one-year fieldwork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hernobyl NPP, within an agricultural watershed, to study the transfer of radionuclides brought into the environment by the disaster of 1986. Presented are results of observation of the washout of 137Cs from the runoff plot both i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under artificial rainfalls. Beside traditional hydro-logical methods, new techniques were used allowing to consider microtopographical peculiarities of the runoff plot and their role in the redistribution of radionuclides. The estimate of the annual mass balance for the soil and the radionuclides within the runoff plot has shown that, regardless of significant areal variation of their concentration, the 137Cs washout with the solid runoff resulted from artificial rainfalls amounts to some 1 percent of its reserves in the uppermost 5 cm of the topsoil. The same parameter for the natural runoff is lower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Both these factors of self-purification are about two times less than natural radioactive decay of 137Cs.  相似文献   
990.
水稻土中胱氨酸分解产生含硫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在室内培养情况下南京水稻土中挥发性含硫气体的释放.结果表明,该土壤中产生H2S、羰基硫(COS)和二甲基硫(MDS)气体.当土壤中加入胱氨酸后,检测到甲硫醇(CH3SH)、二硫化碳(CS2)、COS、H2S和DMS气体.除DMS之外,这些气体的释放量随胱氨酸添加量增加而增加.据此推测,水稻土中胱氨酸的分解可能是CH3SH、CS2、COS、H2S等4种气体产生释放的来源之一.在厌氧条件(充氮淹水)下检测到的含硫气体低于好氧条件(普通大气淹水).光照、pH值、土壤含水量等对含硫气体的释放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