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0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712篇
安全科学   713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464篇
综合类   2041篇
基础理论   517篇
污染及防治   160篇
评价与监测   285篇
社会与环境   326篇
灾害及防治   28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841.
柚皮的综合利用及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一套柚皮综合利用的方法,分别用水蒸气地和混合盐析法提取其中的香油、色素、果胶,并对柚皮红棕色素的稳定性作了研究。结果发现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非常稳定,有机酸、糖类及Mg^2 等对该色素影响不大。本研究可为柚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42.
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两方面影响,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了石羊河流域9县(区)的生态脆弱度分值。根据计算结果,将石羊河流域划分为4级生态脆弱区,分别为极强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在此基础上,对各脆弱区提出生态治理对策,为今后流域开展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3.
柴窝堡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鲁木齐市柴窝堡湖表层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Cu、Zn、Pb、Cd含量均超出乌鲁木齐市土壤背景值。除湖心区外,Cd在5个监测区域中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为中等;其它重金属在5个采样点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为轻微。各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Zn与Cu,Pb与Cd、Cu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4种元素污染源可能相同。柴窝堡湖表层底泥受到Cu、Zn、Pb、Cd污染,需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重金属由底泥进入水相。  相似文献   
844.
通过论述青海西藏两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的结论引证青藏高原生态盈余。用"生态足迹"和"人类发展指数"两种指标来衡量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有着较好的生态盈余,但人类发展指数值偏低,限制了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减少碳足迹来实现青藏高原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45.
随着信息技术在政务、环保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环保成为环境保护及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促进环境保护部及地方环境保护单位智慧环保建设为目标,在对比之前智慧环保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新一代智慧环保的定义,更加强调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公众服务等方面,并且明确了智慧环保的三个应用目标。基于对智慧环保总体架构和目标内涵的解析,遵循指标具有代表性、可理解性、可采集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参考国家智慧环保建设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以及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文献,经过多次专家咨询建议,形成一套智慧环保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维度、12个要素、42个指标。评价指标的提出对引导智慧环保建设有序发展、促进环保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6.
姚建  张军  朱莞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977-979,982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岷江上游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选取了测度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20个指标、25个样本年的2500个数据,采用逆向测度法构建了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影响岷江上游的六大驱动因子:生态环境背景状况、人口承载与结构水平状况、水土流失状况、土地垦殖与利用状况、产业结构水平状况、投资水平与结构状况,为岷江上游生态脆弱区恢复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7.
中国省际资源节约指数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次利用改进的"节约指数"并结合图形数据,对中国各省区资源消耗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资源节约指数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东部比西部节约、中部过渡(除山西外);低于全国平均节约水平的省域约占2/3,其中大部分在西部地区;此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域,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相对越好。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不同省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节约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同时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8.
采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成功启动了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混合发酵平行系统,重点探究了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缩减幅度对于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幅度地缩减SRT( 8. 3 d)提升反应器运行负荷,不利于反应器的稳定运行;随着反应器运行负荷的增加,SRT缩减幅度应逐渐降低(5~0. 9 d),能够取得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系统的高负荷稳定运行.经过282 d的运行,CSTR混合发酵系统能够在SRT为9. 1 d,进料负荷(以COD计)为(12. 9±1. 5) g·(L·d)~(-1)的条件下稳定运行,相应的甲烷产量为3. 94~4. 25 L·(L·d)~(-1),甲烷产率(以COD计)为288~302 m L·g-1,p 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以COD计)分别稳定在7. 80~7. 83和0. 32~0. 39 g·L-1.此外,还探究了高负荷条件下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污泥特性,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系统甲烷转化途径以乙酸转化途径为主,具有较高的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的产甲烷活性和辅酶F420的质量摩尔浓度.  相似文献   
849.
Porous Cu-BTC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the solvothermal metho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PXRD) was used to test the phase purity of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 and investigate its structural stabil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lue gas component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 was determined through thermal gravimetric (TG)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Cu-BTC was demonstrated not only to have high CO2 adsorption capacity but also good selectivity of CO2 over N2 by means of packed bed test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u-BTC for CO2 was about 69 mL/g at 22°C.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lue gas components on the CO2 capacity of the material were discussed as well.  相似文献   
850.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群落学指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阐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特征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讨论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群落学指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度的对数正态分布作为度量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作了介绍,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