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5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3365篇
安全科学   311篇
废物处理   174篇
环保管理   615篇
综合类   5516篇
基础理论   2484篇
污染及防治   989篇
评价与监测   361篇
社会与环境   341篇
灾害及防治   26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453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743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ABSTRACT: Natural rates of surface erosion on forested granitic soils in central Idaho were measured in 40 m2 bordered erosion plots over a period of four years. In addition, we measured a variety of site variables, soil properties, and summer rainstorm intensities in order to relate erosion rates to site attributes. Median winter erosion rates are approximately twice summer period rates, however mean summer rates are nearly twice winter rates because of infrequent high erosion caused by summer rainstorms. Regression equation models and regression tree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to explo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rosion and factors that control erosion rates. Ground cover is the single factor that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erosion rates during both summer and winter periods. Rainstorm intensity (erosivity index) strongly influences summer erosion rates, even on soils with high ground cover percentages. Few summer storms were of sufficient duration and intensity to cause rilling on the plots, and the data set was too small to elucidate differences in rill vs. interrill erosion. The regression tree models are relatively less biased tha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s developed, and explained 70 and 84 percent of the variability in summer and winter erosion rat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2.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土壤成土特征研究:以大沟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位于新构造运动活动带,其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本文结合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综合分析各成土因素和土壤性状,对该区域土壤的成土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3.
134.
通过对安全投资与事故经济损失的规律性的分析研究,确立安全投资与经济效益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探索在我国现有财力和安全水平的基础上,找准安全投资的投向,优化安全投资的合理分配,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投资效益。为政府部门或企业提供一套经过优化、科学合理、操作性又比较强的安全投资方案,供各级领导进行安全决策,实现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投资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5.
土壤水分是土地持续利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环境化学、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基础。介绍了时域反射仪(TDR)及其测定土壤水分的方法及应用,并利用时域反射仪结合土钻法测定土壤容重,与经典的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TDR结合土钻法测定土壤容重能连续测定而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6.
四川德昌县典型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四川德昌县虎皮弯沟、凉峰沟和凹米罗沟为凉山州安宁河一级支流茨达河的3条支沟,泥石流危险度依次为0.49,0.65和0.45,分别属于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泥孑亍流易损度依次为0.79,0.82和0.81,分别属于高度易损、极高易损和极高易损的泥石流沟;泥石流风险度依次为0.39,0.53和0.37,均属于高风险泥石流沟,容易造成较大的泥石流灾害损失。2004年8月24日,因持续高强度降雨,导致3沟同时暴发泥石流,给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丁巨大损失。建立了泥石流灾害损失评价方法,对这3场泥石流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价。针对此类严重灾害的高风险泥石流沟,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建议,以减少和避免重大灾害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7.
农业旱灾监测中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水分是农业干旱监测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文章全面回顾了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土壤水分遥感反演进展,重点讨论了符种反演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光学遥感中,热惯量法和作物缺水指数法可分别较好地应用于裸露地和作物覆盖地的土壤水分监测;距平植被指数、植被条件指数采用了植被指数因子实现农业旱情监测,温度植被指数、植被供水指数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同时考虑了作物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微波遥感被认为是当前土壤水分监测中最有效的方法。主动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较高,但对土壤粗糙度和植被敏感;被动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低,重访周期短,对大尺度农业旱灾监测具有较大潜力。为提高农业旱灾监测巾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精度和效率,采用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结合可能是较为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8.
阐述机械加工企业机械设备的故障分类、原因、机理和管理方法,以及设备的事故管理和工伤事故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9.
水入渗条件下边坡破坏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的人渗能对土体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它是造成边坡破坏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同含水量土质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表明:边坡的破坏类型与其含水量大小有关,且主要存在两种破坏类型:一种是含水量较小时形成的拉裂缝破坏,另一种是含水量较大时形成的整体滑塌破坏;同时,含水量与边坡的最大稳定高度呈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的损伤力学分析表明,随着土体含水量的增加,损伤变量增大,并存在一个突变点;通过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发现该突变点对应的含水量可作为两种破坏类型的判据.  相似文献   
140.
区域性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区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能力三方面的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如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型进行洪涝灾害灾情评估的思路和方法.经实例验证,综合灾害经济损失总量、区域调节承受能力和灾后社会或部门追加投入总量的洪涝灾度评估方法,可对区域实际遭受洪涝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深度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