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462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51.
绿色创新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采用网络DEA模型测度2003—2018年黄河流域79市(州、盟)绿色创新效率,进而运用核密度估计、重心—标准差椭圆分析效率的空间演化规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但表现为波动上升的时间趋势;(2)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呈现出“下游>上游>中游”的空间分异格局,效率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表现出南北方向相对稳定、东西方向集聚发展的趋势;(3)黄河流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师资力量、外资利用和环境规制是影响绿色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2.
The construction of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for efficiently utilizing solar energy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o solve the energy crisis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energy released from an easily-occurred exothermic chemical reaction to serve as the drive force to trigger the formation of Cd S and C3N4 nanocomposites which a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with cadmium nitrate and thiourea without addition of any solvents and prot...  相似文献   
853.
目的 探究服役Super304H钢管外壁粗晶组织演变及其对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为超超临界机组运行管理与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针对不同服役时间的Super304H耐热钢管,开展显微组织演变及650 ℃高温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着重探讨钢管外壁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第二相析出长大及其对钢管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 服役态Super304H钢管中的第二相以富铜相、MX相及M23C6相为主,其外壁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形成粗晶区,而靠近内壁钢管中的奥氏体晶粒长大不明显,为细晶区。相对于细晶区,粗晶区奥氏体晶界及晶内析出更多的第二相,尺寸更大,弥散度降低,导致粗晶区高温拉伸性能显著降低。结论 长期高温运行的Super304H耐热钢管应加强监督,消除因外壁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而带来的胀管等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54.
污染排放与环境质量关系模型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名升  孙媛  陈远航  张建辉 《环境科学》2014,35(3):1198-1204
为分析污染排放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影响,构建了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关系模型,将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的关系划分为低污染-高质量、高污染-高质量、高污染-低质量、低污染-低质量这4种类型,探讨不同类型间的演变路径,并以2005~2010年中国各地区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区属于高污染-低质量类型,且研究期内类型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大部分省区环境质量指数高于污染排放指数,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污染物减排是各地所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环境治理的关键时期,应防止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的过度扰动.研究结果有助于各地区研判环境形势,推进污染减排,从而最终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55.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CLC) of coal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a novel combustion technology for its advantages in CO2 capture. Sulfur evolution from coal causes great harm from either the CLC operational or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In this research, a combined MnFe2O4 oxygen carrier (OC)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reaction with a typical Chinese high sulfur coal, Liuzhi (LZ) bituminous coal, was performed in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GA)-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meter. Evolution of sulfur species during reaction of LZ coal with MnFeaO40C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al means combined with thermodynamic simulation. TGA-FTIR analysis of the LZ reaction with MnFe2O4 indicated MnFe2O4 exhibited the desired superior reactivity compared to the single reference oxides Mn304 or Fe203, and SO2 produced was mainly related to oxidization of H2S by MnFe2O4.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LZ coal reaction with MnFe2O4, 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alysis, verified that the main reduced counterparts of MnFe2O4 were Fe304 and MnO,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lated thermodynamic simulation. The obtained MnO was beneficial to stabilize the reduced MnFe2O4 and avoid serious sintering, although the oxygen in MnO was not fully utilized. Meanwhile, most sulfur present in LZ coal was converted to solid MnS during LZ reaction with MnFe2O4, which was further oxidized to MnSO4. Finally, the formation of both MnS and such manganese silicates as Mn2SiO4 and MnSiO3 should be addressed to ensure the full regeneration of the reduced MnFe2O4.  相似文献   
856.
潜流人工湿地演变对废水中有机物、氮及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魏泽军  谢建平  黄玉明 《环境科学》2012,33(11):3812-3819
众多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高于自由表面流型湿地,但实验研究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因堵塞而逐渐演变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后,其对有机物(COD、TOC)、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优于具有相同填料及植物的潜流人工湿地.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以考察人工湿地演变对有机物的矿化、硝化/反硝化作用、氮及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潜流人工湿地相比,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矿化率(以TOC表示)为1.82 mg·h-1,高于潜流湿地的1.49 mg·h-1;对NO3-去除率为96.8%,高于潜流湿地的58.1%;非生物脱硝去除率为40%,高于潜流湿地的28.2%;演变后对磷的吸附量(以P计)为160 mg·kg-1,高于潜流湿地的140 mg·kg-1,对磷的去除主要为填料吸附,有机物的覆盖有利于磷去除;但演变后的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的硝化作用能力低于潜流湿地.因此,人工湿地演变对其效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57.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是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富营养化问题致使该地区湖泊发生草-藻转换,限制了湖泊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湖泊环境问题是生态系统受外力长期胁迫的结果,湖泊生态治理与保护须充分了解系统的演化规律,但是相关认识受限于长期监测资料的缺失.为了厘清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草型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轨迹,更有效管理受损湖泊,选择西凉湖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记录代用指标粒度、元素和硅藻等,在高分辨率放射性核素定年的基础上,分析了近150年来西凉湖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凉湖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水体清澈,营养水平较低,沉水植物相对较少;而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类活动逐渐增强导致湖泊营养水平升高,水生植被增多;硅藻群落结构逐渐由浮游硅藻组合向底栖和附生硅藻组合演替,同时沉积物营养不断增加,表明以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围垦和渔业养殖等为代表的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研究认为虽然湖泊营养在20世纪70代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富营养化标准,但沉水植被的生长限制了湖泊藻类浓度,西凉湖并未藻类暴发.同时也发现外源营养的增加通过湖泊初级生产者深刻影响了湖泊的地球化学循环,造成了...  相似文献   
858.
石河子-昌吉地区地下水水质时空变化及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新疆石河子-昌吉地区地下水水质时空变化并解析污染源,综合运用基于香农熵的贝叶斯水质评价模型、 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等方法,对23眼原位井2016~2021年逐年地下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多年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较好,潜水水质类别以Ⅰ类和Ⅱ类为主,承压水主要为Ⅰ类.(2)从时间看,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潜水和承压水水质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Ⅳ类和Ⅴ类水仅出现在节点之前,之后在Ⅰ~Ⅲ类水范围内波动.(3)从空间看,潜水水质优劣排序为:石河子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昌吉市;承压水为:石河子市≈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4)研究区多年地下水水质类别和主要水质指标在时空变化上基本对应,且异质性较强.(5)潜水水质主要受到溶滤作用(67.30%)、溶滤-迁移作用(10.89%)和农业-生活污染(9.44%)的影响,溶滤-富集作用(52.08%)、农业-生活污染(16.06%)和碱性环境的离子交换作用(12.64%)对承压水水质影响较大.尽管研究区多年水质状况整体呈改...  相似文献   
859.
针对使用度值定性分析灾害演化网络的局限性问题,为了使灾害演化风险分析结果更准确,提出了一种将灾害演化网络与风险矩阵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灾害演化网络结构特征和风险组成的理论基础上,考虑节点自身风险水平和灾害演化系统的综合风险水平,基于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两大因素引入风险矩阵法,对灾害节点风险水平进行量化分级,并通过...  相似文献   
860.
为了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易燃液态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演化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统计了近年来746起相关事故,对事故发生时间、道路、初发事故形式、运载危化品燃爆危险性及事故演化情况进行总结,利用变异系数法得出量化后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事故过程中多因素耦合对燃爆演化率的综合影响强度计算其燃爆演化概率,结合质量控制法划分该类事故的高、低事故率阈值,评价燃爆演化概率危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