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22篇 |
免费 | 668篇 |
国内免费 | 103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87篇 |
废物处理 | 128篇 |
环保管理 | 1238篇 |
综合类 | 3670篇 |
基础理论 | 649篇 |
污染及防治 | 494篇 |
评价与监测 | 420篇 |
社会与环境 | 578篇 |
灾害及防治 | 4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212篇 |
2021年 | 268篇 |
2020年 | 282篇 |
2019年 | 236篇 |
2018年 | 177篇 |
2017年 | 287篇 |
2016年 | 331篇 |
2015年 | 314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441篇 |
2012年 | 627篇 |
2011年 | 648篇 |
2010年 | 489篇 |
2009年 | 525篇 |
2008年 | 366篇 |
2007年 | 558篇 |
2006年 | 533篇 |
2005年 | 462篇 |
2004年 | 404篇 |
2003年 | 359篇 |
2002年 | 327篇 |
2001年 | 209篇 |
2000年 | 234篇 |
1999年 | 206篇 |
1998年 | 137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118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2年 | 9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灰色关联分析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全国或某一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可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方便地确定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相关因素。由灰色关联度导出灰色关联序,以进行优势分析,从而得到交通事故的最(准)优因素及最(准)优特征。根据1990—2000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以及全国人口、机动车、公路里程和客货运输量等主要相关因素统计资料可知,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和客运量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相关因素,死、伤人数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指标。由哈尔滨市2000年道路路段交通事故与交通组成统计资料可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各类货车、摩托车和大型车。因此,加强货车和货运管理对提高我国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机制和自主创新的若干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六个基本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安全生产的差距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机制,并从专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战略性的建议。创新性地描述了由范围、对象、内容、目标和手段等组成的一个安全生产工作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全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发展思路与方法。从加强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迫切性的角度,扼要阐述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的思考。 相似文献
53.
全氟化合物对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研究Ⅱ——金鱼藻对水中PFOS的生物富集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全氟化合物对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选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为受试生物,设定5、100、1 000、10 000、50 000、100 000μg·L-1以及对照共7个PFOS浓度梯度进行水培,分析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在内的抗氧化系统酶和细胞色素含量等生理响应特征,并研究金鱼藻对PFOS的生物有效性及富集能力。结果表明:金鱼藻对PFOS的富集量最高可达3 180 mg·kg-1dw,最大富集系数高达40.7倍,可作为PFOS污染水体植物修复的遴选物种。随PFOS浓度升高,SOD活力总体上没有明显变化,但POD活力表现为双重效用,即低浓度促进酶活力积累,而高浓度抑制酶活力积累。CAT活力在低浓度组(0、5、100、1 000μg·L-1),未表现出明显异常,在高浓度组(10 000、50 000、100 000μg·L-1),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色素含量也反应较为敏感,低浓度处理后色素含量升高,高浓度处理则导致色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最高浓度处理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可作为评价PFOS污染水体的生理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54.
WU Yu-qiong WANG Chong-gang WANG Yun ZHAO Yang CHEN Yi-xin ZUO Zheng-ho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07,19(9):1129-1135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Benzo[a]pyrene (BaP), a widespread carcinogenic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tributyltin (TBT), an organometal used as an antifouling biocide. This study was therefore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potential in vivo influence of BaP, TBT and their mixture on splenic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s of Sebastiscus marmoratus. The fish were exposed to water containing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BaP, TBT and their mixture. Spleens were collected for biochemical analysis after exposure for 7, 25, 50 d and after recovery for 7, 20 d. Cotreatment with BaP and TBT for 7 d potentiated the induction of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ctivity by BaP or TBT alone. The cotreatment for 25 and 50 d resulted in inhibition of GPx activity,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effect of TBT. Splenic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activ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S. marmoratus exposed to BaP starting from 7 d and remained high up to 25 d. However, no further activity change was found with prolonged exposure. Cotreatment of BaP and TBT primarily inhibited the GST activity,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effect of TBT. Cotreatment with BaP and TBT for 25 or 50 d potentiated the depletion of GSH (glutathione) by BaP or TBT alone. MDA (malondialdehyde) contents in spleen of S. marmoratu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lter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during the test period. Spleen, as an immune organ, is sensitive to exposure of BaP or TBT. It should have an effective mechanism to counteract oxidative damage. Antioxidative defense systems in spleen of S. marmoratu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Short-term exposure of BaP or TBT could result in induction of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these indices, such as GSH, GST, GPx might indicate more severe 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55.
复杂地下空间交通体系作为新型地下交通形式,车流量大且存在多个分合流点,气流组织复杂,防灾排烟难度极大。以杭州某复杂地下空间交通体系连接匝道为研究背景,提出匝道通风排烟设计方法,再选取其中二合一式连接匝道结构,采用FLUENT模拟其两种防灾排烟方案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两个连接匝道末端单独设置排烟口的设计方案可有效保证火源下游车辆和火源上游人员的逃生安全;根据分合流流速分配理论模型,在合流处只设置一个排烟口且排烟量提高40 m3/s时,也可达到同样的防灾排烟效果,从土建成本考虑,推荐此方案,为同类型隧道结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6.
为合理分析、评价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合理性,建立了包括生态环境因子在内的工业用地适宜性分析指标体系,并以专家调查意见为基础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以宁波市北仑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工业用地的适宜性、环境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工业用地规划基本合理,3种工业类型大都布局在生态适宜区内.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东片区三类工业布局与宁波市总体规划不符,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中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7.
WANG Hong-ka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00,12(2):154-160
IntroductionNowweallconcernourselveswiththecontemporaryproblemsofoverpopulation,resourceexploitati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 相似文献
58.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量对晚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耕翻、少耕和免耕条件下研究了早稻秸秆还田量对晚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提高体现在水稻生育后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提高效果在免耕条件下最好,而对速效钾含量的提高效果在少耕条件下最好;②不同耕作方式下宜实行不同秸秆还田量,就提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言,耕翻和少耕条件下宜实行全部秸秆还田,而免耕条件下宜实行2/3秸秆还田;③秸秆还田使土壤真菌和嫌气性细菌数量减少,放线菌和好气性细菌数量增加;耕翻使土壤真菌和嫌气性细菌数量减少,好气性细菌数量增加;④土壤耕作有利于晚稻生育前期与后期土壤微生物活度的提高,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活度的影响在不同耕作方式下表现不同,耕翻条件下以2/3还田量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度最高,而少免耕条件下1/3还田量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59.
Ha T.T. Dinh Hiromi Kambar Shuji Matsushit Yoshiteru Aoi Tomonori Kindaichi Noriatsu Ozaki Akiyoshi Ohashi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22,34(6):68-78
Methane is produced in a 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 system (MES) without organic substrates. However, a relatively high applied voltage is required for the bioelectrical reactions.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at electrotrophic methane production at the biocathode was achieved even at a very low voltage of 0.1 V in an MES, in which abiotic HS− oxidized to SO42− at the anodic carbon-cloth surface coated with platinum powder. In addition,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revealed the most probable pathway for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electrons. First, electrotrophic H2 was produced by syntrophic bacteria, such as Syntrophorhabdus, Syntrophobacter, Syntrophus, Leptolinea, and Aminicenantales, with the direct acceptance of electrons at the biocathode. Subsequently, most of the produced H2 was converted to acetate by homoacetogens, such as Clostridium and Spirochaeta 2. In conclusion, the majority of the methane was indirectly produced by a large population of acetoclastic methanogens, namely Methanosaeta, via acetate. Further, hydrogenotrophic methanogens, including Methanobacterium and Methanolinea, produced methane via H2. 相似文献
60.
分析了国外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总结了中国生物监测的发展历程、基础、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体系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即以流域为单元,以各级支流为监测区段,发展以实现流域水环境生态完整性评价为目的的综合监测体系;同时,着重介绍了重点发展内容:建立以市级站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建立包含4个板块的核心业务监测能力;开展生物监测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对全国监测系统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发展提出建议:在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完成构建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水环境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建立数据管理与评价平台及建立运行保障体系4个分目标,实现中国环境管理以"污染防治"为重点到以"生态健康"为目的的转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