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354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Background, Aim and Scop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wastes can frequently be used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production of bio-fuels. Olive-oil milling wastewater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olluting agro-industrial residues, but fortunately due to its high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 valuable starting material to obtain bio-ethanol via fermentation with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he fermentation of olive-oil milling wastewater has been demonstrated with good yield of ethanol (8-12%v/v) once the level of reducing sugars is appropriate and the phenolic fraction, which inhibits the yeast, is remov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 Results: - Discussion: - Conclusions: - Recommendations and Perspectives: -  相似文献   
562.
应用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的生长率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相关,并且随重金属投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两种测试参数进行比较,发现采用细胞数生长率作为土壤毒性的检测指标要比采用光密度D(λ)增长率更为敏感.当采用细胞数生长率作为检测指标时,4种重金属的EC50顺序为Pb>Cu>Zn>Cd;采用光密度生长率作为检测指标时,4种重金属的EC  相似文献   
563.
水体重金属污染较难处理,且会对水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探讨水体中重金属对藻类的毒性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铬(Cr~(3+))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r~(3+)对普通小球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检测不同浓度的Cr~(3+)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小球藻的最优生长温度为31℃。此条件下,Cr~(3+)浓度为3 mg·L~(-1)时,小球藻的生物量最大。Cr~(3+)的浓度低于3 mg·L~(-1)时,Cr~(3+)能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且藻细胞中光合色素、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也逐渐增加。当各胁迫组的Cr~(3+)浓度超过3 mg·L~(-1)时,随着Cr~(3+)浓度的提高,C.vulgaris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藻细胞的光合色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MDA含量持续增加,SOD和脯氨酸则表现出先持续增高后降低(Cr~(3+)浓度为7 mg·L~(-1)时)的趋势。证明不同浓度的Cr~(3+)对小球藻的生理生化特性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564.
以自然土壤为介质,考察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生长抑制率、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急性(14 d)、亚急性(28 d)暴露下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非致死剂量胁迫对蚯蚓的生长和抗氧化防御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试验中TBBPA对蚯蚓的生长抑制均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而在亚急性暴露期,400 mg·kg~(-1)时显著抑制蚯蚓的生长(P<0.05);TBBPA对蚯蚓体内蛋白含量影响,在急性试验中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712),进入亚急性期蛋白质含量在400 mg·kg~(-1)时被显著诱导(P=0.039,P<0.05);TBBPA对蚯蚓SOD酶活性的影响,在急性试验中50 mg·kg~(-1)时被显著诱导(P<0.01),在亚急性试验中400 mg·kg~(-1)时SOD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TBBPA对蚯蚓GST酶活性影响,在急性试验中400 mg·kg~(-1)时呈现显著诱导效应(P<0.05),在亚急性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428)。蚯蚓生长抑制率、蛋白质含量、体内各生化酶系对TBBPA暴露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的敏感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应依据污染暴露指标的有效性和敏感性选择多时间段检测和多指标进行土壤安全评价诊断。  相似文献   
565.
酶抑制法检测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新型酶抑制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胆碱酯酶的提取、纯化方法,以及用粗酶和纯酶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效果,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对样品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出该法的检测限为1mg/L,对甲基对硫磷等几种常用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90.4%~112%,相对标准偏差为1.06%~9.83%,表明三项评价指标均符合全国农药残留科研协作组对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66.
通过间歇式产甲烷抑制实验,评价了两种煤化工废水#x02014;#x02014;焦化废水和鲁奇煤气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性,并初步探讨了废水对产甲烷菌的抑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废水的产甲烷抑制性随废水加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废水加入量为400mL时,焦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率达100%,鲁奇煤气化废水的产甲烷抑制率为50%;焦化废水对产甲烷菌的抑制性明显大于鲁奇煤气化废水。  相似文献   
567.
参照SY/T 5405-1996《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采用静态失重法评价咪唑啉硫酸酯盐缓蚀剂1-羟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硫酸酯盐(ISES)与丙炔醇(BC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复配缓蚀剂体系对N80钢的缓蚀性能,考察二元和三元复配缓蚀剂体系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动电位极化扫描和电化学阻抗分析对ISES及其复配体系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68.
脱硫增效剂与白泥在湿式FGD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脱硫增效剂和纯碱厂生产的废渣白泥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应用,以已经实施投加增效剂和使用白泥为脱硫剂的电厂案例为基础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对工艺改造方案选择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69.
以上海某养鸡场产生的粪便为研究对象,探讨抗生素杆菌肽锌(ZnBc)对鸡粪厌氧水解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于发酵前的pH,发酵后的pH变化幅度不大,在6.65~7.40变化。(2)氨氮和ZnBc浓度对数(lgc)呈负线性相关,经拟合方程测算出ZnBc对氨氮的半抑制常数(IC50)为15.23mg/L。当ZnBc>5 105mg/L时,氨氮的产生完全受抑制。添加ZnBc对发酵液氨氮的影响极显著。(3)溶解磷(SP)和lgc满足Boltzman方程。添加ZnBc对发酵液SP的影响极显著。(4)ZnBc不仅影响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还影响VFAs组分。(5)添加ZnBc对发酵液总有机碳(TOC)有极显著影响。(6)相比原鸡粪,发酵后固体有机N、C、H均下降,并分别在ZnBc为0.10、0.01、0.01mg/L时达到最低值,说明鸡粪在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固体有机组分向液体转移。  相似文献   
570.
超声-Fenton联用技术深度处理皮革综合废水生化出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皮革综合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存在COD和色度偏高等问题,提出采用超声-Fenton联用技术对生化后的皮革综合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超声功率、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即H2O2/Fe2+比)、溶液pH和反应时间对水样中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pH值为4.0时,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的先后顺序为H2O2>超声功率>反应时间>Fe2+;其优化的实验条件为:H2O2为24.0 mL/L、超声功率为85 W、反应时间为45min、Fe2+为2.2 g/L,经超声-Fenton联用技术深度处理后COD的去除率可达85.4%。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超声-Fenton联用技术深度处理皮革综合废水生化出水的动力学研究发现,水样中的COD降解反应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达8.64,表明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