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对濠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总体水平进行调查,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南通市濠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环境风险,分析2001-2011年濠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濠河重金属污染程度属于中污染水平,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属较强级别,毒性系数较大的总镉潜在生态危害排在首位,总镉应作为今后濠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防控指标.  相似文献   
16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长江经济带是与沿海经济带并列的国家一级发展轴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内部区域经济差距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谐发展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和历年统计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部三大地区及41个地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找到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内部差异显著,且有拉大趋势;发展前景良好,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轴。  相似文献   
163.
生物质能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产品生产企业、政府相关机构的参与,微观个体农户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态度和行为,会对政府和生产者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以湖北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参与意愿的调查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期收益、年均纯收入、环保意识、文化程度、配套设备生产情况、产品技术成熟度、相关政策支持、商品能源使用率、当地生物质资源量9个因素会影响农户参与意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提高农户对生物质能源的预期收益和农户收入水平;二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户综合素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是完善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撑体系,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4.
Based on hydrolog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the past 50 years,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in Tarim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trends of the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were detected using both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ing tendency of the temperature has a 5% level of significance, and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by nearly 1℃ over the past 50 years. The precipita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nd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a magnitude of 6.8 mm per decade. A step change occurred in both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ime series around 1986. The streamflow from the headwater of the Tarim River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streamflow may be attributed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65.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震后,灾区内多处暴发了泥石流。以地震灾区汶川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了6条处在不同地震烈度和具有不同泥石流形成特点的泥石流沟,分析了泥石流的活动趋势,并探讨了泥石流活动受地震影响的时间规律,为地震灾区的泥石流减灾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6.
济南市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济南市1951—2012 a的逐日降水资料,由百分比阈值定义出极端降水事件,并运用spss软件、线性回归、M-K检验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济南市极端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济南市过去62 a极端降水总体变化为上升趋势。极端降水事件较多发生在持续降水中,并且极端值与正常值相比差值越来越大,极端性增强。极端降水日数在增加,并且多日数的极端降水事件分布逐渐密集。虽然连续的极端降水有所减少,但是突发性强,引致城市内涝的风险反而增大。济南市从21世纪开始极端降水有明显突变增加现象。极端降水量数序列分别存在30 a、10 a左右的周期振荡,较大尺度30 a上的周期振荡非常明显,10 a左右的周期说明每个极端降水增强的大周期中都存在逐渐增强的小周期。未来济南市极端降水还会明显增强,及时加强灾害预防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7.
杨越 《生态环境》2011,(6):1183-1188
根据《京都议定书》关于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目标、设立条件、步骤和监管制度的规定,指出了中国在实施清洁发展机制中所获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巨大利益,同时,也分析了目前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在项目发展规模、潜在项目识别、额外行证明、CER法律权属界定、项目签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结合国际社会清洁发展制度的趋势走向,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清洁发展机制仍将作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制度而存在,并将对CDM宗旨重新定位和完善CDM项目具体实施制度。还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对2012年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应尽快出台一部能源基本法,使得包括清洁能源机制在内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能够有法可依。立法中应重点确立能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具体规定CDM项目适格标准、改变传统一元所有权模式,明确CER法律权属和所有权、完善CDM项目监管制度,以限制CDM项目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危险性、加强CDM服务行业规范,提高CER签发率。  相似文献   
168.
我国环境保护产业2004年发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4年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各重点领域市场作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2005年的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9.
以设备腐蚀样品和均相沉淀样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硫铁化合物的氧化诱导期,并考察了粒径、升温速率和空气流量对硫铁化合物氧化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样品在125~200℃范围内均处于活跃的自热阶段,热稳定性较差,样品粒径在44~74μm范围内,升温速率越小,空气流量越大,样品自燃倾向性越高。  相似文献   
170.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根据中国主要作物产量、受灾面积和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详细分析了全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地区、季节特点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洪涝和冷冻害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而各种灾害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旱灾是最严重的灾害,受灾面积是洪涝面积的2.3倍。分析了全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严重影响,玉米和大豆产区主要是旱灾,早稻和晚稻产区主要是冷害和洪灾,一季稻和棉花产区主要是洪涝和旱灾,冬小麦和油菜产区的严重减产主要受冻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