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484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845篇
基础理论   35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17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onservation policy sits at the nexus of natural science and politics. On the one hand, conservation scientists strive to maintain scientific credibility by emphasizing that their research findings are the result of disinterested observations of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conservation scientists are committed to conservation even if they do not advocate a particular policy. The professional conservation literature offers guidance on negoti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objectivity and political advocacy without damaging conservation science's credibility. The value of this guidance, however, may be restricted by limited recognition of credibility's multidimensionality and emergent nature: it emerges through perceptions of expertise, goodwill, and trustworthiness. We used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to determine how credibility is framed in conservation science as it relates to apparen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advocacy. Credibility typically was framed as a static entity lacking dimensionality. Authors identified expertise or trustworthiness as important, but rarely mentioned goodwill. They usually did not identify expertise, goodwill, or trustworthiness as dimensions of credibility or recognize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3 dimensions of credibility. This oversimplification may limit the ability of conservation scientists to contribute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ccounting for the emergent quality and multidimensionality of credibility should enable conservation scientists to advanc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高艳荣 《环境与发展》2020,(2):232-232,234
环境检测人员培训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有效评价和记录归档五个方面探讨了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培训工作流程,以确保机构行之有效地开展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3.
原料含水率及成型直径对秸秆成型燃料耐久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料含水率及成型直径对秸秆成型燃料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试验发现含水率对秸秆固化成型(SDBF)技术的抗渗水性影响很显著,原料含水率10%~15%(质量分数,下同)范围内得到的SDBF渗水分解超过4 h;原料含水率也显著影响SDBF的抗跌碎性,含水率不大于15%的SDBF失重率一般不超过5%,能满足规模化技术的应用.对于HPB-成型机生产的SDBF,成型直径大的SDBF抗渗水性时间较长,随着成型直径减小抗渗水性时间减少,抗渗水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
In FRG and other countries unequivocal criteria for the limitation of dioxins (PCDD's/PCDF's) in food like vegetables and fruits are lacking. These have to be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limitation of dioxins in the soil and the deposi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as the two main pathways for plant contamination. Based on recent investigations in the vicinity of cable-waste incinerators in Northrhine-Westphalia with comparatively high contents of dioxins in garden plants and soils and other sources of dioxins, considerations are give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iteria urgently needed.  相似文献   
15.
张智  刘浏 《环境工程学报》2006,7(3):112-116
利用卧式螺旋式污泥好氧堆肥装置进行间歇式动态堆肥,对污水厂厌氧消化污泥进行了中温堆肥试验研究.通过控制各组堆肥的含水率、物料配比和通气量,重点探讨各种条件下堆体温度与有机物降解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污泥以木屑为调理剂在装置中可以实现好氧堆肥处理,其适宜的物料控制参数为:污泥:木屑=10:1~1.5(湿重比),堆肥含水率50%~60%;过程控制参数为:通风量为6.7~8.3 m3/h·t,发酵周期为8 d,温度45℃.  相似文献   
16.
城市餐厨垃圾前处理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自动化分选设备组合处理餐厨垃圾,考察餐厨垃圾快速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可行性,对自动化分选前后餐厨垃圾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分选前其总量为243.05 t·d-1,TS为12.69%,VS为93.26%,分选后总量为242.00 t·d-1,TS为10.97%,VS为91.93%,其有机物含量稳定,利于厌氧发酵处理的工艺控制;对分选后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考察其pH和NH4+-N变化,发现反应初期pH值出现弱酸性,NH4+-N浓度较低;随着反应进行,pH稳定在7.6~7.8,NH4+-N浓度约为1 200 mg·L-1左右。最后对厌氧发酵产气量进行考察发现,反应前期受到pH、NH4+-N以及温度等反应条件影响,产气量和甲烷含量较低;随着实验趋于稳定,产气量为22 000 m3·d-1左右,甲烷含量范围在65%~72%。结果表明,使用新型餐厨垃圾预处理设备,其分选效率较高,能提高后续厌氧发酵产气量和甲烷含量,较大程度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氧气对纳米零价铁(nZVI)除砷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的氧含量(厌氧、低氧、中氧和高氧)条件下nZVI对As(Ⅲ)/As(V)的去除效果,并结合表征结果分析了氧气对nZVI除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氧气存在会显著促进nZVI对As(Ⅲ)/As(Ⅴ)的去除,但不同氧含量对nZVI除砷的促进程度有所不同;随着氧含量的增加,As(Ⅲ)/As(Ⅴ)的去除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的趋势。在初始砷浓度为50 mg·L−1、nZVI投加量为200 mg·L−1、O2/nZVI摩尔比等于0.5时,砷的去除率达到最大,As(Ⅲ)和As(Ⅴ)体系中砷的去除率分别为96.27%和51.75%。固相表征结果表明:氧气对nZVI的氧化程度及除砷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氧条件下,nZVI被少量氧化为无定型铁矿物进而提高除砷效果;在中氧条件下,nZVI被氧化为大量的溶解态Fe(Ⅱ)/Fe(Ⅲ),溶解态铁对砷没有去除效果,从而导致砷的去除率降低;在高氧条件下,nZVI被大量氧化,溶解态Fe(Ⅱ)/Fe(Ⅲ)进一步被氧化形成新的无定型铁矿物,可增强除砷效果。以上结果可为评估不同氧含量条件下纳米零价铁除砷效果以及人为强化纳米零价铁除砷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Fe3O4颗粒进行表征,并探究在中温(35 ℃)厌氧消化过程中纳米Fe3O4浓度对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浓度为100 mg/L时可使厌氧体系中的氨氮浓度维持在600~1 200 mg/L,pH为7~8,TCODCr以及SCODCr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35%和9.90%;该浓度下厌氧体系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最大,可达4 300 mg/L,且强化了对乙酸的利用;该试验组的产气性能最好,相对于空白组,其累积产气量提高了28.08%,产气周期缩短了2 d,甲烷浓度提高了6%。  相似文献   
19.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煤气化炉渣,亟需研究可批量消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煤炭灰分中各种矿物相在气化炉内会随温度发生变化,通过对该变化的研究和总结,描述了煤炭灰分中各种矿物相在气化炉内的物化反应过程,并指出煤炭灰分对煤气化炉渣的最终形态特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煤气化炉渣中残碳的组成及其变化特点的研究表明,残碳对煤气化炉渣的最终利用途径具有重要影响;此外,通过分析煤气化炉渣利用技术研究现状,指出建材化利用技术和掺烧循环流化床原料技术是目前的主流途径;最后,展望了煤气化炉渣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煤气化炉渣用于混凝土和水泥原料以及井下回填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宏图      魏建平      王云刚      李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186-192
基于文献调研及前期研究,分析了目前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直接测定时所采用定点取样方法及其弊端,阐述了学者们提出的改进型定点取样方法,并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定点取样方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①取样过程瓦斯损失量小、取样时升温低、机械复杂度低是基于煤芯管法定点取样方法的发展方向;②开展煤储层条件下的瓦斯运移规律研究,建立并完善各种基于煤芯管法的定点取样方法的瓦斯损失量模型;③适用于松软煤层的定点取样方法的研发亟待开展;④基于负压气力输送理论的定点取样方法是定点取样方法研究的趋势,动态颗粒煤变负压瓦斯解吸规律是建立对应瓦斯损失量模型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