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2篇
综合类   325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佛山市区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分析了佛山市区大气降水pH值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佛山市区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0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对合理开发国土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价值。遵循陆海统筹原则,采用短板原理、线性加权求和法、空间叠加分析法,从自然环境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空间数据的处理叠加,对江苏省沿海城市南通、盐城、连云港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空间分异明显,江苏沿海地区不适宜、基本不适宜、基本适宜、适宜区域面积分别为14 710.37 km2、3376.18 km2、6776.30 km2、5695.64km2,分别占陆域国土总面积的46.76%、10.73%、21.54%、18.10%,各地级市外围区域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03.
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84,自引:4,他引:84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且有两个多发中心区,即塔无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尤以四月份最多;沙尘暴的形成是地形、地表沙尘物质、有利的急浪位置、低层大气的不稳定和锋面过境后的大风五种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整个北方地区而言,1951~1987年沙尘暴出现日数总的趋势是波动式减少的,但不同干旱气候区略有差异;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整个北方地区沙尘暴总的趋势将呈波动式增加(约比1951~1987年的平均值增加7%)。  相似文献   
704.
淮河流域洪涝变化的混沌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从功率谱结构,Lyapunov指数,吸收子维数和可预报时间等方面分析了淮河流域洪涝变化的混沌性质,研究表明淮河流域洪涝变化是一类混沌变化序列,洪涝系统是一类混沌为动力系统,系统时初值极端敏感,长期和不可预测,其可报预时间约为5-6年。  相似文献   
705.
针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特点和内蒙古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促进我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06.
Chengde City, famous for its cultural sightseeing tourism industry, and is located in China's "Capital Holiday Tourism Circle". This location is advantageous, because of the recent boom in China's n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This industry has gone through several structural and development changes with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A result of these restructuring patterns is the great changes concerning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 among tourism destinations, which have precipitated the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sightseeing pattern.Northern China's "Capital Holiday Tourism Circle" is one of nine key areas within the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under development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method of "Distance Decline of The Tourist Flow" was used to define the flow of tourists in the Capital Holiday Tourism Circle and its influence upon Chengde's tourism spatial distribution. 3 aspects will be discussed: (1)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ightseeing to leisure markets makes the change possible in Chengde's tourism spatial pattern. (2) The location advantage (adjacent to Beijing and Tianjin) also leads to the change in Chengde tourism spatial pattern. (3)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ways also contributes to a great degrees of change.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might lead to the change from nucleus model to a diversified one within Chengde's tourism. Specifically, Chengde is develop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with the central heritage area as the nucleus and the northern forest,pasture,southern mountain, and rivers as its periphery.  相似文献   
707.
708.
709.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巫山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巫山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又地处山区,县境虽然辽阔,但山多坝少,且农业人口比例很高,因此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十几年来,三峡工程的兴建,导致移民搬迁、城镇迁建及伴随工程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占用大量优质土地。迫于生计,部分农民不得不毁林开荒造田,坡耕在因此而增多,继而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日趋贫瘠,最终导致该县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以空间信息技术为研究手段和技术支持,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研究方法;然后以典型山区县城--巫山县为例,以该县1986-2000年的TM图像数据为主要研究基础,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这个山区县城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当地的各种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等驱动因子,进一步详细分析了各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具体原因。旨在为当地政府或管理部门提供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正确管理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同时也为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10.
以大连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及评估标准,基于状态空间法,从区域资源、区域环境、人文因素三个维度对大连市2002-2012期间47个指标,评价人文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十二年来,大连市人文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合指数几乎都在临界值以下,即处在影响适度范围内,总体上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与青岛市相比,大连市还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避免在以后的发展中受到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