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安全科学   198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506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R1、R2和R3共3组气提式内循环序批式反应器中启动好氧颗粒污泥工艺,探讨在无选择压作用下有机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其中,R1、R2分别以7 kg.(m3.d)-1和3 kg.(m3.d)-1的目标COD负荷直接启动,R3以1.5kg.(m3.d)-1逐步增加至3 kg.(m3.d)-1的递增COD负荷方式启动.结果表明,3组反应器在启动期中均能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但以目标负荷启动方式易使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产生丝状菌污泥膨胀.通过对颗粒形成过程、粒径、性质以及胞外多聚物等指标分析,认为递增负荷的启动方式可有效抑制启动初期丝状菌污泥膨胀,且形成的颗粒更为稳定,生物降解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2.
剩余污泥中木质纤维素稳定并转化能源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剩余污泥中往往含有大量木质纤维素物质,在厌氧消化过程中难以降解,最终被浓缩于熟污泥中,这就是导致污泥有机物稳定并转化能源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剩余污泥中木质纤维素的含量与来源;阐述了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特点以及对其生物降解的关键技术所在;揭示了污泥常规预处理与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存在工艺条件不同的相似技术.文章结合两种预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工艺条件,从原理、技术等角度分析了通过强化剩余污泥预处理而同时达到破解木质纤维素的技术思路.为此,提出了将污泥细胞破碎与木质纤维素破解耦合的观点,以期将污泥中木质纤维素的稳定与能源转化合二为一,从而构建木质纤维素稳定化、能源化与碳减排三位一体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53.
鄂尔多斯盆地植被覆盖动态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像元分解模型,利用LANDSATNDVI数据,估算了鄂尔多斯盆地2002年7月和2010年7月植被覆盖度,以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2002年一2010年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探寻了引起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2年一2010年鄂尔多斯盆地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平均覆盖度增加了7.35%,改善和明显改善面积增加了35.67%,退化和明显退化面积增加了1.49%。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降雨量的增加和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过度的能源开发活动。  相似文献   
54.
ESS试验温度循环次数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环境应力筛选温度循环试验数学模型,通过雷达单元实际筛选数据统计建模计算,在相同的温度范围、温变速率条件下,进行筛选度和循环次数的理论与实际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确定雷达组成电子单元温度循环试验循环次数的方法和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55.
本工作研究了全新世中国东北地区哈尼泥炭地的碳积累速率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综合多指标腐殖化度、有机碳含量、干容重和纤维素碳氧同位素重建了哈尼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历史,并且基于定年、有机碳含量和干容重得到碳积累速率数据。哈尼泥炭时间加权平均碳积累速率28.3gC/(m2·a)。B/A暖期后期温暖湿润气候有利于碳积累,出现碳积累高峰。相对寒冷的新仙女木期碳积累速率有所降低。温暖湿润早中全新世虽有高泥炭分解,但高初级生产力还是占据主导作用,出现高碳积累速率。期间有两次火山碎屑层扰动了泥炭发育,导致碳积累速率下降。高碳积累速率一直持续到4ka BP左右大暖期结束。4.0~1.6ka BP太平洋季风减弱,泥炭表面偏干,加之降温导致低初级生产力,最终导致此阶段碳积累速率显著降低。之后季风不断增强,碳积累速率也随之增加。八次IRD降温,小冰期和新仙女木降温在哈尼都是冷湿气候组合。冷湿气候虽使有机物分解降低,但更大程度的抑制了初级生产力发展,导致低碳积累速率。  相似文献   
56.
隶属度法和试行评价法对柳杨河两个断面及整个河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隶属度法不但可以确定某项污染物是污染等级,还能计算出超标倍数,对试行分析法进行了补充和订正,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分析了断面和水体污染原因,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测定水中氨氮的实验过程可能引入的各不确定分量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对各分量进行评定,对测定不确定度做出评估。得出影响测定结果的几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定量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是在事故调查组分析调查事故原因后,对事故责任者承担的责任进行定性的责任认定,受一定的主观因素影响。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责任认定定量化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健康卫生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事故影响因素集;然后在分析事故原因后采用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并计算出与事故相关的责任者的累加影响度,即责任大小;最后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对事故责任者作出处理。此方法对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认定更加公正客观。  相似文献   
59.
土体固结度是评价真空预压法加固土体效果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而确定土体固结度的关键是土体最大沉降量的计算。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依据真空预压法施工前期土体沉降量的实测数据,利用双曲线拟合法进行拟合并预测土体最大沉降量及卸荷时的土体固结度,然后与常用的三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曲线拟合法预测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且能保证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60.
王东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4):145-147,156
土体固结度是真空预压法加固土体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地基最大沉降量的计算是确定土体固结度的关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GM(1,1)灰色模型在真空预压沉降预测中的可行性,根据部分实测数据计算了地基最大沉降量及土体固结度,并与常用的三点法和双曲线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该研究对真空预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