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72篇 |
免费 | 976篇 |
国内免费 | 76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49篇 |
废物处理 | 34篇 |
环保管理 | 983篇 |
综合类 | 3675篇 |
基础理论 | 743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294篇 |
评价与监测 | 429篇 |
社会与环境 | 1124篇 |
灾害及防治 | 2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7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19篇 |
2020年 | 216篇 |
2019年 | 204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256篇 |
2016年 | 329篇 |
2015年 | 332篇 |
2014年 | 257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485篇 |
2011年 | 467篇 |
2010年 | 349篇 |
2009年 | 323篇 |
2008年 | 287篇 |
2007年 | 461篇 |
2006年 | 464篇 |
2005年 | 415篇 |
2004年 | 312篇 |
2003年 | 302篇 |
2002年 | 241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6篇 |
1971年 | 3篇 |
196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江苏省某镇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江苏省某镇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并测定了190个土壤样品的As、Cd、Hg和Pb 4种重金属含量,分析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综合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两种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镇表层土壤中As、Cd和Pb含量平均值高于土壤背景值,Hg与之相反。4种重金属都是主要受到点源污染的影响,其中As的高含量区主要分布在镇的正西边,Cd和Pb的高含量区主要分布在镇的中心区域,Hg的高含量区主要分布在东部以及东北区域。经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安全、警戒线、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样点的比例分别为5.79%、32.11%、52.11%、4.74%和5.26%。经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无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样点的比例分别为73.69%、25.26%、1.05%和0%。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的结果中,有55.26%的样点评价结果相同,而44.74%的样点不同,但都显示出污染程度从镇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1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水资源严重紧缺,再生水作为补给城市河湖景观水体的重要水源,用量逐年加大,随之带来的水环境问题也引起关注,往往需要采用适宜的技术和工程改善水质。然而对于现有的生态修复技术和工程,缺少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其修复效果和工程技术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估。通过大量的文献及实地调研,结合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湖的特点,构建了包含环境效益、技术管理与维护及社会经济功能3个系统、7个准则和19个指标的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群组决策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重要性排序前5位的指标依次是:藻类多样性、水生植物覆盖度、DO、TLI、PI(COD)。以北京市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陶然亭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综合评分为3.35分,评价结果属于良。陶然亭湖经过水体生态修复后,水生态系统结构较好恢复;所选工程技术适宜;人员及经济投入适中;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正面影响;工程可优后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3.
基于化工园区整体风险量分析的安全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园区安全容量和危险量的分析,得到园区整体的风险评估值;提出并定义园区危安比最大临界点,用其反映园区的最大可接受风险量;运用"二八法则",确定危安比上限;当危安比在3种不同值域区间下,对应的园区安全规划的重点不同;从园区整个生命周期考虑,提出包含各个阶段的园区安全规划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4.
王兴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4):360-364
1997年11月18日,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标志着第一期工程结束、进入第二期工程实施阶段。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是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建设,不仅对我国能源秘至整个经济布局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对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胡鞍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4):11-16
“十五”计划是我国21 世纪的重大发展计划,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十五”计划和2015 年远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改变“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发展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本文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十大目标 相似文献
136.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省际差异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国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1):11-17
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省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这是历史长期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与近几十年发展速度不同有关。分析当前各省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量,投资构成,投资效益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可以预见,流域内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7.
河口切变锋引起的滩槽泥沙交换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慧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1):54-57
切变锋是河口湾锋系中最为常见和最易观察到的锋面类型。本文对长江口的切变锋进行现场观察和滩,槽同步水文资料分析,简述了长江口切变锋发生的部分和基本特性,提出了切变锋引起的滩,槽泥沙呈现螺旋形交换形式等论点。 相似文献
138.
重庆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以长江,嘉陵江,涪江等河流为骨干和主体,水域面积8.25万ha,占水域总面积的76.4%,船体网箱养鱼是近年来在该地区兴起并迅速发展的鱼类集约化养殖方式。本文根据船体网箱养鲤试验结果和有关资料,分析了重庆境内江河水温,含氧量,流速,含沙量,浮渣,工业污染特点及对船体网箱养鱼的影响,拟合了养殖舱内,外流速关系及含沙量与透明度关系,并就船体网箱养鱼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139.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涪江上游骨滑坡的主要形成条件及触发因素。结果显示,相对主同差是滑坡的主要形成条件,地震是滑坡的主要触发因素,此外,还对滑坡相关因素进行了相关显著性比较,评价了每项相关因素的其中所起的作用,最后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在滑坡研究中的利弊。 相似文献
140.
南京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准确地评价地区农业资源,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地区农业资源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结构特征、不同样点差异及满足易于收集、便于数量表示和定量处理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了若干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商法等评价方法,对南京地区的主要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部小区的农业资源具有整体优势,南部和中部的资源利用较为合理,北部小区则具有较为丰富的后备资源。最后,根据各地资源要素的不同组合,简要给出了较适宜的开发途径,为该地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