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新型固相微萃取头测定胶粘剂中苯及其同系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合分子印迹技术与溶胶-凝胶技术,自制新型联苯分子印迹溶胶-凝胶聚合物涂层固相微萃取头,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测定水溶液中的苯及其同系物。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RSD<5%),线性范围超过2个数量级,最低检出限达到10ng/mL。运用该法对市售胶粘剂中苯及其同系物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2.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催化湿式氧化铜系催化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各个工艺参数对铜系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考察了不同分子量聚丙烯酸络合剂对催化剂稳定性及粒径的影响,应用BET以及SEM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表面孔结构和粒子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处理焦化废水具有优良的反应活性,且金属离子溶出量低,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高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53.
Ce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Ce离子掺杂纳米TiO2的工艺流程。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等方法表征了Ce掺杂TiO2的相组成、紫外可见漫反射率与掺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掺杂的TiO2在520℃.650℃焙烧2h呈锐钛矿结构,在520℃焙烧2h的TiO2的晶粒尺寸大约为20nm,而掺杂Ce后其晶粒尺寸均减小,大约为12nm。UV-Vis吸光度分析表明,掺Ce后吸收带边明显发生红移,但随着Ce掺杂浓度的增大,其对可见光的吸收影响不大。光催化降解反应表明,未掺杂Ce的TiO2反应2h后对甲醛的没有降解作用,而Ce掺杂TiO2反应2h后甲醛降解率达15%。  相似文献   
54.
以多孔陶瓷球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进行纳米TiO2薄膜负载,制备了多孔陶瓷球负载纳米晶粒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经X射线衍射法(XRD)等手段对其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载体经500℃焙烧后,TiO2以锐钛矿晶型存在。对催化剂降解活性艳蓝溶液的催化活性进行研究表明,催化剂在5 h内可完全降解活性艳蓝染料。  相似文献   
55.
以SnCl_4·5H_2O为原料,钛硅分子筛TS-1为载体,采用超声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SnO_2/TS-1,并对该催化剂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比表面积等表征.以罗丹明B作为模拟废水(20 mg·L~(-1)),系统研究了催化剂SnO_2/TS-1纳米材料制备条件与影响光降解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印染企业的实际印染染料进行降解.结果表明:在pH=7.0~8.0下,经450℃焙烧制备了球形SnO_2/TS-1(SnO_2负载量为42%)纳米催化剂,比表面积为270 m~2·g~(-1),平均孔径为46.81 nm;在高压汞灯(λ_(max)=365 nm)光照60 min,催化剂用量为30 mg的条件下,催化剂对实际应用的工业染料罗丹明B、酸性蓝、活性黑、RGFL黄、酸性红A-2BF的降解率分别为96.44%、99.85%、99.78%、96.15%、94.65%,TOC与COD的下降率分别为89.3%~96.4%和81.6%~90.4%,且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6.
掺杂镧硼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新型La3+/B/TiO2光催化剂,使用氙灯为光源研究了催化剂光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掺杂0.05%La3+,2.0%B,在500℃下焙烧2 h时,所得催化剂对甲基橙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与单一的TiO2和单独La3+或者B掺杂的光催化剂比较,La3+/B/TiO2具有相对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7.
利用聚乙二醇接枝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g-PEG)作为介质,在低温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在PEG修饰后的MWNT表面负载花瓣状的纳米氧化锌(ZnO)。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波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MWNT-g-PEG/ZnO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ZnO纳米粒子和MWNT之间结合紧密,ZnO的尺寸比较均一,推测了ZnO纳米粒子在MWNT表面的生长机理。MWNT表面的PEG对ZnO的负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ZnO原位生长的活性点。  相似文献   
58.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700℃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对样品相结构、晶粒尺寸和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的影响,利用相结构与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关系探讨了Gd3+掺杂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适量掺杂Gd3+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掺杂量为0.2%(质量),TiO2复合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降解率为86%,其金红石相含量为15.4%,平均晶粒粒径为15nm;Gd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和晶格膨胀程度这三方面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9.
剩余污泥高温好氧消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考察污泥高温好氧消化(TAD)的效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自制的高温好氧消化反应器,研究TAD对有机物的去除、消化液的成分以及污泥停留时间(SRT)、曝气量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温好氧消化对污泥的稳定效果较好,在温度55℃,SRT=8d条件下,VS去除率均高于42%,粪大肠杆菌数120~600MPN/gTS,回用安全性较高。在实验中发现,TAD中氮的去除率相当低,由于高温对硝化作用的抑制,使氮氨不能进一步转化为硝态氮。高温好氧消化的污泥停留时间为7~8d较适宜,当适当降低曝气量,使DO为0.3~1.0mg/L时,也能够达到满意的VS去除效果,同时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6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B,N和Ce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并用XRD、SEM等表征了其结构特征。以酸性大红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共掺杂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当B,N和Ce的原子比为1∶2∶0.1,焙烧3 h时,光催化剂活性最大,大红染料的降解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