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42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658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61.
在总结回顾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数据录入、汇总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进一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层次加工处理,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2.
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VOCs的组成和来源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中臭氧(O3)生成过程的关键前体物,是O3与PM2.5协同治理的重要管控对象.基于2020年1月1日~2月29日珠江三角洲(珠三角)4个站点的在线VOCs观测数据,分析了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地区VOCs组分、活性、臭氧生成潜势和来源的变化.结果表明,春节与疫情管控期间珠三角地区φ(V...  相似文献   
163.
北京地区林木、植被排放碳氢化合物的定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天然来源,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对北京的主要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柏树等)以及草地和稻田(在水稻生长旺期)进行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情况调查。发现北京的杨树、柳树、槐树(落叶乔木)主要排放异戊二烯化合物;松树、柏树(针叶林木)排放萜烯类化合物;草地和稻田排放甲烷等低碳化合物。以上结果与国外工作结论近似。   相似文献   
164.
气候条件对中国水稻稻飞虱为害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稻飞虱除了在海南、广东、广西、二南南部冬季有少量虫源存活外,在中国其它大部分地区常年均不能越冬,春秋季初始虫源主要来自于国外。越南是中国稻飞虱的主要初始虫源地,中国稻飞虱直接来自越南红河三角洲,而最初的虫源地为泪公河三角洲。入境后的稻飞虱每年均出现有规律的5次由南向北和3次由北向南的迁飞过程。暖冬使越南等境外或中国稻飞虱越冬区的稻飞虱迁入期提前,为害期延长.中国稻飞虱发生较重的年份大多出现在3—5月副高较强的年份.厄尔尼诺年的次年中国稻飞虱有可能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65.
Peroxyacyl nitrates (PANs) were measur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electron capture detection (GC/ECD) in north central Mexico City during February–March of 1997. Peroxyacetyl nitrate (PAN) was observed to exceed 30 ppb during five days of the study, with peroxypropionyl nitrate (PPN) and peroxybutryl nitrate (PBN) reaching 6 and 1 ppb maximum, respectively. Levels of total PANs typically exceeded 10 ppb during the period of measurement and showed a very strong diurnal variation with PANs maximum during the early afternoon and falling to less than 0.1 ppb during the evening hours. These levels of PANs are the highest reported values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world) for an urban center, since levels of approximately 30 ppb were reported during the late 1970s in the Los Angeles area (South Coast Air Basin, Tuazon et al., 1978). Hydrocarbon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levels of olefins, specifically butenes are significant in Mexico City. A time series taken of source indicator hydrocarbons taken before and during a Mexican National Holiday with reduced automobile traffic clearly show that mobile sources of butenes are as important as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Observations of 10–40 ppb C methyl-t-butyl ether (MTBE) are consistent with MTBE/gasoline fuel usage as a source of isobutene and formaldehyde. Both these reactive species can lead to increased oxidant and PAN formation. The strong diurnal profiles of PANs are consistent with regional clearing of the Mexico City air basin on a daily basis. Estimates are given using a simple box model calculation for a number of key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llutant emissions from this megacity on an annual basis. These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megacities can be important sources of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llutants, and that PANs produced in megacity environments are likely to contribute strongly to regional scale ozone and aerosol productions during long range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66.
一种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安全管理中,安全信息综合处理的枢纽,是安全信息管理、安全决策的关键。通过建立以安技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力求把安全管理从传统的事后追踪变为事前的预防控制,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对提高目前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7.
应用大量的调查和试验数据,论述了红壤区耕地有机物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分析了目前有机物质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开发有机肥料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8.
黄河耗氧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泥沙对其参数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黄河干流1980,1992~1999年耗氧性有机物污染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泥沙含量监测数据间的相关分析和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泥沙对CODMn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泥沙中腐殖质的成分之一富里酸能溶解于酸,在水样加酸处理过程中将进入水相,且富里酸能被化学氧化剂所氧化,但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发生生物氧化和消耗水体的溶解氧,因此,由于泥沙的影响,CODMn夸大了耗氧性有机物的污染;(2)黄河干流河水的生化需氧量(BOD5)从上游至下游存在增加的趋势;(3)1992年干流河水的BOD5显著大于1980年的BOD5,在1992~1999年间,河水BOD5的年均值存在上升的趋势,枯水期均值存在上升的趋势,而丰水期均值的增长趋势不明显,由此表明,耗氧性有机污染物的点源排放在增加,而面源排放的增长趋势不明显,甚至存在降低的趋势;(4)黄河干流的耗氧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点源排放,BOD5的点源与面源负荷的多年均值之比为2 81.  相似文献   
169.
从新疆某地典型城-郊-乡梯度带采集了77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基于GIS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Hg、As、V、Co、Ni、Cu、Zn、Cd、Pb和Sb等10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主要来源。结果表明:Hg元素在城区、郊区和乡村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超出研究区土壤背景值,As元素在城区和郊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Zn和Pb元素在城区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超出背景值,其余元素在3个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相应的背景值。研究区表层土壤中,V、Co、Ni、Zn、Cd、Pb和Sb等7种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似,均呈现沿城市化梯度带分布的地带性格局;As、Cu和Hg等3种元素的空间分布呈现岛状格局。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各梯度带表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来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0.
郑涛  秦先燕  吴剑雄 《环境科学》2024,45(2):813-825
巢湖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水体,但近年来一直处于较高的富营养化水平.以巢湖二级支流店埠河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水体水化学组成和氢氧同位素值,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其季节性和空间变化特征,探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大气降水是店埠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表水的蒸发分馏效应比地下水更显著.不同时期,地表水比地下水更富集氢氧稳定同位素.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均呈季节性变化特征,丰水期相对富集,枯水期相对贫化.②店埠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为弱碱性水,地表水中各离子浓度明显小于地下水,地表水中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地下水中阳离子以Ca2+为主,水体中的优势阴离子均为HCO3-.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Ca型水为主,地下水以HCO3-Na·Ca型水为主.③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水化学指标浓度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性.从丰水期到枯水期,地表水中TDS、K+、Na+、Ca2+、Mg2+、Cl-和SO42-浓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地下水中Na+、Ca2+和Mg2+浓度整体变化不大,略有增加趋势,Cl-、SO42-和NO3-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从上游到下游,地表水中主要水化学指标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NO3-浓度增幅最大.地下水在径流方向上主要水化学指标浓度整体变化不大,但呈现出排泄区大于补给区的规律.④水体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同时还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水-岩作用主要为硅酸盐岩、盐岩和碳酸盐岩等矿物的风化溶解.污水处理厂污水、生活污水和粪肥等污染物已明显改变了局部水体的水化学特征.⑤与2016年相比,地表水中的NO3-浓度已有不同程度地减少,当地政府进行的氮污染控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在店埠河下游、部分支流(定光河和马桥河)和部分居民点加强对污水及粪肥的污染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