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固化稳定化技术由于处理费用低、操作简单易行,是污染场地修复常用的技术。评估了水泥和活性炭固化稳定化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浸出行为和无侧限抗压强度(UCS)。PAHs污染土壤采用非酸性降水、酸性降水和卫生填埋场共处置3种方法分别浸出时,浸出液中PAHs的浓度分别为2.53、2.74和3.88 μg/L;当水泥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20%时,3种方法浸出液中PAHs的浓度分别为8.99、10.12和10.99 μg/L;水泥固化稳定化会增加污染土壤中PAHs的浸出浓度,不同情景下PAHs的浸出浓度表现为卫生填埋场共处置>酸性降水>非酸性降水。当水泥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20%,活性炭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1%时,PAHs的浸出浓度为0.99 μg/L,活性炭的加入可有效降低浸出液中PAHs的浓度。当水泥添加量分别为土壤质量的10%、20%和30%时,固化稳定化产物28 d的UCS分别为1.82、5.95和12.06 MPa,UCS随着水泥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大;水泥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20%,活性炭添加量不大于土壤质量的2%时,其UCS与不加活性炭时相当。  相似文献   
152.
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某工业场地的铬污染土壤为修复对象,投加不同比例的FeSO4·7H2O、FeSO4·7H2O和Ca(OH)2混合物及NaHSO3,通过测定土壤及浸出液中六价铬、总铬以及铬的形态,比较3种稳定剂对该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化作用。结果表明,FeSO4·7H2O和NaHSO3对铬污染土壤的还原稳定效果都较好,可以有效还原土壤中六价铬并能降低土壤中总铬的浸出浓度。当FeSO4·7H2O投加量为2%时,土壤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降幅分别达到99.0%和57.5%;当NaHSO3投加量为0.8%时,六价铬和总铬浸出浓度降幅分别达到97.7%和42.2%,与前二者相比,FeSO4·7H2O和Ca(OH)2混合物还原稳定化效果较差。投加FeSO4·7H2O能够将土壤中活性大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铬转化为稳定的有机态和残渣态铬;而NaHSO3主要将可交换态和碳酸盐态铬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铁锰氧化态铬,其稳定化效果要差于FeSO4·7H2O。  相似文献   
153.
高温微生物菌剂加速垃圾填埋场好氧稳定化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可加速垃圾填埋场好氧稳定化进程的生物强化技术。实验对比了A、B、C 3种填埋方式,A、B为好氧填埋,C为厌氧填埋;A中接种高温复合菌剂,B、C中不接种菌剂。实验周期为20 d。研究发现:高温菌剂的投加起到了多重作用:增强了微生物的活动,导致A中的温度显著升高,最高可达72℃,且50℃以上的高温期达14 d,而B仅在45℃维持3 d,C则基本处于常温;加速了垃圾堆体的降解与稳定化进程,至实验结束,A中可生物降解有机质含量(BDM)去除率达51.2%,明显高于B、C中的BDM去除率(31.1%和39.4%);加速了堆体中含氮物质的降解与转化,减少了垃圾浸出液中氨氮的累积;加速了堆体的沉降,A中垃圾堆体沉降高度达10 cm,远大于B、C堆体的沉降高度(4 cm和2.5 cm)。  相似文献   
154.
一种就地固土抑尘用复合外渗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的试验方法节矿山汽车运输上质路面就地固土抑尘复合外渗剂的研究,分别选用碱金属盐和水玻璃为主料、配以3种表面活性为辅料,按不同浓度配制成30种外渗剂溶液,进行了下渗(透)能力。表面张力试验和粘结强度,干湿反复的固土性能试验,筛选出了3类性能量优的复合外渗剂配方,并确定了其应采用的外渗施工顺序。该复合外渗剂面单经济、方便快捷,可以适用于广泛领域的固土防尘需要。  相似文献   
155.
CO2对飞灰稳定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O2作为化学稳定剂或辅助稳定剂处理三种不同的来自实际垃圾焚烧厂的飞灰,并对处理后的飞样进行浸滤实验来衡量稳定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对飞灰中所含的重金属Pb和Cd具有稳定效果,对飞灰中的Cr有促进溶出的效果。当以磷酸盐和绿矾为稳定剂稳定飞灰中的重金属时,先采用CO2进行预处理基本不影响对Pb和Cd的稳定效果,但对Cr的浸出控制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56.
渗滤液回灌频率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渗滤液回灌周期为1、2、3和5 d的4个模拟垃圾柱的产甲烷过程和渗滤液水质的变化情况.在用NaOH调节回灌渗滤液pH值的前提下,回灌频率越高,模拟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垃圾柱先开始产甲烷,但当回灌周期低于3 d时,开始产甲烷的时间相差不多.从渗滤液水质看,回灌周期为3 d的垃圾柱渗滤液COD、VFA等有机污染物浓度下降最快.综合考虑启动时间、运行费用和填埋场的稳定进程,在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实施3 d/次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7.
采用3种铁基吸附剂(FeSO4•7H2O、针铁矿、Fe0)和铝基吸附剂(Al(OH)3),对某起爆药污染场地土壤中锑(Sb)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等温吸附实验、批量浸出实验、比表面积测定以及BCR分析,研究了铁、铝单一和混合吸附剂的稳定化效果以及稳定化前后土壤比表面积及Sb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铁基吸附剂对Sb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FeSO4 (log Kf= 5.85)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Fe0 (log Kf = 3.21)和针铁矿(log Kf = 4.32);稳定时间为10d的条件下,不同铁基吸附剂对Sb的稳定化效率随添加量的增大而提高,且10%FeSO4(97.1%) > 10% Fe0(72.3%) > 针铁矿(41.0%);FeSO4的添加明显促进了土壤中Zn、Cu、Pb的浸出,达到原土壤浸出浓度的1990.2、2.8倍和21.6倍,添加Al(OH)3后能够显著降低Zn、Cu、Pb的浸出浓度,添加量为4%时,稳定化效率分别达到93.8%(Zn)、93.5%(Cu)和98.3%(Pb);5%FeSO4和4% Al(OH)3混合吸附剂对Sb及Zn、Cu、Pb的综合稳定化效率最好,处理10d后稳定化效率最高可达94.6%、74.2%、82.2%和97.6%;进一步分析表明,混合吸附剂添加后比表面积能够达到原土壤的1.31~1.67倍,残渣态Sb比例增加0.037~0.197倍,与稳定化效果相一致,表明铁铝混合吸附剂是处理起爆药污染场地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生物质材料米糠及其与氧化钙、过磷酸钙联用对土壤中重金属Pb的钝化作用.结果表明,向土壤中加入米糠可增大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重金属Pb的稳定性.米糠投加量每增加2%,土壤pH值增大约0.3.米糠投加量增大,Pb稳定效率也随之增大,6%米糠投加量60 d时,Pb稳定化效率达到38.06%,弱酸提取态降低28.90%.6%米糠+2%氧化钙联用、6%米糠+0.6%过磷酸钙联用均可对土壤中Pb产生较好的钝化效果,60 d时的稳定效果分别为47.36%、44.85%.6%米糠+2%氧化钙对Pb污染土壤有较好的钝化调节作用,可增大土壤pH,从而促进酸可提取态Pb向其他稳定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159.
ABSTRACT: Longitudinal stone toe is one of the most reliable and economically attractive approaches for stabilizing eroding banks in incised channels. However, aquatic habitat provided by stone toe is inferior to that provided by spur dikes. In order to test a design that combined features of stone toe and spurs, eleven stone spurs were placed perpendicular to 170 m of existing stone toe in Goodwin Creek, Mississippi, and willow posts were planted in the sandbar on the opposite bank. Response was evaluated by monitoring fish and habitats in the treated reach and an adjacent comparison reach (willow post planting and standard toe without spurs) for four years. Furthermore, physical habitats within the treated reach were compared with seven reaches protected with standard toe on a single date three years after construction. Overal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pur addition resulted in modest increases in baseflow stony bankline, water width and pool habitat availability, but had only local effects on depth. These relatively small changes in physical habitat were exaggerated seasonally by beaver dams that appeared during periods of prolonged low flow in late Summer and Autumn. Physical changes were accompanied by shifts in fish species composition away from a run-dwelling assemblage dominated by large numbers of cyprinids and immature centrarchids toward an assemblage containing fewer and larger centrarchids. Biological responses were at least partially due to the effects of temporary beaver dams.  相似文献   
160.
添加物对填埋场稳定化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垃圾中添加KCl、KH2PO4、(NH4)2CO3,FeCl2时,对垃圾降解和填埋场稳定化时间的缩短有促进作用,而CuSO4、K2C42O7、Na2MoO4、Na2WO4、醋酸的加入则抑制了垃圾的降解,认为KCl是促进垃圾降解,加速填埋场稳定化的最佳添加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