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加速度研究过山车立环轨道曲线的设计方法.分别研究向心加速度恒定的立环曲线,加速度恒定的立环曲线和以欧拉螺线为基础的立环曲线.建立三种立环曲线的方程,通过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借助Matlab计算在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轨道曲线.以加速度为评判标准来分析三种曲线的优点和缺点,最终得到以加速度为基础的立环轨道曲线设计方...  相似文献   
22.
为对深水高压气井测试地面流程中的节流油嘴段的温压场及水合物生成情况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整个节流管路进行气体流动特性分析.并利用P-T图回归公式法,得出不同温压场条件下的水合物生成情况,进行水合物生成范围对比.结果表明:针阀出口后端气体速度随着管路入口压力和针阀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管路出口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而气...  相似文献   
23.
两相流雾化喷嘴在烟气喷雾增湿示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外混式缩放型喷嘴和内混式Y型雾化喷嘴的结构特点,雾化性能,及其在火电厂烟气增强工程中的应用状况。初步提出烟气增湿采用国产化喷嘴尚需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在工程调试中发现了问题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将射流器作了改制 ,并改变安装方法 ,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喷嘴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和武钢技术中心喷嘴试验室建设要求 ,进行了喷嘴夹持及升降调节安全自动操作装置的方案选择、结构设计及主要几何计算 ,分析了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
本文探索了一种能多变量综合优化的方法,即对喷管进行参数化设计后,用均匀试验设计(UED)将试验样本均匀散布在设计区间内,求出各性能参数后,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对试验样本进行拟合,再用粒子群算法(PSO)对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进行寻优,找出了更好的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设计参数组合。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双喉道气动矢量喷管的矢量角有了明显提高。试验表明这种优化方法具有很好的优化能力,可以用来对喷管几何外形进行参数优化。 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提出使用拉瓦尔喷管产生高速气流清扫固体表面附着的水膜。方法 设计中心轴对称锥形喷管(Taper-A)、中心轴对称Sivell法喷管(Sivell-A)、中心轴对称短化喷管(MLN-A)和二维锥形型线喷管(Taper-2D),建立包括外流场的LES数值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外流场结构,并基于韦伯数判据,分析超音速喷管的清扫性能。结果 喷管短化设计方法可以将喷管长度缩短50%。外流场速度呈波动衰减趋势,特征线法喷管的气流膨胀更充分。缩短喷管长度会减小内流场的附面层厚度,因此MLN-A在速度波动中的能量耗散较少;喷管过长也会降低清扫性能,MLN-A和Taper-2D在xL>2区域的最大等效水膜厚度小于0.2 μm,但MLN-A有效清扫面积比Taper-A的喷管提高15%以上,清扫性能最优。结论 喷管短化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喷管。喷管结构对清扫性能影响较大。MLN-A喷管的清扫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8.
螺旋对称流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SSSAB)外置平板膜组件形成了螺旋对称流厌氧膜生物反应器(SSS-AnMBR).研究了SSS-AnMBR的启动阶段和有无沼气曝气时的运行性能,并建立了其设计与操作优化模型.在启动过程中,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与碱度的比值为0.001~0.016,未发生酸化现象,后期反应器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稳定在90.27%~95.35%.有沼气曝气状态下SSS-An MBR的有机负荷和COD去除率分别为2.28 kg·m~(-3)·d~(-1)和98.24%,均高于无沼气曝气状态下的2.13 kg·m~(-3)·d~(-1)和97.58%,表明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能较好.有沼气曝气状态下膜组件的平均负荷、平均COD去除率和SSS-An MBR平均总COD去除率的CV值分别为21.98%、14.15%和0.78%,均低于无沼气曝气状态下的25.27%、21.98%和0.89%,表明该状态下系统稳定性较好.最后建立了厌氧反应器体积(V)、进水流量(Q)和进水COD(X)三者之间的数学模型:V/Q=HRT0/C_(inf)×η_(sss)(X-Cinf)+HRT_0,以及膜面积A与Q之间的数学模型:A=Q×C_(sss)×η_m/MLR,可指导同类型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优化.  相似文献   
29.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xtinguishment of diesel container fires by a water-mist system with base injection through multiple nozzles placed symmetrically at various positions around the rim of the container.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selected are the orifice diameter of the nozzle, the number of nozzles, position of nozzles (angle of orientation, radial and vertical distance of the nozzle from the edge of the container), and injection pressure. Nozzles used in the present work are pressure-swirl nozzles with Z-type swirl-insert with solid-cone spray. Desirable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such as the non-clogging operation of the nozzle and uniform mass flux density in the spray are tested for the nozzles. The optimized solution is provided considering water consumption and the physical stability of the fuel surface in the container. Displacement of oxygen is observed as a predominant extinction mechanism due to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spray in the base region of the fire. The present work provides the parametric study of the extinction establish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water mist system with a base injection for extinguishing tank fires. This may serve as guidelines for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system with the extension for larger tank fires.  相似文献   
30.
喷注噪声理论表明,改变喷口形状会使喷注噪声发生改变.针对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了锥型啧管及锯齿形出口的锥形喷管,建立相应的喷注射流模型,利用数值手段对2种喷管进行啧注流场分析和噪声预测,研究锯齿形翅片对流动和噪声特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