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20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593篇
基础理论   144篇
污染及防治   12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的研究现状、处理方法及综合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归纳出了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主要处理方法及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明确了突破农作物秸秆外表面物质结构实现完全降解和完成内部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降解转化是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指出了解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层面、法律层面和人文认知理念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导则,分析了秸秆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期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预测和评价了运营期的大气、废水和噪声污染.结果表明,运营期排放的废水可以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烟(粉)尘、SO2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项目高噪设备在厂界四周的噪声叠加值满足噪声排放标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总结了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相似文献   
83.
秸秆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但是秸秆内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和难降解性限制了秸秆的应用,因此秸秆预处理成为秸秆发酵产气的重要一环。本文介绍了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联合处理技术和秸秆厌氧发酵研究进展,并对秸秆预处理技术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4.
Thiocyanate (SCN) compounds in photo-processing wastewater (PPWW) could be treated by an SBR system without any release of thiocyanate to the atmosphere during the aeration step. An SCN loading greater than 84 g m(-3)d(-1) showe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bio-sludge and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system. The acclimatization period of the system was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SCN concentration or loading. The COD, BOD(5), TKN, and SCN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96.0 +/- 1.6%, 72 +/- 2%, 49 +/- 5%, and 82 +/- 3%, respectively, under an SCN loading of up to 84 g m(-3)d(-1).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was repressed by SCN due to the repressed growth rate of nitrification bacteria. However, the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be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HRT or a decrease in SCN loading. Also, increases in HRT or decreases in SCN loading led to increased sludge age or solid retention time (SRT) and decreased the sludge volume index (SVI) value. The SRT and SVI of the system with synthet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840 mg l(-1) SCN under an HRT of 3 days (SCN loading of 280 g m(-3)d(-1)) were 3.9 +/- 0.7 days and 65 +/- 4 ml g(-1), respectively, while they were 11.2+/-0.8 days and 55 +/- 6 ml g(-1), respectively under an HRT of 10 days (SCN loading of 84 g m(-3)d(-1)).  相似文献   
85.
基于本地化的秸秆露天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式WRF-CMAQ,定量评估秸秆禁烧管控对东北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总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每年的秸秆焚烧集中期为春耕前(3月和4月)和秋收后(10月和11月).2017年秸秆焚烧集中期内,秸秆露天焚烧对东北三省的CO和PM2.5浓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4.01%和39.98%,农作秸秆露天焚烧是造成东北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相同气象条件下,2019年秸秆焚烧集中期,秸秆焚烧对东北三省大气中CO和PM2.5浓度的贡献率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了9.58%和13.95%,表明2019年的秸秆禁烧政策有效改善了东北地区的空气质量.同时,若东北三省均实施吉林省2019年的秸秆禁烧管控政策,则东北地区的空气质量将会进一步改善.本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6.
热解是实现重金属污染生物质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以重金属污染稻草为原料,研究了控氧热解生物炭的组分特性及其重金属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低氧热解可有效利用污染稻草制备生物炭,提高重金属在生物炭中的稳定性.氮气氛条件下,稻草生物炭产率为29.4%~34.9%;可溶性有机质(DOM)以类腐殖酸物质为主,其芳香化指数(SUVA254)随热解温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生物炭中Ca主要以CaCO3形式存在.与氮气氛相比,10%和20%(体积分数,下同)氧气氛条件下生物炭(热解残渣)的产率分别降低5.6%~13.5%和14.9%~15.7%,但pH值提高0.5个单位以上;有氧气氛加速了热解过程中木质素组分的降解,生物炭中DOM的SUVA254值随热解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随热解气氛中氧体积分数提高,DOM中类腐殖酸物质向类富里酸物质转化;生物炭中Ca以CaO形式存在,这可能是导致生物炭pH值升高的原因之一.与氮气氛相比,10%氧气氛和400℃条件下,生物炭中Cu、 Cd、 Pb、 Ni和As的可交换形态占比降低了5.2%、 3.7%、...  相似文献   
87.
针对低碳源条件下污水处理问题,开展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共生系统(IFAS)的实验研究,讨论了低碳源下泥膜两相微生物的赋存特征和互作规律,明确其生态位和对处理效能的影响,通过实际水厂的中试实验,分析生物膜挂膜特性、泥膜活性和菌群的演替规律,对比在不同活性污泥泥龄调控下的泥膜两相中微生物结构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变SRT下,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随着SRT的增大而增加;由于SRT-H中微生物浓度远大于SRT-L,因此SRT-H中泥膜之间的竞争关系较SRT-L更激烈,SRT-H中污染物去除效能较SRT-L更低.低碳源进水条件下,IFAS工艺中污泥活性随SRT增大而降低,当低SRT (5 d)条件下,活性污泥硝化、反硝化、聚磷和吸磷速率较高SRT (25 d)分别增加了122%、88%、34%和44%;而SRT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较小,两种SRT下生物膜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相差不大.微生物测序分析表明,IFAS工艺功能菌在泥膜两相间会随着SRT的变化而发生富集转移;SRT-L中,因"播种(seeding)"效应而在泥膜两相间发生富集转移的功能菌主要为unclassified_g__Enterobacteriaceae,SRT-H中则主要是Acinetobacter.同时,通过分析优势功能菌分布,发现活性污泥中脱氮菌和聚磷菌之间也存在一定竞争;在进水有机基质匮乏的条件下,脱氮菌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聚磷菌的相对丰度,表明脱氮菌更能适应低碳源条件,所以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这种优势主要体现为好氧反硝化菌相对丰度的增加;此外,泥相的SRT变化会反作用于膜相,使得生物膜的停留时间相应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菌群结构,筛选出不同优势菌属,进一步加大差异.  相似文献   
88.
郭晓雯  陈静  鲁晓宇  李远  陶一凡  闵伟 《环境科学》2022,43(9):4625-4635
微咸水灌溉增加土壤盐分,改变土壤环境,进而影响土壤真菌的结构和多样性.在长期微咸水灌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生物炭和秸秆(采用等碳量设计,分别为3.7 t·hm-2和6 t·hm-2),探究生物炭和秸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生物炭和秸秆(对照)相比,生物炭施用显著增加土壤的pH、全碳、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但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降低幅度为20.71%;秸秆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的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但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电导率,降低幅度为4.17%和64.50%.生物炭和秸秆处理对真菌群落Chao1指数和ACE指数有增加趋势,对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有降低趋势.土壤优势真菌门类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担子菌门、壶菌门和球囊菌门;优势真菌属为毛壳菌属、赤霉菌属、镰刀菌属、Idriella和被孢霉属.施加生物炭和秸秆提高子囊菌门、被孢霉门、担子菌门、球囊菌门和毛壳菌属的相对丰度;但降低壶菌门、赤霉菌属和Idriella的相对丰度.LEfSe分析表明,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降低真菌群落潜在生物标志物数量.RDA结果显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EC1:5和TN显著相关.微咸水灌溉给土壤带来了不利影响,其中EC1:5和TN是驱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真菌群落通过生物炭和秸秆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来适应盐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89.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freshwater in the laundry industry, a new trend of closing the water cycle has resulted in the reuse/recycling of water.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a full-scale submerged 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9 m3) used to treat/reuse industrial laundry wastewater was examined over a period of 288 days. The turbidity and total solids (TS) were reduced by 99%, and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effluent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between 70% and 99%. The levels of COD removed by the membrane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levels of biodegraded COD. This enabled the bioreactor to sustain COD levels that were below 100 mg/L, even during periods of low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due to bioreactor sludge.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system showed a savings of 1.13 € per 1 m3 of water. The payback period for this system is approximately 6 years. The energy and maintenance costs represent only 5% of the total cost of the MBR system.  相似文献   
90.
研究连续2年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施氮量达到216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超过216 kg·hm^-2时产量有降低的趋势。相同施氮处理玉米产量年际变化明显,2010年较2009年产量提高0.69%~4.75%。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年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以施氮240 kg·hm^-2最高,且有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对浅层地下水构成潜在的威胁。与施氮240 kg·hm^-2相比,施氮168、192 kg·hm^-2和216 kg·hm^-2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残留量2年平均减少39.87%、35.84%和29.38%。相同施氮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累积量2010年较2009年略有降低。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效益,该地区最适施氮量2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