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Huang H  Akutsu Y  Arai M  Tamura M 《Chemosphere》2000,40(12):1259-1371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of NOx, PM, HC and CO in an urban street canyon have been estimated using a two-dimensional air quality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k– turbulent model and the atmospheric convection diffusion equation when various cetane improvers were used in diesel fuels. A wind vortex can be found within the street canyon, and the pollutants emitt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reet canyon tend to follow the course of the wind field, moving circularly. The addition of cetane improvers can improve the air quality in a street canyon, all of the pollutants were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centane number.  相似文献   
152.
南京东路机动车尾气污染调查和计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城区重要的污染,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直接因素。通过对南京东路王开照相馆-东海商厦断面的车流量、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和监测,分析了南京东路交通流量的特征,估算了这一路段机动车尾气污染源源强,并利用分车道的经验公式计算了选定剖面的NOx浓度分布。结果表明:(1)南京东路的车辆构成中出租车占很大比例。一天中车流量存在明显的变化,从西到东和从东到西车道的变化趋势一致,主要集中在白天和  相似文献   
153.
城市街道峡谷中气态污染物扩散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选用不同的差分格式(Upwind, Hybrid, Hquick)对城市街道峡谷内部汽车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了预测,并于风洞实验结果对比。研究表明,三种格式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即背风面建筑物附近浓度远高于迎风面建筑物附近的浓度,地面附近浓度高于峡谷上方的浓度。相比之下,Hquick格式的预测性能最佳,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differential impacts of flood hazards amongstreet children, the urban poor andresidents of wealthy neighborhoods in MetroManila, Philippines. It argues that beingpoor is not the only reason why certainsector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floods orany environmental hazards – spatialisolation and lack of participation indecision making intensify their presentand future vulnerability, as well. Archival research, interviews, focusedgroup discussi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and surveys of populations at risk areemployed to delineate the flood experiences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street childrenand residents of poor urban settlements andwealthy neighborhoods in Metro Manila atthe household and community levels. Theconcept of entitlement, the ContextualHazards Model, and the Access Model areused in the data analysis andinterpretation. Several policyrecommendations on hazard management anddisaster mitigation are identified toreduce flood losses in Metro Manila.  相似文献   
155.
城市街口规划设计与城市空气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大气环境同时涉及到大气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本文从建筑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典型实测数据的分析,考虑建筑物与风的相互作用特点,论述了街口形式对街道污染物扩散效果的影响,并对街口的生态设计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6.
北京市街道灰尘粒度特征及其来源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刘春华  岑况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6):1006-1012
对北京市2005年4月和11月2次采集的街道灰尘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街道灰尘粒度呈双峰分布特征,第一众数为45~100 μm,第二众数为5~20 μm,平均粒径分别为75 μm(春季)和100 μm(秋季);峰态中等偏窄且不对称,分选差,属轻亚粘土到中亚粘土,与黄土和现代尘暴降尘的粒度分布模式相似;街道灰尘沉积是由大气环流对远、近不同距离粗细颗粒物的混合搬运的结果,应是风积作用的继续.街道灰尘样品秋季平均粒径较大,且有由北西至南东逐渐减小的趋势,而春季样品无此变化特点.道路及建筑物工地附近样品呈现大于250 μm的第三众数,可以看出大规模的建设对街道灰尘的贡献.在适当的大气动力条件下,北京市街道灰尘颗粒有60%~80%可以进入大气悬浮搬运.  相似文献   
157.
城市街道机动车污染扩散模型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机动车排放污染扩散的研究主要有2个方面:城市尺度的街道交通大气污染扩散研究和微尺度的街道峡谷大气污染扩散研究,重点介绍国外城市街道峡谷的机动车污染扩散的3种主要研究方向;实地测量法、物理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法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58.
北京市街道灰尘的化学成分及其可能来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刘春华  岑况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7):1181-1188
在北京市六环路以内北西-南东、北东-南西、东-西及南-北4条剖面上采集了街道灰尘样品,进行了20个元素的化学分析(K,Ca,Al,Fe,Ti,Mn,Cr,Ni,Cu,Zn,Cd,Pb,La,Ce,Y,Nb,As,Sb,Hg,OC),并通过统计分析对街道灰尘中这些元素可能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比较街道灰尘中对人体有害元素含量与北京地区土壤背景值发现,只有As、Ti、Mn的含量低于土壤背景值,其它元素的含量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土壤背景值,而Cd和Hg的最大值甚至达到了北京地区土壤背景值的250倍和64倍.可见这些元素的点污染现状相当严重.通过因子分析将20个元素变量减少为5个因子,可解释北京市街道灰尘的4种来源:①交通排放,特征元素为Zn,Sb,Pb,Cu;②与成土母质的地质背景有关的土壤颗粒的再悬浮和/或迁移;③工业污染,铁族元素组合Fe、Mn、Cr、Ti是典型的首都钢厂污染元素;④建筑材料及废弃物.而Hg和Cd因其多来源的复杂作用使得这2个严重污染环境的元素归属(分组)不明.  相似文献   
159.
为理解城市道路绿化带不同植被叶片附尘对污染的磁学响应,对宝鸡市滨河路不同类型的植被叶片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叶片中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主要的载磁矿物为假单畴和多畴的亚铁磁性矿物,同时含有赤铁矿,灌木植被叶片的磁性矿物浓度与粒径均大于乔木,其中χlf值平均值为6.49×10-8m3/kg,相比较校园清洁区的植被叶片,表现出较高的浓度.滨河路植被叶片的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非磁滞剩磁磁化率(χARM)的变化范围分别为(964~1226)×10-6Am2/kg和(9.9~44.7)×10-8m3/kg,同样也都远高于校园植被叶片(453~771)×10-6Am2/kg和(6.8~15.1)×10-8m3/kg,表明亚铁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较高.磁学参数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化规律,随着高度的增大,植被叶片含有的磁性矿物浓度和粒径逐渐递减.随着高度逐渐递减.同一高度内不同种类植被记录的环境污染各有差异,灌木植被紫金叶女贞的叶片样品中含有较高的磁性矿物浓度,指示其具有更好的滞尘和防治污染的能力.植被叶片的磁性矿物浓度在滨河路东段十字路口与西段路口呈现两个高值中心,指示两个污染相对较为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0.
2次降雨间隔时间对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李立青  尹澄清  孔玲莉  何庆慈 《环境科学》2007,28(10):2287-2293
2003~2005年通过对武汉市十里铺集水区12次降雨径流的水量和水质过程监测,研究了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同2次降雨间隔时间的关系,探讨了城市地表状况、排水系统管理以及降雨特征在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受2次降雨间隔时间和降雨径流量的共同影响.2次降雨间隔时间与初期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0.01).汉阳地区城市地表卫生管理差和雨、污合流制的排水系统是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形成的主要原因.可以利用2次降雨间隔时间和降雨径流量预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加强城市地表卫生管理和排水系统的管理,降低污染物在晴天累积的程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数量,是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首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