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鸟粪石循环利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热解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循环利用鸟粪石处理高氨氮废水,探讨了鸟粪石煅烧与加碱热解的脱氮率,利用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2种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鸟粪石煅烧条件为:温度100~225℃,时间1~5 h;加碱热解条件为:温度60~95℃,时间0.5~4 h,加碱量OH-∶NH4+摩尔比值0.4~1.5。结果表明,虽然XRD分析显示2种热解产物都已失去鸟粪石的特征峰,但是鸟粪石加碱热解效果更好,最佳热解条件为:加碱量OH-∶NH4+摩尔比值1,温度90℃,时间2 h,鸟粪石脱氮率95%以上;加碱热解产物表面为多孔状,完全失去了晶体结构;煅烧热解鸟粪石脱氮率仅为80%左右,热解产物晶体结构破坏不完全。鸟粪石在最佳条件下热解循环处理高氨氮废水,可循环使用6次,氨氮去除率80%以上,出水磷浓度小于8 mg/L。  相似文献   
82.
以乙醇为溶析剂,通过过滤—中和—蒸馏浓缩—溶析结晶等工序,从白炭黑废母液中回收硫酸钠。考察了硫酸钠回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热能消耗和处理成本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量对硫酸钠溶解度和蒸馏浓缩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在蒸馏醇水比(乙醇与中性废母液的体积比)为0.27,浓缩废母液中硫酸钠质量浓度为69.27 g/L,溶析醇水比(乙醇与浓缩废母液的体积比)为1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废母液中硫酸钠的一次回收率可达69.94%,硫酸钠产品的纯度达到97.3%。  相似文献   
83.
用煤矸石合成4A沸石分子筛处理氨氮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碱熔一水热法合成4A沸石分子筛。由于煤矸石中铝、硅主要以高岭土形式存在,其活化过程是合成4A沸石分子筛关键环节。为提高4A沸石分子筛钙离子的交换能力,增加对模拟废水氨氮的去除率,实验考察了碳酸钠与煤矸石质量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4A沸石分子筛钙离子交换能力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模拟废水的pH、4A沸石分子筛加入量及吸附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碳酸钠与煤矸石质量比为0.9、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1.5h、晶化温度90%和晶化时间3h。合成4A沸石分子筛的钙离子交换能力为310mg/g,在pH为6的100mL模拟氨氮废水中加入6g4A沸石分子筛吸附40min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6%。通过最佳工艺条件合成4A沸石分子筛,在处理氨氮废水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受天然铀矿物形成条件的启发,通过改变含铀废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即能在含铀废液中形成较稳定沥青铀矿或者其他沉淀物,实现除铀目的。这种除铀方法被定义为沥青铀矿结晶法。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采用此方法处理了含铀废液,其结果表明,升高温度、降低Eh,除铀速度加快,除铀效率提高,其中,在物理化学条件为T=85℃、p H=3、Eh=+61.1 m V时,铀元素以沥青铀矿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除铀率高达99.6%,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5.
为探索絮体老化与pH值调节对回流进水颗粒组成及混凝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了絮体粒径分析并通过Al(OH)3胶体(Al-gel)的老化实验探究了老化与pH值调节对絮体形态及性质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原水颗粒物粒径呈现单峰分布,絮体回流进水颗粒物粒径呈现双峰分布,并且回流进水颗粒d50随着絮体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由于絮体回流提高了颗粒物与混凝剂接触机率和碰撞效率,因此加快了絮体的生长;絮体在pH=5的环境下老化12h后进行回流混凝的絮体粒径生长速率最高(1.16μm/s)并且生成的絮体具有较大的分形维数(2.35).Al-gel的老化实验结果表明,絮体老化过程会涉及羟桥反应和结晶反应并导致絮体的表面活性基团数量减少,从而不利于与原水颗粒物的相互作用.pH值调节对絮体产生不同的影响,p H=5的条件下进行老化会加速絮体的羟桥反应和结晶反应,而p H=9的条件下进行老化则会涉及溶解-沉淀-结晶反应.  相似文献   
86.
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了经过预处理的无花果曲霉对Cu^2 吸附行为与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菌丝球与Cu^2 接触反应时间、Cu^2 浓度、原初pH值3个方面。结果表明:该菌丝球在吸附进行5min时,吸附量已达量2.855mg/g,在吸附进行4h以后趋于平衡。最佳pH范围为4.0-5.0,Cu62 浓度在20-100mg/L范围内吸附量为2.763-4.713mg/g,而吸附率却为32.31%-9.54%。其吸附行为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浓度范围内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87.
浙闽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以酸性成分占绝对优势(流纹岩和英安岩占90%以上)。众多火山机构内侵出相的碎斑熔岩、先前喷出的火山岩和末期定位的中央侵人体“三相一体”的现象普遍发育,对一特定的火山机构,可以用中央侵入体的成分近似地代表母岩浆的成分。区内下火山岩系的母岩浆相当于石英闪长质,而上火山岩系的母岩浆则相当于流纹英安质(相对较酸性)。不同性质的母岩浆具有不同的分异演化方式,其中低硅质岩浆内的分异主要是通过以长石为主的矿物分离结品来实施的,而高硅质岩浆的分异则以对流分异和元素在液态下的扩散分异为主。  相似文献   
88.
本文详细讨论了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岛弧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区内务类火山岩普遍具高铝的特点,且有着相似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岩石富集Sr、Rb、Ba、K、Th等高度不相容元素,而极度亏损Ni、Cr、等过渡元素。Nd、Sr、Pb、O同位素特征显示岩石的幔源性质。主元素、微量元素混合模拟计算表明:本区高铝玄武岩可由上地幔中等程度(20—25%)部分熔融形成的橄榄拉斑质原始岩浆经一定程度的橄榄石(12%)和单斜辉石(28%)的分离结晶而成。以斜长石和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控制了本区岩石的演化。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球团坚炉的烟尘排放特性,分析研究了影响静电除尘器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总结了静电除尘改造工程中技术改进经验和运行管理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90.
宁镇山脉岩基岩浆的化学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四个杂岩体中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全岩主要元素资料,利用T·L·Wright(1984)提供的质量平衡计算程序来模拟它们的成因,然后再用微量元素来检验和完善上述模式。定量模拟结果表明,分离结晶作用是造成这些杂岩体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上分异的主要原因,并可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磷灰石和榍石的分步分离来解释各杂岩体的成分变化,但对每一个杂岩体来说矿物分离比例可大不相同。微量元素的检验结果和主要元素的模拟趋势基本一致,但分离矿物的绝对值可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