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462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Three geomorphic considerations that underp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alistic and strategic river con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that work with the nature are outlined. First, the importance of appreciating the inherent diversity of river forms and processes is discussed. Second, river dynamics are appraised, framing the contemporary behavioral regime of a reach in relation to system evolution to explain changes to river character and behavior over time. Third, the trajectory of a reach is framed in relation to downstream patterns of river types, analyzing landscape connectivity at the catchment scale to interpret geomorphic river recovery potential.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is demonstrated using extensive catchment-scale analyses of geomorphic river responses to human disturbance in the Bega and Upper Hunter catchments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Differing implications for reach- and catchment-scale rehabilitation planning prompt the imperative that management practices work with nature rather than strive to ‘fight the site.’  相似文献   
42.
生物入侵中入侵种与土著种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冰  李玉瑛 《四川环境》2009,28(1):64-67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入侵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产生了生态问题和经济问题。本文阐述了生物入侵中入侵种自身的变化及对土著种的影响,并讨论了生物入侵过程中入侵种与土著种的快速进化问题。  相似文献   
43.
思索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共性表象"违法、违章"背后的原因,提出"生产安全事故基因"概念。分析得出"去小概率性"、"社会责任缺失"和"非货币化产出分析能力短缺"3种生产安全事故基因,前两种基因是不可去基因,后一种是可去基因,三者会在不同的条件下以显性或隐性的形式呈现,并作用于生产过程;提出企业组织安全进化的常规对策——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创新对策——教育要为"安全"生产服务,强调学历教育系统在创新对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基因"分析及其对策,为安全生产培养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人才,推动安全生产,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4.
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及综合自然灾害区划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地质-生态环境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新概念, 同时也是现代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分析地质-生态环境系统及其演变的动力学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索了长江流域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结合其自然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形成的综合机制及其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依托图文信息可视化系统技术手段,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进行综合自然灾害区划,其区划等级体系为3个自然灾害区和9个自然灾害亚区,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防治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5.
李竹  王兆峰  吴卫  邵海琴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136-3152
厘清碳平衡能力与城镇化的关系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采用温室气体清单法、碳吸收清查法、碳平衡指标法和多元城镇化测量法分别测算1999—2018年中国省域碳平衡能力与各类城镇化指标,利用空间自然断点分级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分别分析中国省域碳平衡能力与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互动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碳排放不断增多,碳吸收不断减少,碳平衡能力呈上升、下降、先减后增和先增后减四种趋势,碳排放呈“东多西少”分布,碳吸收与碳平衡能力分别呈“西多东少”和“西强东弱”分布。(2)中国人口、经济、空间、生态城镇化和城镇化综合指标不断提升,其中空间城镇化大致呈“西高东低”分布,其余则呈“东高西低”分布。(3)除空间城镇化外,中国整体碳平衡能力与各类城镇化的关系均为反馈型,而各省域增长保护型数量最多,中立型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循环载荷下的煤体裂隙演化特征,在不同应力水平和不同频率条件下分别进行煤样破坏力学及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呈疏-密-疏的变化特征,对应的振铃数柱状图呈U型;上限应力点的应变值、累积能量、撞击计数均随循环次数增加而上升,曲线呈倒S型;煤裂隙演化经历了原始裂隙闭合、新生裂隙稳定发育和裂纹贯穿破坏等3个不同阶段;循环载荷的应力水平和加载频率对煤体疲劳寿命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煤体裂隙演化和破坏模式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吉林省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的时空演变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凑城市理念被认为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减少城市在开发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低效率。为探究我国城市紧凑度和城市效率的时空演变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吉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段选择为2000—2013年。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熵值法,对吉林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吉林省城市紧凑度平均水平较低,并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受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高紧凑度城市基本位于哈大城市走廊一线。第二部分运用DEA数据包络模型,对吉林省城市效率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城市效率在经过了长期的反复波动后于2012年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节奏迥异,但都表现出与技术进步一致的变动性,城市经济发展对新技术、新的生产要素投入的依赖较大,资源利用效率整体较低。第三部分运用R语言对吉林省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两者间存在极弱的相关性,接着借助象限图法得出两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步性,紧凑度提升时大部分城市的城市效率会出现提升,紧凑度的下降不一定有效引起城市效率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48.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进及跃迁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以及环境治理的复杂状况,对中国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治理的研究是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关键。文章测算1997—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相关性、集聚特征及其时空跃迁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借助分位数回归与时空跃迁嵌套模型,揭示在时间和空间推移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强度的时空跃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30个省区的碳排放强度在时空分布上并不是完全随机状态,各个省区碳排放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会受到其相临近省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省域间的碳排放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的时空演进特征。(2)中国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趋势增强,具有高度的凝固性和较低的流动性,10个高碳排放强度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稳定性将成为制约中国碳排放强度整体跃迁的重点省区,相关省区的跃迁性将成为驱动中国碳排放强度整体跃迁的关键省区。(3)各省区的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过程中存在时空跃迁的驱动模式和制约模式,分位数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的驱动机制,不同响应阶段的驱动因素的分位数与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类型之间具有很强的嵌套性。(4)根据各省区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及其跃迁机制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加强对关键省区碳排放强度的有效监测与治理,加大碳排放的约束力度等差异化的碳减排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49.
长江经济带PM_(2.5)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细颗粒物(PM_(2.5))因其对空气环境质量乃至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而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以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级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运用地理学时空分析与GIS可视化方法探索并呈现了2015年长江经济带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空间回归模型考察了PM_(2.5)浓度与区域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就空间特征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PM_(2.5)污染较长江上游地区更为严重,长江北岸地区比长江南岸地区更为严重;PM_(2.5)高浓度集聚地带主要位于鄂皖苏大部分地区,与空气质量较佳的云南及其周边地区呈"对角"分布状态。长江经济带内城市间PM_(2.5)浓度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且自相关性随距离增大而不断减弱,其门槛尺度约为900 km;在这一范围内,PM_(2.5)空间集聚效应较为明显。就时间特征而言,冬季PM_(2.5)浓度相对较高,春秋两季次之,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各地区浓度分布在年初相对离散,后有所趋同。此外,PM_(2.5)与其他类型的大气污染物(如SO2、NO2、O3)浓度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暗示大气污染物从原发污染演变为二次污染,形成恶性循环。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M_(2.5)污染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且人口密度、公共交通运输强度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长江经济带PM_(2.5)浓度的升高。最后,从区域性联防联控、不同类型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方面为长江经济带的大气环境治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
Urban ecologis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ities are functioning ecosystems. It follows then that species living in these contexts should participate in and experience the same suite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evolution, that have occupied scientists for centuries in more “natural” contexts. In fact, urban ecosystems with myriad novel contexts, pressures, and species rosters provide unprecedentedly potent evolutionary stimuli. Here, we present the case for studying adaptive evolution in urban settings. We then review and synthesize techniques into a coherent approach for studying adaptive evolution in urban settings that combines observations of phenotypic divergence, measurements of fitness benefits of novel genetically based phenotypes, and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of potential drivers of adaptation. We believe that studying evolution in urban contexts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fundamental evolutionary biology questions on rate, direction, and repeatability of evolution, and may inform species and ecosystem service conserv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