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01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612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210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261.
吴顺年  苑会梅 《环境化学》1994,13(4):346-353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多种取代芳烃在有机溶剂与水组成的共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溶质溶解度的对数与有机溶剂的体积分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对数线性模型,以及UNIFAC基团贡献法对溶质的溶解度进行了估算,发现估算值与测定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62.
微电解工艺处理染料工业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采用微电解工艺处理染料工业废水.经过微电解工艺处理的染料工业废水色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为93.94%和64.62%.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生化速率常数K从0.02876提高到0.04754.微电解工艺预处理该染料工业废水的吨水运行成本为0.91元.  相似文献   
263.
微核技术监测煤矿塌陷区水体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蚕豆微核技术对淮北煤矿塌陷区的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同时测定了水体的CODcr和BOD5c结果表明:淮北煤矿塌陷区水质已经受到轻、中度污染;蚕豆微核技术与CODcr、BOD5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样可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用蚕豆微核技术可以监测煤矿塌陷区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264.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间接测定了29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估算其水溶解度,所得结果与文献值和计算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65.
水中COD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COD测定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用“鱼刺图“方法排列出每种可能作为来源的影响因素,并从标准溶液制备、样品滴定、水样移取等方面分析了COD监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值并给出了扩展不确定度,从中得出在标准滴定溶液制备过程中,重铬酸钾溶液的制备是最具权重的分量,其中标准物质质量的不确定度又是最大的分量,提高天平的精度对COD的不确定度会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66.
通过研究用仪器法测定COD的方法的准确性,可靠程度及与标准法的相关性,从而证明简单、方便的仪器法是否可以代替繁琐、复杂的标准法,因而可以行之有效地运用到生产、科学研究、教学实际中。  相似文献   
267.
苯胺水溶液的电子束辐照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胺类化合物中的苯胺为具体对象,进行了苯胺水溶液受到电子束辐照后的降解过程和特性研究,分别考察了吸收剂量、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和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因素对苯胺辐照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有效降解水溶液中的苯胺,当苯胺初始浓度为70 mg·L-1,吸收剂量为23.7 kGy时,苯胺降解率可达91%,COD去除率可达27%.过氧化氢的加入能够明显地提高苯胺的降解效果,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8%.溶液初始pH在2.0~11.0范围内,pH对苯胺的辐射降解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68.
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和尼龙网加工的微网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一起构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表明微网组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微网的孔径密切相关,但与微网材料的相关性不明显。300目的微网组件对SS的去除率非常接近混合液经沉淀所能达到的去除率,对COD的去除率大大高于经沉淀所能达到的去除率,表明了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存在开发应用的前景。同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9.
药物共晶能改善药物物理化学特性、提高药效,机械化学合成法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合成法在药物共晶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首次应用与传统机械法不同的高速气流对撞法批量制备了4种茶碱药物共晶(每种290~320 g),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4种药物共晶进行了表征。此外,测定了药物共晶的溶解度,结果表明,4种药物共晶在30℃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的溶解度较茶碱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70.
为高效处理玉米淀粉生产废水,启动并持续运行了一个四格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通过分阶段提升进水COD的方法,探讨了有机负荷率(OLR)对ABR运行效能的影响,并采用间歇培养方式考察了OLR对沿程格室中不同营养类型产甲烷菌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OLR分阶段从2.7提高到8.0 kg·m-3·d-1的过程中,ABR前两个格室(C1和C2)始终呈现出典型的产酸发酵特征,其污泥的有机挥发酸(VFAs)比产率为0.54~0.76 kg·kg-1·d-1(以每天每千克MLVSS产出的1千克有机挥发酸计,下同),而后两个格室(C3和C4)则表现出典型的产甲烷特征,其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达98 L·kg-1·d-1(以每天每千克MLVSS产出的1升甲烷计,下同)以上.活性污泥产甲烷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OLR为2.7~8.0 kg·m-3·d-1时,C3中的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群保持了较高的产甲烷活性,其最大甲烷产量(Pmax)和最大比产甲烷速率分别达到了20.4 mL和16.5 mL·g-1·h-1(以每小时每克MLVSS产出的1毫升甲烷计,下同)以上.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群的累计甲烷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3 > C4 > C1 > C2.经过144 h的培养后,C3中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群的累计甲烷产量为15.1~15.2 mL,最大比产甲烷速率为10.0~10.8 mL·g-1·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