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01.
目的 掌握硅基底增透膜在自然环境中的环境适应性。方法 采用棚下暴露试验方法,开展硅基底增透膜样品自然环境试验。以0.5、1、1.5、2 a为检测周期,测试样品外观形貌、微观形貌、光谱透射比和表面化学成分等性能,根据性能随试验时间和试验环境的退化规律来对硅基底增透膜的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0.5 a的湿热雨林(版纳站)、暖湿酸雨(江津站)、寒冷(漠河站)、南海岛礁(永兴岛站)气候环境试验,硅基底增透膜光谱透射比出现少量下降,表面部分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变色和脱膜,样品已失效。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变色和脱膜区域变多、变大,光谱透射比出现明显下降,尤其是经过2 a南海岛礁气候环境试验后,光谱透射比下降了80%左右。结论 对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硅基底增透膜在南海岛礁气候环境中的环境适应性最差,其次是暖湿酸雨气候环境,再次是湿热雨林气候环境,相对好一点的是寒冷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302.
广州市交通主干道空气中苯系物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广州市道边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状况,利用差分吸收光谱(DOAS)系统于2010年11~12月广州亚运会期间对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大道道边空气中的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及常规污染物NO2、O3等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整个测量期间,苯系物在夜间显示了较高的浓度值,苯的平均浓度为15.9μg·m-3、甲苯为61.3μg·m-3、对-二甲苯为6.5μg·m-3、间-二甲苯为16.9μg·m-3、苯酚为0.88μg·m-3.甲苯与苯的平均浓度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平均水平较为接近,两者的比值变化范围在1.2~6.16.通过比对甲苯与苯的相关性,在整个测量期间内其相关系数为0.86,在浓度值较高时段,其相关系数达到0.985,表明在该区域苯与甲苯存在同源性;以甲苯为例,分析其与CO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8,表明交通排放是苯、甲苯的一个主要来源.结合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的分析得出气象条件是影响苯系物污染物浓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子,并给出了可能的点污染源.  相似文献   
303.
为确定危化品泄漏源的强度和位置,提出1种基于DE-NM算法的危化品泄漏源定位方法,以监测浓度与扩散模型计算浓度的误差作为优化目标,在差分进化过程中每隔一定代数执行单纯形法,使得二者误差最小的源强和位置即为最优定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DE-NM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反算出泄漏源的强度和位置,满足应急响应的要求;同时,能够避免DE算法的过早收敛,以及NM算法对初值敏感的问题,有效降低单一算法对定位结果精度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04.
为准确判断煤燃点,提高煤自燃灾害防治能力,依据热爆炸理论,结合煤自燃过程放热曲线,将煤自燃升温过程中微分热流曲线上第1处极小值点作为煤的燃点,计算煤着火前后放热过程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增加,煤自燃反应放热过程逐渐向高温区域移动,煤燃点逐渐增大,反应的活化能逐渐减小;同一升温速率下燃点之后煤的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305.
The excellen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ction sensitivity with much lower operational cost and the capabilit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isomer of some monoaromatic hydrocarbons (MAHCs) make di 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OAS) a powerful tool to trac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MAHCs. But due to the similarity in chemical structure, those MAHCs have the similar overlapped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structures, which make the selection of instrumental parameter critical to the accurate detection of MAHCs. Firstly, the spectral resolution used in DOAS system determines the nonlinear absorption of O2 and the mass dependence of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structure; thereby it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elimination error of O2 absorption in the atmospheric spectra for the detection of MAHCs. Secondly, spectral resolution determines the di erenti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elve MAHCs representing major constituents in technical solvents used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spectral overlapping. Thirdly, the spectral resolution determines the sensitivity, time resolution and linear range. So the spectral resolution range with the best ratio of signal to nois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suitable spectral resolution range, as well as the spectral resolution range that ensure the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structure of MAHCs and the minimization of O2 absorption interference. Finally, 0.15–0.16 nm (FWHM: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is assumed to be closest to the optimum spectral resolution and it is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practical measurement of MAHCs by DOAS.  相似文献   
306.
This study evaluated three different dehydrated media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total coliform (TC) and Escherichia coil in drinking water samples with a standard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dure.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tial coliform agar (DCA) medium was the most effective among the tested media in enumerating TC and E. coil, without the need for extensive accompanying confirmation tests. The results for DCA medium were highly reproducible for both TC and E. coil with standard deviation of 6.0 and 6.1, respectively. A high agreement (82%) was found between DCA and m-Endo media on 152 drinking water samples in terms of TC positive. The DCA medium also reduced concealment of background bacteria.  相似文献   
307.
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是利用气体在紫外可见光波段对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来测量气体浓度的一种方法。DOAS法连续监测系统的核心是软件部分,由于吸收谱线漂移现象的存在,光谱解析算法的改进对污染气体浓度的计算带来很大的影响。基于DOAS法研究监测排放烟气浓度时谱线漂移对浓度计算的影响,并提出将相关函数和相关系数结合参与浓度计算,实验的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减小谱线漂移时浓度计算的误差。  相似文献   
308.
为减少因违禁物品托运引发的不安全事件,基于原有安检模式,提出行李托运差异化安检模式,结合搜索-决策检查模型,建立系统错误报警及错误通过率公式,得到行李托运安检系统准确度-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差异化安检模式一方面提高系统安全性,另一方面提升安检效率,节约安检资源。研究结果可为机场调整安检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9.
为研究泄流过程中折板式竖井消能工水动力荷载作用,以某深隧排水工程竖井为研究对象,开展正态水力模型试验,研究恒定流与非恒定流条件下折板压强分布规律及脉动特性,分析折板间距和倾角对频谱特征影响。结果表明:上层折板承受时均压强为中层和下层折板1.5~3倍;恒定流条件下折板瞬时压强脉动幅值随入流量和折板间距增大而增大,随折板倾角增大而减小,功率谱密度优势频段为0~2.5 Hz;非恒定流条件下折板瞬时压强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功率谱密度优势频段介于0~4.0 Hz。研究结果可为竖井折板结构防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0.
内陆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是水体中的光学活性物质,其光化学变化对水体中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评价分析不同纬度、不同营养状况下内陆水体的CDOM吸收特性,对建立不同水体的固有光学特性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太湖、石头口门水库、巢湖和鄱阳湖的现场CDOM吸收系数,分析aCDOM(412)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不同波段拟合光谱斜率S,利用SA/aCDOM(412)判断了研究区CDOM的不同来源。结果表明,不同纬度、不同营养状况的CDOM吸光特性差异显著,高纬度水体的CDOM含量高于低纬度水体,而浮游植物大量生长的富营养化水体的CDOM吸收大于贫瘠营养水平的水体。受藻类的影响,巢湖部分样点的CDOM吸收光谱特征发生改变,在320nm和600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aCDOM(412)与SA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并且SA/aCDOM(412)可有效判断研究区CDOM的不同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