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0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3840篇
安全科学   674篇
废物处理   231篇
环保管理   777篇
综合类   6624篇
基础理论   2614篇
污染及防治   1077篇
评价与监测   431篇
社会与环境   369篇
灾害及防治   21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541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933篇
  2012年   791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微波亚临界水萃取模拟土样中的2,3-二氯联苯和3,3′-二氯联苯,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与亚临界水萃取方法相比,该法缩短了萃取时间,分析物的萃取回收率有所提高。对微波亚临界水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为时间20min、温度区段为210℃~225℃。方法对长江镇江段内江的底泥中的多氯联苯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与索氏提取-GC分析结果吻合,且不受底泥中腐殖质等有机物影响。  相似文献   
922.
杭州地区农业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杭州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分析检测的方法,对杭州市各区县不同作物农业土壤表层土中的Hg、As、Cu、Pb、Cr、Cd 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地区农业土壤中除As外,其他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且接近浙江省土壤背景值,个别采样点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国家二级标准。总体上,杭州地区农业土壤处于安全水平。通过重金属的区域分布特征分析表明,余杭区和富阳市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区域。萧山区和建德市部分农业土壤则存在Cu和Hg含量较高的情况,而淳安县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土壤中出现了As、Cr和Cd含量最大值。不同作物的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明显。水稻田和蔬菜地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其他作物种植类型的土壤中含量高;叶菜类(蔬菜、茶叶)作物土壤中的Cd含量要比根茎类(水稻)、茄果类(水果)及其他作物种植类型的土壤中的含量低。目前杭州地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对作物的直接危害不大,但由于萧山区个别采样点Cu含量严重超标,淳安县土壤中Cd受外源性来源影响也已较明显,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污染事件发生。同时,为防止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一步升高,需要加大大气降尘监测与治理、废气污染监管与控制治理。  相似文献   
923.
燃放烟花爆竹对声环境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对噪声进行长期连续监测。通过对连续两年的北京市自动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烟花爆竹燃放噪声能够对声功能区环境评价参数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及其达标率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1、2类声功能区影响可使等效声级提高10dB,达标率降低3%。提示有必要把节日的燃放噪声与其他噪声分开,单独分析。  相似文献   
924.
为了保证辐射监测数据的准确,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组织了2011年全省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结果表明,22台仪器测量结果满意,1台仪器测量数据可疑,所有仪器均未出现不满意或离群结果。测量比对有效地发现了测量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5.
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土壤中苯并[a]芘测定的精密度控制指标,并与EPA8270D进行了比较,旨在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标准样品的室内相对标准偏差的质量控制范围≤28%,室内相对偏差的质量控制范围≤34%。  相似文献   
926.
山区土壤重金属监测中,密集均匀的布点采样困难大,成本高。根据稀疏非均匀样本数据准确预测山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对可视化描述检测元素的分布及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云南省楚雄市南部山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锰、钒的采样数据,对集成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IRBFANNs)和传统插值方法:反距离(IDW)、普通克里格(OK)、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ANNs),进行了不同等级采样密度下的插值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样本点数量减少时,传统预测方法的插值精度都有所下降,而IRBFANNs算法在样本点较少情况下能够保持最好的插值精确度和稳定性,有效改进了空间插值性能。  相似文献   
927.
中国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介绍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土壤环境调查情况,对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全国土壤调查情况进行了描述,阐述了2006年以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情况。结合土壤环境现状、土壤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中国土壤监测规划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确定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构建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落实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的监测思路,以进一步推进土壤环境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928.
董铮  王琳  田芳 《干旱环境监测》2014,28(4):149-153
为了锯镇江地区土壤中重金属Cu和Ph的污染状况与空间分布,对镇江地区表层土壤中的Cu和Pb进行了采样监测。结果表明,镇江地区表层土壤中cu的含量为19.2~273mg/kg,Pb的含量为20.6~3846mg/kg。与全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对cu和Pb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可得出,镇江地区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业面源的污染。  相似文献   
929.
交通干道沿线土壤重金属监测与评估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运营所带来的铅、镉、锌等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安全存在着潜在和长期的影响。近年来,开展交通干道沿线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估工作已经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监测技术、评估方法、可能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了综述。采样段面的选取、点位的布设与样品的收集应该同时遵循全面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在同一交通干道内,均匀布置采样段面的同时可以尽量包含高车流量、中车流量与低车流量3种类型。考虑到重金属在横向距离上的分布规律,可以在0~100 m处设置密集采样点位,在100~300 m处设置适量采样点位。评估方法一般同时采用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污染指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生态风险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价等多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30.
Long-term charcoal production in small private charcoal kilns (CK) in Eastern Bieszczady Mts. (SE Poland) can cause local smoke contamination of the ambient forest environment. Responses of model soil systems, contaminated or not contaminated by CK smoke, to contrasting combinations of hydrothermic regimes were compared in laboratory microcosms (respiration of soil community, decomposition rat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cotton stripes, herb seeds germination were studied). The majority of the obtained data show a markedly higher level of soil biological activity in the CK versus the control series. In some cases CK and control soil systems show different patterns of reactions to the tested combinations of microclimate regime. These phenomena should at least partly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s of CK pol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