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66篇 |
免费 | 426篇 |
国内免费 | 165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82篇 |
废物处理 | 38篇 |
环保管理 | 641篇 |
综合类 | 4560篇 |
基础理论 | 269篇 |
污染及防治 | 325篇 |
评价与监测 | 379篇 |
社会与环境 | 106篇 |
灾害及防治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302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303篇 |
2019年 | 226篇 |
2018年 | 193篇 |
2017年 | 185篇 |
2016年 | 204篇 |
2015年 | 244篇 |
2014年 | 275篇 |
2013年 | 250篇 |
2012年 | 287篇 |
2011年 | 329篇 |
2010年 | 257篇 |
2009年 | 222篇 |
2008年 | 223篇 |
2007年 | 269篇 |
2006年 | 240篇 |
2005年 | 219篇 |
2004年 | 202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纤维素产乙醇废水高有机物、高氨氮、难降解的特点,运用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的调试运行,研究反应器运行方式对COD去除和脱氮效能的影响,为日后纤维素乙醇废水处理的工程化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通过控制DO(0.5 mg·L-1)、pH(7.6~8.5)和投加碳源等条件,可实现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和转化,最终三氮去除率稳定在70%以上;通过投加不同碳源对比实验,发现乙酸钠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比葡萄糖具有更高的效率;厌氧工艺处理过的纤维素乙醇废水经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后,COD去除率维持在20%上下,表明废水可生化性极低,已不适应生物法处理,须利用化学氧化法才能进一步去除;通过周期实验,发现硝化阶段碱度过量对短程硝化进程影响并不明显,相反充足的碱度是保证硝化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2.
于2013年9月(非采暖季)、2014年2-3月(采暖季)、2014年5月(风沙季)采集忻州市3个监测点(新城区、开发区和旧城区)的PM2.5样品,分析其中的39种元素、9种水溶性离子及2种碳组分,并对PM2.5的质量浓度进行重构。结果表明,重构后的化学组分分为5类:矿物尘、微量元素、有机物、元素碳和二次粒子,其中矿物尘、二次粒子及有机物是忻州PM2.5的主要组成,分别占到ρ(PM2.5)的24.0%~36.2%、19.2%~32.6%和12.9%~25.7%;化学组成质量分数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风沙季矿物尘质量分数高于采暖季和非采暖季,采暖季有机物质量分数高于其他两季,非采暖季二次粒子质量分数略高于其他两季;化学组分的空间变化显示会展中心站点的二次粒子和矿物尘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2个站点。应用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忻州市PM2.5的主要来源是扬尘(21%~35%)、二次粒子(25%~26%)和机动车尾气(21%~26%)。 相似文献
33.
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了非生物作用下3-羟基丁酸/戊酸酯共聚物(PHBV)的有机碳释放规律;以PHBV颗粒和陶粒作为填料建立了填充柱生物膜反应器,并通过长期(90 d)运行考察了其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非生物作用下PHBV难以向水体中释放有机碳;以PHBV作为固态碳源的生物膜反应器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器运行状态(HRT为2 h)稳定后,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8±1.3)%和(87.5±2.2)%,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11 g·(L·d)−1和0.20 g·(L·d)−1。填充柱沿水流方向可以分为2个区段,0~20 cm柱体内主要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20~100 cm柱体内主要进行反硝化过程;反应器中微弱的亚硝酸盐积累可以归因于短程反硝化。以上研究成果可以为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以浦阳江流域(浦江县段)为研究区,从流域面源污染空间特征入手,提出浦阳江流域岸边带建设的重点区域。采用DPeRS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具体分析了2018年浦阳江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了岸线和河流生态缓冲带土地覆盖类型,以汇水区为单元,结合面源污染估算结果识别了浦阳江流域河流生态缓冲带重点区。结果表明:浦阳江流域中部和中北部地区面源污染排放负荷较高,面源污染入河负荷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中下游地区;该流域31个汇水区中,TN和NH4+-N重点汇水区有17个,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部和东北部;TP和COD重点汇水区有12个,集中分布于流域中部;浦阳江流域河流生态缓冲带范围内,植被类型和非植被类型面积占比分别为65.49%和34.51%,其中耕地面积占比29.36%,建筑用地占比11.89%;综合浦阳江流域面源污染重点汇水区和河流生态缓冲带现状遥感提取结果,筛选出的重点区包括下游地区的7号汇水区和中游地区的18~25号汇水区所在的河流生态缓冲带。今后,可针对其重点区域设计生态防护工程,也应结合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消纳与资源循环利用的防控策略,综合削减面源污染物入河量。 相似文献
35.
采用宏观运行、原位小试及微观群落组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多级多段的纯膜MBBR工艺在工程应用中的脱氮效果及脱氮路径。结果表明,纯膜MBBR耦合改良磁加载沉淀工艺的HRT相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可缩短50%,且脱氮稳定性强。建议纯膜MBBR采用两级AO设计,并根据出水标准及进水波动情况,前缺氧和主好氧区分别设置2级以上以及2~4级工艺。在实际运行面临水质冲击时,通过生物膜传质梯度增加,可以显著提升污染物去除负荷,保证脱氮稳定性。在水质冲击幅度过大时,可以通过临时投加外投碳源的方式保证出水氮素稳定达标。纯膜MBBR优势硝化菌Nitrospira和Nitrosomonas,在主好氧区相对丰度分别达到3.50%~6.91%和0.65%~2.28%。Denitratisoma、Flavobacterium、Hyphomicrobium、Terrimonas和Rhodobacter等优势反硝化菌属的合计相对丰度10.85%~16.52%。缺氧区和好氧区污染物最大去除负荷与功能菌相对丰度均呈正相关。纯膜MBBR在前缺氧区提高了Candidatus Brocadia型厌氧氨氧化菌富集效率,相对丰度达到1.21%~1.56%,可为主流厌氧氨氧化的稳定实现提供参考。纯膜MBBR结合多级多段设计,具备节地效果好,抗冲击能力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36.
以我国北方某改良型A2/O工艺 (设计规模6×104 m3·d−1) 为例,基于一年的运行数据,考察碳源储存与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碳源利用效率和能耗情况。结果表明:在7—9月,系统碳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53%~55%,这说明消耗的碳源中超过50%比例用于生物脱氮除磷;反硝化菌较聚磷菌对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外加碳源的延伸成本占直接成本的20.5%。因此,污水处理厂应充分考虑进出水水质及环境条件变化对碳源有效利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背景下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及其他常规工艺的优化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Dvorska A Lammel G Klanova J Holoubek I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08,156(2):403-408
The regional observatory Kosetice is a central European background station. Unique continuous monitoring from 1988 on is held here. POP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values of air samples from Kosetice taken between 1996 and 2005 were statistically processed. Values of Czech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were not exceeded. Concentratio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reached two maxima, in 1996 and 2001-2002.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concentrations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s in 1997 and 1998 and hexachlorocyclohexanes concentrations in 1998. DDTs, hexachlorobenzene and pentachlorobenzene were analysed as well. Long-range transport of pollutants between 2002 and 2005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 hybrid receptor model. Indicated potential source areas of PCBs coincide with many well-known urban and industrialised areas, while the indicated potential source areas of HCHs and DDTs coincide with many agricultural and/or forested regions and the potential source areas of HCB comprise all land use types. 相似文献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