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45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Aqueous biphasic systems (ABSs) composed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nd salt have been examined for the removal of textile dyes from textile effluent. The partitioning of four dyes namely Cibacron Scarlet LS 2G, Rhodamine B, Brown ERN and Astacryl Red 3B was investigated. All the dyes studied were found to partition into the upper PEG rich layer. Sodium carbonate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salt for extraction of dyes. Sodium sulphate was found to be marginally less efficient. Sodium chloride did not cause partitioning at all. Partitioning occurred at all pH and was almost pH independent. The partitioning of these dyes in larger volume (100?mL) ABS was also demonstrated. Studies using dye bath effluent were also conducted. In all cases very high efficiencies consistently above 98%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02.
自然生物膜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净化与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hB(RhodamineB, 罗丹明B)为模型染料,研究了自然生物膜对RhB的去除,并分别使用Biolog和PLFA(磷脂脂肪酸)为技术手段和指标,探究RhB的存在对自然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第1天自然生物膜对水体中RhB的去除率为29.2%,之后几天的平均去除率降至3.9%左右;在测试期内RhB的总去除率达到68.6%. PLFA测定结果表明,RhB使自然生物膜中的PLFA总量减少了52.23%,其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减少了75.81%、67.03%和100%. Biolog测定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RhB降低了自然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改变了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对31种碳源的利用情况,但RhB并没有对自然生物膜的微生物结构造成完全的破坏. 综上,自然生物膜作为一种自然水体中自生的微生物聚集体具有显著的生态学意义,其对低质量浓度的RhB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是RhB的存在也会对自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3.
谢俊  张雪珂  张金辉  胡芸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1):4562-4568
面对日趋严重的海洋漏油事故及工业含油废水排放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聚二乙烯基苯(PDVB)的超疏水纺织布制备方法,将二乙烯基苯单体在纺织布纤维上聚合生长,形成超疏水涂层,用于快速油水分离.结果表明,制备的纺织布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55°,对不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均高于97%,渗透通量达3077 L·m-2·h-1.在砂纸磨损40次、超声处理60 min和不同溶剂浸泡实验中依旧维持超疏水性.研究表明,该超疏水纺织布的制备方法高效、简单、环保、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所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的纺织布是用于溢油清理和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的非常有前途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分析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现状,总结了纯棉废旧纺织品、废旧民用纺织品、废旧军服等领域综合利用的初步进展,提出了我国目前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即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必须紧紧围绕“合理规划、分类回收、技术保障、市场拓展、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指导方针,通过长期而系统的推进,最终实现行业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复极性固定床电解反应器对活性染料的降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管玉江  杨卫身 《环境化学》1999,18(3):270-273
本文用复极性固定床电解反应器对16种活性染料的脱色降解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染料脱色率在99.6%以上,出水上清液COD去除率绝大部分在90%以上,对活性翠蓝KN-G和活性深蓝KM-GR的铜去除率分别为97.0%和99.7%。  相似文献   
106.
一株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YB)缺氧情况下对数种偶氮染料的24 h脱色率达到90%以上。结构相对简单的偶氮染料较容易脱色。研究了外加碳源、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对该菌生长以及脱色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优脱色条件为:光照缺氧、蛋白胨作碳源、温度35~40℃、pH=7-8。  相似文献   
107.
IntroductionPollution of natural waters with waste effluentsarising from various industries has become a seriousproblem in India.In Rajasthan particularly,textilemill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economic sector.Effluents from these textile and other dye-relat…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处理,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h,H2O2和Fe2+添加量分别为6g/L和0.5g/L。在该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由20.8mg/L增加到356.6mg/L;污泥比阻(SRF)和滤饼含水率分别由5.98×10^11s2/g和88.75%减少至1.26×10^11 S2/g和82.85%。生物淋滤-Fenton氧化法在污泥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Fenton氧化法。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处理,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 h,H2O2和Fe2+添加量分别为6 g/L和0.5 g/L。在该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由20.8 mg/L增加到356.6 mg/L;污泥比阻(SRF)和滤饼含水率分别由5.98×1011s2/g和88.75%减少至1.26×1011s2/g和82.85%。生物淋滤-Fenton氧化法在污泥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Fenton氧化法。  相似文献   
110.
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了羧甲基化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其吸附亚甲基蓝、结晶紫和品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25℃、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浓度为20 mg/L、溶液pH值为6.8和吸附时间为60 min时,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对亚甲基蓝、结晶紫和品红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4%、95.6%和94.7%.另外,此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