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59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684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Yasuhara A  Katami T  Shibamoto T 《Chemosphere》2006,62(11):1899-1906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PVDC; polymer of 1,1-dichloroethylene) was combusted with paper in a well-controlled, small-scale incinerator at an average grate temperature of 700 °C, and then dioxins (PCDDs, PCDFs, and coplanar-PCBs) formed in the exhaust gase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PVDC lowered the combustion temperature due to its less flammable character. The amount of total dioxins (PCDDs + PCDFs + coplanar-PCBs) formed in the exhaust gas was 58.0 ng/g of a combustion sample and its toxicity equivalency quantity (TEQ) value was 0.64 ng-TEQ/g. The amount of PCDDs formed in the sample ranged from 2.33 ng/g (Cl8-isomer) to 0.048 ng/g (Cl1-isomer). The lower the number of chloride, the less production of PCDD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as no 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chloride and PCDF formation. The amount of PCDFs formed in the sample ranged from 8.02 ng/g (Cl2-isomer) to 4.46 ng/g (Cl8-isomer). A polyvinylchloride (PVC) sample produced 207 ng/g of total dioxins and a PVDC sample produced 57.4 ng/g of total dioxins when they were combust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n approximately equal composition of dioxin isomers was formed from PVDC and PVC samples. Paper was found to contribute to PCDF formation when it was combusted with plastics.  相似文献   
102.
环境空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监测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预浓缩系统与GC MS联用,建立了环境空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硫的分析方法,该法用苏玛罐或Tedlar袋采集空气样品在预浓缩系统中经液氮于-160℃冷冻浓缩后,进入GC MS进行分析。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二甲二硫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 0、1 0、1 0、1 0、0 5μg m3。经6次的重复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 0%。该方法已用于环境空气的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伊宁市空气中硫酸盐化速率与二氧化硫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伊宁市1999-2002年空气中硫酸盐化速率和二氧化硫监测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对各年度回归方程斜率和截距进行统计检验,则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4.
弹药库房密闭期间有害气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药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受储存环境影响,其装药会发生缓慢的分解、水解反应,产生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为深入研究弹药在密闭过程中有害气体对弹药库房及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对弹药库房密闭期间产生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成分作定性和定量检测,深入分析影响弹药安全和人员身体健康的有害气体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5.
干燥条件下高硫煤低温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高硫煤的低温氧化特性,选取含硫量较低、自燃倾向性较高的褐煤,向其添加不同比例的FeS2,配制成含量分别为3%,5%,7%的混合高硫煤样,利用中国矿业大学自行研制的煤氧化模拟试验系统,测试分析干燥混合煤样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交叉温度和指标气体CO产生量体积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随着FeS2含量的增加,煤样的氧化特性受到抑制:交叉点温度升高;指标气体CO产生量在相同温度时体积降低。因此,在高硫煤层自燃火灾防治过程中,应尽量控制煤层周围环境的干燥度。  相似文献   
106.
含硫天然气净化厂硫化氢泄漏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川东北某含硫天然气净化厂为对象,通过分析该净化厂的处理工艺及可能造成泄漏的各种原因,确定了硫化氢泄漏危险较高的生产单元。通过工艺压力、流量、物料组分的比对,选取了脱硫单元原料气和硫磺回收单元酸性气作为模拟泄漏物料。对该厂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和厂区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调查,净化厂当地近5年风速、云量统计表明低风速和多云为主导天气,将D1.5m/s作为模拟硫化氢泄漏扩散的典型气象条件。采用了美国石油学会(API)推荐地面粗糙度长度。运用PHAST软件计算了在典型气象条件下通过3种不同孔径泄漏1 min,5min和30min,形成的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IDLH)范围。在典型气象条件下IDLH的下风向边界距离在41m至1190m范围内,以硫磺回收单元的大孔径泄漏为最远。以小孔泄漏为例模拟并讨论了风速、大气稳定度对硫化氢扩散的影响。为降低H2S泄漏风险提出了在线监测及联锁系统设置的要求,对避免和减少硫化氢中毒伤亡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普光气田属于高含硫气田,一旦发生事故对周边危害极大,该域地形复杂,山高路险,道路狭窄,人口密集,不利于疏散,普光应急管理模式面临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普光气田采用企地三级应急联动模式,旨在紧密联系企业和地方的应急疏散管理,明确应急疏散领导小组及职责,规定居民疏散信号、路线和安全集合点.通过培训与演练,本方案能够提高企地协同作战的应急疏散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08.
石油加工过程硫转移分布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典型高硫原油加工炼厂为研究对象,选取常减压蒸馏装置、加氢处理装置、延迟焦化、催化裂化等硫化物处理量较大的装置进行硫转移分析,研究石油加工过程中硫迁移分布规律;以硫迁移分布规律为基础,结合各装置中硫的类型分布,分析各装置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控制建议,为各装置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矿井火区中一氧化碳(CO)、氢气(H_2)、乙烯(C_2H_4)和乙烷(C_2H_6)等其他可燃气体对甲烷(CH_4)爆炸特性的影响,利用可视球形气体爆炸系统开展了多元可燃气体爆炸压力特性试验,观察并分析了峰值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及其相应时间。通过高速摄影系统拍摄了视窗范围内爆炸火焰传播图像,基于边缘检测方法确定了火焰前锋位置,继而得到最大火焰传播速度。分析了以氢气为主要成分的其他可燃气体对低浓度CH_4-空气混合物压力特性和火焰传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可燃气体的存在增加了低浓度CH_4-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危险性。随混合气体体积分数增加,低浓度CH_4-空气混合物的峰值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和最大火焰传播速度非线性增加;此外,到达峰值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10.
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与农业管理措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至1992年对北京地区的麦后稻区及单季稻区进行了三年的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测定,麦后稻区的甲烷排放通量约17.5mg/m~2·h;单季稻小区约在8.5-10mg/m~2·h。有机底肥的用量是影响甲烷排放通量的首要因素,旱直播及仅使用化肥可降低甲烷排放通量。在一定量有机底肥的条件下,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既可保持或提高水稻的产量,又可抑制或降低甲烷的排放通量,但也观测到干干湿湿的状态下温室气体N_2O的排放通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