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4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刘耀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3):141-142,191
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汞和砷的方法,汞浓度在0μg/L-5.0000μ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966.1232x,相关系数r=0.9992,汞的检出限为0.026μg/L;砷浓度在0μg/L-10.00μ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2.1511x,相关系数r=0.9993,砷的检出限为0.087μg/L。样品6次测定结果,汞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66%,加标回收率为96.4%~101.3%;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5%。加标回收率为91.4%~105.1%。环境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所测样品中汞、砷含量均在国标限值范围之内。该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2.
Potable and equitable drinking water (DW) is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 and essential for human health.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groundwater and jar water quality of the roadside restaurants and tea stalls used for drinking by the local people around the Gazipur City area in Bangladesh. Water samples from 173 restaurants and tea stalls are collected.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color, EC, and Mn of 41%, 80%, and 62% of the samples, respectively, exceed the WHO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Rules (ECR) standards. In addition, E. coli and total coliform exceeding the threshold standards are found in 47% and 64% of the water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contamination of DW by fecal coliforms is confirmed and supported by prior studi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W supplied in restaurants and tea stalls are unsafe because of the possible presence of pathogens. These may cause potential health hazards to consumers from various water-borne diseases. Poor sanitation, unhygienic practices, and improper disposal of wastewater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DW. So, the authorities in charge of these places should take the right regulatory steps, such as regular sanitation inspections, DW quality monitoring, hand-washing practices, and better sanitation in these places.  相似文献   
93.
南方丘陵坡地茶园水土流失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溪县感德镇坡耕地茶园为监控对象,小流域集水区为单元,分析茶园水土流失造成的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在降雨的作用下,各养分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小流域集水区水质偏酸性,71.2%的水质pH小于6;氨氮含量都在Ⅰ类标准,但总氮含量较高,均超出V类标准限值;悬浮物和降雨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7,大到暴雨对悬浮物含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悬浮物含量对降雨的响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94.
植物生物质作为污水反硝化脱氮碳源,存在出水色度和COD升高的问题,木质素水解产生的多酚类物质等芳香化合物是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由于赤铁矿对木质素酚具有吸附潜力,本研究尝试采用赤铁矿调控植物生物质厌氧水解产生的溶解性芳香物质,避免其进入水解液后形成不易被反硝化利用的COD和色度.研究利用预处理园林树木黄葛榕落叶和赤铁矿形成共厌氧水解系统,以未加入赤铁矿的系统为对照,考察了赤铁矿共厌氧对水解液的UV254、SCOD、挥发性有机酸、亚铁等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赤铁矿对预处理黄葛榕落叶厌氧水解液中多酚类物质的吸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与无赤铁矿的厌氧水解系统相比,赤铁矿的共厌氧能有效地降低水解液的UV254,并提升SCOD和乙酸产生速度和浓度,但后期会发生活跃的铁还原过程;赤铁矿能够有效地吸附去除黄葛榕木质纤维素厌氧水解液中的多酚类物质,吸附过程与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相对优于准二级.根据Langmuir方程对其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赤铁矿对多酚的饱和吸附量为1.399mg·g-1;黄葛榕落叶厌氧水解液经赤铁矿的吸附处理后,以其配制的纤维素酶液的滤纸酶活提升了11.68%.因此,共厌氧系...  相似文献   
95.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crude biodiesel produced from spent fish frying oil through alkaline catalyzed transesterification was purified using a low-cost adsorbent viz. sulfonated tea waste. After separating the glycerol, the crude biodiesel was purified using the suggested adsorbent. Various methods of purification using the said adsorbent were applied such as purification using adsorp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shaking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urification using adsorp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exhibited the bst result. Properties of the purified fuels were determined and found conformed to those specified by the ASTM standards. For the sake of comparison, purification using zeolite and water washing method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suggested adsorbent was more successful on purification of the crude biodiesel 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黑木耳和茶叶黄酮复合对两种自由基体系的活性清除。结果表明,黑木耳和茶叶黄酮复合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随着用量的增加清除效果增强。在同样用量的情况下,其清除作用明显强于单种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初步说明两种黄酮的复合可增强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相似文献   
97.
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对土壤肥力和茶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茶园管理和茶叶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以江苏省东山镇和浙江省溪龙乡两个优质名茶种植区为例,在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比研究了两个茶园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按土壤肥力等级标准,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含量的平均水平均较高,利于茶叶生长;(2)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46和0.52,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3)空间插值结果显示,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在空间上都具有相连成片的特征,但东山镇速效磷呈阶梯状分布特征,而溪龙乡速效磷则呈辐射状分布特征;(4)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的块基比值分别为0.343和0.142,表明溪龙乡速效磷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较东山镇的小,而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较东山镇的大。  相似文献   
98.
在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开展了晋江西溪流域茶园和裸地的径流产沙及氮磷养分流失过程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强度下,3种下垫面径流和产沙量顺序均为:裸地>2年茶园>4年茶园,径流量与产沙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对地表径流水相而言,2年茶园、4年茶园和裸地的TN流失量分别为:461.29、129.38和107.86 mg/m2;NO3-N流失量分别为:286.42、98.58和103.00 mg/m2,均占TN流失量的60%以上;NH4-N流失量分别为:48.67、16.19和4.42 mg/m2;Tp流失量分别为:34.71、16.47和23.88 mg/m2.对径流泥沙相而言,2年茶园、4年茶园和裸地的TN流失量分别为:379.28、44.81和747.16 mg/m2,占流失总量的比重在25.72%~87.93%之间;TP流失量分别为:27.94、4.17和58.85 mg/m2,占流失总量的比重在53.42% ~68.36%之间.茶园的N、P主要随径流流失,而裸地以泥沙迁移为主.这说明茶叶种植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效应,且种植年限较长的茶园可显著减少随径流泥沙进入水体中的N、P元素.  相似文献   
99.
鄂南棕红壤区不同植茶年限茶园CH4通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南棕红壤丘陵区茶园和樟树林地土壤CH_4通量,研究了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及临近林地土壤CH_4通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茶年限对茶园土壤CH_4通量有显著影响,中、低龄茶园土壤CH_4以排放为主,植茶20 a和植茶8 a茶园土壤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26和0.27 kg·hm~(-2),高龄茶园和对照林地土壤CH_4以吸收为主,植茶50 a茶园和林地土壤CH_4累积吸收量分别为0.39和1.95 kg·hm~(-2).降雨促进了鄂南棕红壤丘陵区茶园和林地土壤CH_4排放,除了植茶8 a茶园外,高、中龄茶园和樟树林地土壤CH_4通量均与7 d累积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施肥造成了茶园土壤CH_4排放量增加,同时土壤中矿质氮类型对该地区茶园和林地土壤CH_4通量有不同影响,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铵态氮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研究表明,降雨量是影响鄂南红壤丘陵区茶园和林地土壤甲烷通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茶园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CH_4排放通量呈降低的趋势,高龄茶园土壤为大气CH_4汇.  相似文献   
100.
山东省“南茶北引”的成功,特别是近年来茶园的规模发展,使山东省成为江北茶区最北部的茶园集中分布区。茶叶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山东省广大低山丘陵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山东省的自然环境条件对茶树生长的诸多限制因素,阻碍了山东省茶树生产的发展。如何打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更好地发展茶叶生产,成为山东省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山东省茶叶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