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407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微氧膜生物反应器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的研究。结果表明,膜出水COD不受水力停留时间变化的影响一直稳定在较低值,为15~35mg/L,去除率在94%以上。氮通过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而去除。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6h以上时, 系统总氮去除率为65% ~92%,平均去除率为77%。  相似文献   
112.
为提高吸附剂对Hg0(零价汞)的吸附效率,利用MOFs(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发达的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1 997.010 0 m2/g),采用FeCl3溶液浸渍改性,制备了吸附剂FeCl3@MIL-101(Cr)用于脱除Hg0.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浸渍浓度、反应温度、氧含量等对Hg0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3@MIL-101(Cr)在进口ρ(Hg0)为2×10-3 mg/L,c(FeCl3)为0.2 mol/L,反应温度60℃,气体流速400 mL/min,φ(O2)为1%的条件下,吸附穿透时间长达62 h,相应的吸附容量为14.27 mg/g.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BET(比表面积测试)、SEM(扫描电镜)-EDX(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XRD(X射线衍射)、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常用表征手段研究了改性前后吸附剂的物理化学特性,证明了吸附剂FeCl3@MIL-101(Cr)吸附零价汞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含氯官能团在吸附Hg0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且氧气可促进其吸附效果.最后,分析了其吸附机理.研究显示,该种吸附剂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较为优良的脱汞性能,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3.
硒的生物可利用性、毒性、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等不仅仅与硒的总量有关,更取决于硒的形态。硒的连续化学提取技术是硒形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硒七步连续提取方案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有机结合态、元素态、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的提取技术细节,讨论了不同液固比和提取剂对硒提取的影响,并对不同结合态硒提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硒的连续化学提取过程中,液固比为20:1到50:1时能够满足不同结合态硒提取的要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NaOH浓度0.1~0.5mol/L时能有效提取有机结合态硒;1mol/LNa2SO3溶液是元素硒的较好提取剂;而对于硫化物/硒化物结合态硒,600~700ml/min的载气气流能保证其还原所产生HSe气体的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114.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必然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本质要求。文章简要阐述了中国三种经济模式的特点,并分别与生态系统做了比较;分析了中国循环经济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正确途径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利用根际土壤溶液的原位抽提和微量样品分析技术,比较了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香蒲(Typhalatifolia)2种水生植物根际土壤溶液磷素含量的时空变异和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及数量的差异,从植物吸收磷素、根系分泌有机酸和根际土壤pH值变化等角度探讨了植物磷素高效净化的根际调控机制.结果表明,2种水生植物的根际溶液磷素含量均明显低于非根际溶液;喜旱莲子草的根际溶液磷酸根离子质量浓度(2.53 mg.L-1)显著低于香蒲的根际溶液(5.43mg.L-1)(p<0.05),且喜旱莲子草根系对土壤溶液磷酸根的影响范围大于香蒲.与香蒲相比,喜旱莲子草分泌了较多的苹果酸(浓度27.33μmol.L-1),在活化土壤磷素、促进根系对磷素的吸收方面起了更大的作用.喜旱莲子草吸收磷素的根际效应强于香蒲.  相似文献   
116.
根据具体的事故案例,对焦炭塔现场操作过程存在的各种危险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要从完善仪表控制、加强操作工培训、改善操作条件、进行技术动改及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和各类制度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各类基础工作,才能消除危险,保障安全。  相似文献   
117.
Real‐time flood inundation mapping is vital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help protect life and property. Inundation mapping transforms rainfall forecasts into meaningful spatial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utiliz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disasters. While inundation mapping has traditionally been conducted on a local scale, automated algorithms using topography data can be utilized to efficiently produce flood maps across the continental scale. The Height Above the Nearest Drainage method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synthetic rating curves (SRCs) to produce inundation maps, b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inundation maps needs to be assessed. Here we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he SRCs and calculate statistics for comparing the SRCs to rating curves obtained from hydrodynamic models calibrated against observed stage heights. We find SRCs are accurate enough for large‐scale approximate inundation mapping while not as accurate when assessing individual reaches or cross sections.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errain and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and observe reach length and slope predict divergence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rating curves, and SRCs perform poorly for short reaches with extreme slope values. We propose an approach to recalculate the slope in Manning’s equation as the weighted average over a minimum distance and assess accuracy for a range of moving window lengths.  相似文献   
118.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调度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运用机会约束方法,建立了包括低碳化和发电成本两个目标函数的调度模型,在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效益的同时,提出了风险成本的概念,使得发电成本更切合工程实际。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pareto最优解集方法,充分发挥了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pareto求解多目标问题的潜力。通过实际调度案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9.
隧道塌方风险分析是隧道设计和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首先选取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风险分级标准,在深入分析新奥法隧道施工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隧道塌方风险影响因素具有模糊不确定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建立隧道塌方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其次,通过研究各因素评价指标取值方法及隶属度函数选取原则,建立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方法。然后针对不同专家工程经验及认知的不同,引入群组决策的思想,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考虑到影响因素对隧道塌方风险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引入非线性模糊运算方法,从而最终建立基于熵权的隧道塌方风险非线性模糊评判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0.
分析了巢湖流域和太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苄氯菊酯和高效氰戊菊酯,并结合毒性单元法(Toxic Unit,TU)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评价了两种拟除虫菊酯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两大流域沉积物中均广泛检测出两类污染物.总体而言,巢湖流域苄氯菊酯含量较高,而太湖流域高效氰戊菊酯含量较高.同时,两种污染物在巢湖流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但太湖流域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3种风险评价方法(TU法、沉积物SSD法、水体SSD法)均揭示苄氯菊酯对巢湖流域水生环境影响较大,而高效氰戊菊酯对两个流域影响均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流域高效氰戊菊酯污染的关注.其中,TU法预测的风险最小,沉积物SSD法预测的风险最大,主要原因在于TU法采用的毒性数据为LC50,而SSD法则选用了NOEC/LOEC,同时沉积物SSD法是出于保护大部分底栖生物为目的的方法.各种方法对于评价沉积物毒害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均存在不足,尽管沉积物SSD法最为合理,但由于其毒性数据较少,最终预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底栖生物毒性的研究和数据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