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4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920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86篇
综合类   2169篇
基础理论   561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202篇
社会与环境   535篇
灾害及防治   12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王佳  张瑛  徐鸣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4):222-225
以2005—2009年乌鲁木齐市城市大气降尘数据为依据,对乌鲁木齐市城市自然降尘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用Arc-GIS绘出乌鲁木齐市城市自然降尘的空间分布图,并分析和探讨了城市降尘与PM10相关性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32.
对京杭运河苏州市区段4个点位进行了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多年研究,并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底栖动物共12种,寡毛类的克拉泊水丝蚓为各点位的优势种;从时间尺度来看,S1点位的物种种类数量从2008年开始明显增加,软体类物种出现,种群密度也在增加,生物污染指数下降,水质明显改善;从空间尺度来看,京杭运河苏州市区段上游和中游物种种类数量要多于下游和老运河城区段,下游水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33.
基于污染指数与ArcGIS的聊城市耕地OCPs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8 km×8 km网格将聊城市耕地划分为136个采样点,调查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六氯苯和七氯等7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状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以此判断OCPs的污染程度。对7种OCPs在各样点中的含量进行差异分析,并应用ArcGIS8.3,以污染评价结果为数据支持,进行OCPs污染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聊城市OCPs污染程度依次为DDTs>狄氏剂>七氯>艾氏剂>BHCs>异狄氏剂>六氯苯,总体变异程度依次为DDTs>狄氏剂>异狄氏剂>BHCs>七氯>六氯苯>艾氏剂。各OCPs空间分布没有固定的变化趋势;各采样点综合污染水平存在地域差异,以临清市污染最为严重,其他各县市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234.
万峰湖总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2年9月对万峰湖(水库)的总有机碳(TOC)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OC含量范围为0.41~3.94 mg/L。TOC在纵向分布上的差异不显著,在垂向分布上,总体呈现出上层中层下层的趋势。TOC在垂向上的分布差异主要源于万峰湖属于深水水库,不同深度水层因光照和温度差异所导致生物量的多寡是致使万峰湖出现上层TOC浓度明显高于中层和下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5.
董铮  王琳  田芳 《干旱环境监测》2014,28(4):149-153
为了锯镇江地区土壤中重金属Cu和Ph的污染状况与空间分布,对镇江地区表层土壤中的Cu和Pb进行了采样监测。结果表明,镇江地区表层土壤中cu的含量为19.2~273mg/kg,Pb的含量为20.6~3846mg/kg。与全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对cu和Pb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可得出,镇江地区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业面源的污染。  相似文献   
236.
香溪河库湾氮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解决香溪河库湾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需探明库湾水体氮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对香溪河与水库干流交界处至香溪河库湾尾部共12个采样点进行连续监测,分析香溪河库湾氮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氮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空间上,回水末端处TN和NO3--N浓度低,河口处浓度高,随着与回水末端距离的增加,浓度逐渐升高。在时间上,香溪河库湾TN和NO3--N浓度的变异系数随着与河口距离的增加总体上逐渐增大,研究时间内的变化程度逐渐变大;且香溪河库湾TN和NO3--N浓度在三峡水库不同运行阶段的时间变化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237.
山区土壤重金属监测中,密集均匀的布点采样困难大,成本高。根据稀疏非均匀样本数据准确预测山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对可视化描述检测元素的分布及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云南省楚雄市南部山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锰、钒的采样数据,对集成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IRBFANNs)和传统插值方法:反距离(IDW)、普通克里格(OK)、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ANNs),进行了不同等级采样密度下的插值性能比较。结果表明,样本点数量减少时,传统预测方法的插值精度都有所下降,而IRBFANNs算法在样本点较少情况下能够保持最好的插值精确度和稳定性,有效改进了空间插值性能。  相似文献   
238.
成都PM2.5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13年2月1日至3月20日、2013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对成都市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进行连续监测,同步记录气象数据。将PM2.5质量浓度与城市气象条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2月1日至3月20日PM2.5质量浓度平均为147.38μg/m3,7月10日至8月10日平均为50.19μg/m3,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时间出现在2月1—6日。成都市各气象条件中,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风速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气象要素相关性较弱,降水对PM2.5质量浓度影响也很大。改善城市通风有利于成都市大气中PM2.5的稀释和消散。通过建立3D模型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模拟成都市选定的一处密集的建成区域,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对通风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假设等温的情况下,多层密集的区域对城市通风影响小,而高层对城市通风影响很大,建筑高度相近的街道与风向平行的风速大于与风向成角度的,与风向平行的街道沿线为高层的风速高于沿线为多层的,较大的开敞空间及背景风速更有利于城市通风环境。  相似文献   
239.
洪泽湖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2014年—2017年对洪泽湖12个水质断面定期调查,采用营养状态指数(TLI)综合评价其水体富营养状态,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分析其富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洪泽湖70%以上的调查断面水质全年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夏季是其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季节;洪泽湖年内水体水质差异较大,而其水华特征并未呈现明显差异;洪泽湖富营养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营养盐的积累程度,并与湖泊透明度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与湖水pH值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40.
2013年北京市PM2.5重污染日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2013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监测的PM2.5数据,系统分析了北京市重污染日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克里格插值初步统计了全年和重污染日PM2.5不同浓度区间的国土面积。2013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89.5μg/m3,重污染日平均浓度为218μg/m3,重污染日主要集中在冬季;PM2.5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梯度分布特征,而重污染日空间分布较均匀,南部及城六区存在明显的高污染区,平均浓度在180μg/m3以上;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日PM2.5平均浓度为150~250μg/m3,其对应的国土面积约为12 656 km2,PM2.5平均浓度在250μg/m3以上的国土面积约为883 km2,而全年无PM2.5平均浓度在150μg/m3以上所对应的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