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2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From a conservation perspective, quantifying potential refugial capacity has been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climate refugia, which is critical for maintaining the persistence of species and ecosystems. However, protection from other stressors, such as human-induced changes in fire and hydrology, that cause habitat loss, degradation, and fragmentation is also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conservation efforts focused on climate are not undermined by other threats. Thus,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advances for quantifying potential refugia from multiple anthropogenic stressors are important to support conservation efforts. We devised a new conceptual approach, the domains of refugia, for assessing refugial capacity that identifies areas where exposure to multiple stressors is low. In our framework,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e.g., increased frequency of warm summers), thresholds of resilience, and extent and intensity of stressors are used to identify areas of potential refugia from a suite of ongoing anthropogenic stressors (e.g., changes in fire regime). To demonstrate its utility, we applied the framework to a Southern California landscape. Sites with high refugial capacity (super-refugia sites) had on average 30% fewer extremely warm summers, 20% fewer fire events, 10% less exposure to altered river channels and riparian areas, and 50% fewer recreational trails than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uper-refugia sites (∼8200 km2) for some natural communitie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the existing protected area network, a finding that can inform efforts to expand protected areas. Our case study highlights how considering exposure to multiple stressors can inform planning and practice to conserve biodiversity in a changing world.  相似文献   
72.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重点内容解析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四川汶川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与评价对象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析,进而分析并确定了其评价要点;结合灾后重建土地规划环评实践工作,对评价重点内容与要点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73.
文章在分析岷江上游水电开发规划与流域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都江堰美学、经济、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对其进行保护的基本要求,讨论了紫坪铺水库工程与都江堰保护的战略抉择问题,并论述了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美国清洁空气战略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维护和改善空气质量,2003年美国EPA制定了未来5年的清洁空气战略规划,包括室外空气、室内空气、大气改善、辐射防护以及科学研究5个组成部分.EPA的战略规划措施为:①强调与州、地方、部落之间的紧密合作,加大与非政府组织和专业团体间交流;②采取创新的方法制定出有关政策、规章和非规章性措施,包括绩效方法、激励与自愿计划、环境管理系统、提高环境工作者积极性措施等;③继续加大国际间协作,减少越境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优化城市布局为主线,以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责权明晰的生态环境执法和保障体系,建立了《大连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 该规划的指标体系是以《生态市建设指标》、《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指标为基础,通过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环境容量分析、资源承载力分析,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环境质量目标,综合考虑了环境质量标准而设定. 采用数值模拟,系统分析,动态分析,生态足迹,虚拟水计算,决策分析,SWOT分析和3S等技术方法,在大气与海域环境容量、生态功能分区、环境发展战略、生态承载力等方面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大气环境规划、水环境规划、声环境规划、固体废物处置规划、核与辐射污染控制规划、工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自然生态系统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环境风险防范以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等10个方面的规划. 《规划》通过全域谋划、统筹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有效协调生态保护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根据有色金属矿山恢复开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主要涉及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矿山历史遗留问题、公众参与等。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及其法制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新疆地区的法制现状不容乐观,环境立法与执法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鉴于此,结合区情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构想,以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中国环境立法,特别是再次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展望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79.
节能环保产业是跨行业、涵盖面宽的综合性产业,其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南省是新兴工业大省和资源消费大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河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领域和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80.
水资源约束力的内涵、研究意义及战略框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针对世界和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作用不断加强的态势,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水资源约束力的概念,并在阐述其基本内涵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就水资源约束力研究的战略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水资源约束力研究是我国和世界21世纪水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压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约束力,可以完整地揭示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对水资源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应尽快建立并完善水资源约束力研究的理论体系,加强水资源约束力的基本理论、量化方法和实证研究,重点加强区域水资源约束力的产生、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变化规律、调控途径等的研究,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加强水资源约束力与水资源科学其它领域的集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