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737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1116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23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采用电解-生物滤床工艺对微污染源水进行反硝化脱氮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电解-生物滤床工艺相对于相同生物量的单纯生物滤床而言,具有更高的反硝化效率,能很好地控制水中亚硝酸盐氮的生成。  相似文献   
342.
固定化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同时硝化和反硝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研究了将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混合包埋 ,利用载体对氧产生的扩散阻力在颗粒内部形成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 ,使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好氧条件下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固定化后细胞的活力回收率≥ 70 % ;混合固定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在好氧条件下进行间歇生物脱氮时至少可稳定操作 2 2d ,其间脱氮速率约为 0 1 1kg/m3·d ;单级生物脱氮的最适 pH和温度分别是 8 2和 30℃。  相似文献   
343.
氧化沟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机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氧化沟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有机废水生物反应器 ,简要介绍了氧化沟生物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典型工艺 ,并就氧化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功能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进行了讨论 ,运用电子计量学方法 ,推导并讨论了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计量方程式。  相似文献   
344.
二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对二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及供气量、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上、下进气口分别按气水比 3:1和 1:1,HRT 9 8h ,进水CODCr浓度 16 3 5 4~ 30 9 6 5mg/L条件下 ,CODCr去除率平均为 88 6 3% ,SS去除率平均为 85 44 % ,TN去除率平均为 38 6 9% ,出水CODCr降至 2 2 45~2 9 45mg/L ,SS降至 18~ 2 6mg/L。  相似文献   
345.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好氧区硝化功能的强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工艺系统的好氧段投放高硬度聚乙烯悬浮小球作为生物载体,可以强化系统的硝肥功能,提高处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同时避免产生填料间污泥结团。经两套试验装置的5种工况条件下平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好氧区全池投放聚乙烯悬浮小球,装填密度在10% ̄15%,TKN去除率达98.2%,TN去除率达到86%,TP去除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346.
黄土地区土壤对石油类污染物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室内静态实验 ,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初步探讨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中的吸附符合Henry吸附模式 ,吸附分配系数为 1 34 .0 7;黄土对石油类的吸附速度很快 ,1 0min内即可接近吸附平衡。水土比、温度、pH、TDS等对吸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47.
对脉冲放电烟气除尘与脱除SO2和NOX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的结果表明,烟气中的飞灰对SO2和NOX吸附脱除2%~5%,吸附脱除量随着飞灰浓度和烟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单位体积烟气注入能量为4Wh/Nm3和烟气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小于3秒,飞灰与水蒸气的协同作用使SO2和NOX脱除率分别达到23%和33%。同时,脉冲放电使反应器对飞灰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收集效率为97%。  相似文献   
348.
利用聚磷菌快速内源性反硝化脱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现象出发,探索了利用经过厌氧释磷,菌体内含有大量PHB的聚磷菌进行快速内源性反硝化脱氮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磷菌在厌氧段充分有效释磷后,在缺氧段初期3—5min内,就能将30—40mg/L的NO^-3;内源性反硝化脱氮去除65%—75%,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49.
影响MBR脱氮效率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郑祥  刘俊新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0):1325-1329
采用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考察了采用2种脱氮运行方式对生活污水脱氮的效果,同时对影响脱氮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N是影响A/O与同步硝化反硝化(SND)2种运行方式脱氮效率最关键的因素.当C/N比小于12时,A/O方式的脱氮效率高于SND;随着C/N的升高,A/O与SND脱氮效率的差距逐渐缩小.对于A/O运行方式,在低C/N条件下可以通过提高回流比与增加缺氧段的HRT来提高系统的总氮去除率.而对于SND运行方式,好氧反硝化的完成是建立在有足够有机物作碳源的基础上,此时,DO的控制就成为提高脱氮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50.
δ15N和δ18O指标在识别环境N2 O生成机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δ15N指标在识别海洋、土壤和污染水体N2 O生成机理中的作用 ;分析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特征 ;并对δ18O指标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