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合成了具有不同Fe(Al)/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质量比的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FC-PDMDAAC和PAC-PDMDAAC,并对夏季引黄水库水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了复合比例、投药量、pH值和投加方式对浊度、有机物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混凝过程中形成絮体的Zeta电位的变化分析了2种混凝剂的混凝机理.结果表明,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处理夏季引黄水库水的效果好于2种单独成分的复配使用;复合比例对PFC-PDMDAAC和PAC-PDMDAAC处理夏季引黄水库水的效果影响较大,Fe(Al)/PDMDAAC质量比为4:1,投药量为4mg/L时混凝效果最好;与无机混凝剂相比,复合混凝剂的最佳pH值范围较广,可在5.0~8.0的pH值范围内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2种混凝剂相比,PAC-PDMDAAC对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较好,而PFC-PDMDAAC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2.
广州灰霾现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刘永红  冯婷  蔡铭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0):1081-1087
依据灰霾的发布和判定依据,对中山大学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的能见度、风速、相对湿度和ρ(PM2.5)等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相关性,得出近年来广州灰霾变化规律和多类特征. 结果表明:近年来广州整体灰霾现象有所改善,且主要呈现非夏季和夏季2种典型季节性特征. 非夏季灰霾具有持续时间长、状态稳定和风力突破性强等特点;夏季灰霾具有持续期短、状态变化快,ρ(PM2.5)与能见度的曲线图镜像对称明显等规律;灰霾现象与城市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且API大于100的时间与较严重灰霾日的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11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5年7月17日发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近20年最强的一次区域性夏季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气候成因、天气形势和动力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天气现象发生前后期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天气是在河西走廊地区长时间极端干旱的气候背景下,新疆冷空气分裂东移南下,配合本地极有利的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锋面过境引发了大风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发生前后期温度、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有显著性突变。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2007年春季和夏季辽宁省锦州湾16个大面站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共检出浮游植物4门38属59种,在两个季节的调查中硅藻在物种数量和细胞丰度上占绝对优势。春季平均细胞丰度为5.44×104/m3,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夏季平均细胞丰度为9.73×104/m3,主要优势种为扭链角毛藻Chaetoceros tortissimus和劳氏角毛藻C. lorenzianus。锦州湾春季细胞丰度高值区位于湾西部和东南部;夏季细胞丰度则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两季节浮游植物的Shannon-W iener指数值均较高,表明锦州湾春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5.
为探明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对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基于2019~2020年关中平原田间定位试验,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土壤N2O排放通量,综合分析夏玉米产量、土壤N2O排放和土壤活性氮组分,明确了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在培肥土壤、增产减排方面的效应.以秸秆不还田(S0)为对照,设置秸秆还田(S)和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SB)共3个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N2O排放峰值出现在秸秆还田后10 d,秸秆还田30 d后土壤N2O排放通量处于较低水平,土壤N2O排放通量与铵态氮(NH4+-N)、无机氮、微生物量氮(MB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S较S0显著增加夏玉米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和土壤总氮(TN)含量,分别为7.4%~13%、65.8%~132.2%、54.6%~103%和27.8%~33%.虽然SB较S提高夏玉米产量(2.5%~3.3%)的趋势不显著(P>0.05),但是SB较S显著降低N2O累积排放量和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4.0%~27.3%和26.4%~29.2%.在土壤N2O排放通量达到峰值时,SB较S显著降低土壤N2O排放通量45.1%~69.6%,生物炭能够缓解秸秆还田所诱发的土壤N2O排放,具有削峰的作用.SB较S显著增加土壤总氮9.1%~12.2%.综合作物产量、N2O排放和土壤总氮,对夏玉米生产而言,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不仅培肥地力,提高夏玉米产量,而且减少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是可供推广的兼顾作物产量和环境友好的适宜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6.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夏玉米田土壤呼吸及根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禄兴丽  廖允成 《环境科学》2015,36(6):2266-2273
为了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夏玉米田土壤呼吸及根呼吸的影响,采用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深松耕(ST)、免耕(NT)、旋耕(RT)和翻耕(CT)这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利用根去除法研究了根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季,4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随生育期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各生育期土壤呼吸速率大小顺序依次表现为:抽雄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拔节期苗期.不同耕作措施对平均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表现为CTSTRTNT;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不同耕作措施下5 cm地温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35%~75%.而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的相关系数却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夏玉米生长季中,不同耕作措施下根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在45.13%~56.86%之间波动,均值为51.72%.因此,利用根去除法可以用来了解作物生长对土壤碳排放的贡献及比较不同耕作措施对根系呼吸贡献的影响,从而为筛选出减缓农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耕作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孟祥来  孙扬  廖婷婷  张琛  张成影 《环境科学》2022,43(9):4484-4496
精细化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特征和来源分析,可以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臭氧(O3)污染防控提供支持.利用2020年夏季7~8月北京城区点位监测的小时分辨率VOCs在线数据,分析高O3浓度时段和低O3浓度时段环境受体中VOCs化学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OFP),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精细化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监测点φ[总大气挥发性有机物(TVOCs)]平均值为12.65×10-9,高O3时段和低O3时段φ(TVOCs)平均值分别为13.44×10-9和12.33×10-9,OFP分别为107.6μg·m-3和99.2μg·m-3.观测期间O3生成受VOCs控制,芳香烃的反应活性最高,对OFP贡献排名前三的组分均为异戊二烯、甲苯和间/对-二甲苯.低O3时段环境受体中VOCs的主要来源包括汽车排放(26.4%)、背景排放(15.7%)、溶剂使用(13.0%)、汽修(12.8%)、二次生成源(9.7%)、生物质燃烧(6.1%)、印刷行业(5.7%)、液化天然气(LNG)燃料车(5.5%)和植被排放(5.0%),其中背景排放、二次生成和印刷行业源在近年来北京VOCs源解析研究中少有讨论.高O3时段汽修源和二次生成源贡献分别较低O3时段上升了3.4%和2.6%,汽车排放仍是北京城区最主要的VOCs贡献源.植被排放源从07:00开始上升,在午后达到最高;背景排放源的贡献变化较小;汽车排放和LNG燃料车排放源呈现早晚高峰特征,下午时贡献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8.
分析了“6.26”呼中夏季雷击山火的特点、规律,结合扑救工作分析了灭火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个人的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9.
对开封市城区夏季噪声进行了监测,发现开封城区区域噪声污染严重,昼间57%的区域处在“重度污染”,夜间较昼间好,交通道路噪声所有监测路段均超标,尤其在交通主干道上污染严重,昼间有40个测点超标10dB以上。在开封城区噪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1S软件Mapinfo6.0绘制出开封市城区夏季噪声评价图,结果表明:开封市城区区域噪声污染南部比北部严重,交通噪声分布有城区向城市边缘逐渐恶化的趋势,且交通噪声与区域噪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道路过窄、路况不好以及城市交通管理落后等原因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开封噪声污染防治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0.
使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闽南夏季云下洗脱过程进行研究;对闽南夏季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丰度比进行了测试.氢氧同位素丰度比分析发现,降水氢氧同位素丰度比存在较大分馏,但同一降水云系中δD/δ18O值是稳定的,可以作为判别降水来源的特征量.对降水中硫同位素丰度比分析发现,当大气中气溶胶和气体硫同位素均呈负值时,降水中富集34S,反之相反.并使用稳定同位素平衡模型估算事件型降水云下洗脱过程的作用,厦门前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19.5%和80.5%,中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32.3%和57.7%,后期降水云中、云下洗脱硫的比例分别为53%和47%,漳州云中,云下洗脱比例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