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2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515篇
安全科学   455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773篇
综合类   1513篇
基础理论   390篇
环境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30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449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医院肿瘤病房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周围环境的电离辐射监测调查 ,并计算分析各相关人群的年有效剂量当量 ,结果低于《辐射防护规定》(GB870 3- 88)中的标准限值。表明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的辐射防护设施设计是安全合理的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辐射防护设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2.
Colloidal particle stability and some other interfacial phenomena are governed by interfacial force interactions. The two well knownforces are van der Waals force and electrostatic force, as documented by the classical Derjaguin, Landau, Verwey, and Overbeek(DLVO) theory. Moreover, advances in modern instrumentation and colloid science suggested that some short-ranged forces or structureforces are important for relevant colloidal systems. The interfacial and/or molecular forces can be measured as a resultant force asfunction of separation distance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colloid prob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AFM colloidprobe measurement of silica particle and silica wafer surfaces in solutions with some technical notifications in measurement and dataconvolution mechanisms. The measured forces are th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constant charge’ and ‘constant potential’models of DLVO theory. The di erence between the prediction of DLVO theory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strongshort-range structure force between the two hydrophilic surfaces, even at extremely low ionic concentration, such as Milli-Q waterpurity solution.  相似文献   
43.
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建立了102种酚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分子全息结构间的相关模型,在最佳建模条件下得到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0.96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LOO2)为0.963. 从102种酚类化合物中随机选出68种作为训练集,其余作为测试集,来验证分子全息QSRR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 在最佳建模条件对训练集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r2为0.967,qLOO2为0.927. 用训练集数据所建立的QSRR模型预测测试集中酚类化合物的色谱保留指数,结果表明,基于训练集所建立的QSRR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可以对测试集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很好的预测. 此外,利用最佳全息定量结构保留关系(HQSRR)模型的色码图,探讨酚类化合物中的不同侧链基团对其色谱保留性质的影响,及其在固定相上的色谱保留机理.   相似文献   
44.
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   总被引:68,自引:7,他引:61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上海市1994─2006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 结果表明:1994年以来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由1994年的2.51 t/(104元)降到2006年的1.07 t/(104元). 通过比较2005年上海与全国以及主要经济大国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发现,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占全国的3.5%;碳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和全球水平,但比英国、德国、日本高;人均碳排放量为2.7 t/a,是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多,低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从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能源结构以及经济结构等角度分析了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其中能源结构调整引起的平均碳排放系数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工业园能源代谢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工业代谢分析方法对某农药化学工业园能源代谢系统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提升能源转化水平、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是优化该工业园能源系统的2个有效途径,可减少能源代谢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 进一步根据能源代谢模型量化分析得出,提升工业园热电厂运行水平,达到供热煤耗0.043 t/GJ,供电煤耗4.538 t/(104 kW·h)(2004年江苏省平均水平),将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35.31%;将能源利用水平较低企业的电力利用效率和蒸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到园区平均水平(58.01%和63.84%),可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2.5%左右.   相似文献   
46.
3,4-二氯苯胺与取代芳烃联合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光华  吴昊  陈志永  李颖 《环境科学》2009,30(10):3104-3109
采用细菌生长抑制实验测定了取代芳烃及其混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急性毒性,得到17种单一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22组混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mix).采用毒性单位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定性评价,3,4-二氯苯胺与胺类化合物的联合效应以简单相加或部分相加作用为主,而3,4-二氯苯胺与酚类化合物的联合效应则多表现为协同作用.以化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为结构描述符,分别建立了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所得模型对极性麻醉型化合物和反应性化合物的毒性都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不仅能预测3,4-二氯苯胺与取代芳烃不同配比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也能预测三元和四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相似文献   
47.
A+OSA活性污泥工艺剩余污泥减量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旭  卢艳华  郭劲松 《环境科学》2009,30(5):1475-1480
采用自动热量计对Anoxic (A) + oxic-settling-anaerobic(OSA)系统解偶联池进出污泥进行热值分析,以考察污泥量变动与能值变动的相互关系;通过解偶联池参数调整,了解污泥减量趋势,结合能量和物质平衡与常规水质指标测试,推测减量途径和特性.结果表明,解偶联池水力停留时间为5.56、 7.14和9 h时,整个系统污泥减量分别为1.236、 0.771和0.599 g/d.进出解偶联池的污泥含能水平发生了变化,随停留时间增加出流污泥的单位热值有高于进流污泥单位热值的趋势:5.56 h时,进出水热值没有显著差异;7.14 h时,进出水热值差值在99~113 J/g之间;9 h时,差值在191~329 J/g之间.解偶联池发生了污泥的衰减,停留时间延长,衰减程度越高.A+OSA系统污泥减量是解偶联池污泥衰减与AO主体反应区污泥产生率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介绍加拿大学者用能量概念解决化学实验室锥形瓶或烧杯,水动力学物理模拟实验室水槽以及自然界海岸线波浪破碎等不同尺度下波浪同溢油乳化行为之间关系的同化方法和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新的尝试.从物理模拟实验室尺度和自然界海岸线尺度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并从发展的角度和中国同加拿大研究设备、能力和观点上的差异,提出中国曾经开展的类似研究是否有再度崛起的可能性,使得研究成果成为溢油乳化和溢油清理科学技术的基础,并带动解决冻结水域溢油乳化现象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燃料氢气泄漏、爆炸的特性和规律,预防高压储氢系统中氢气泄漏爆炸事故发生,以加氢站为背景,数值仿真45 MPa高压储罐氢气泄漏并引发爆炸事故,分析泄漏爆炸动力学性质以及爆炸波在非均匀氢气浓度中的传播机制。同时,基于泄漏爆炸事故演化的力学机理,开展氢气泄漏爆炸动态风险分析,针对氢气不同泄漏量,建立泄漏扩散形成的气云体积、气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与空间x,z方向上危害距离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氢气泄漏过程中,气云氢气浓度变化与流场雷诺数具有较好一致性;氢气扩散受到高压储氢罐周围装置影响,流场中氢气浓度分布不均匀;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时,冲击波参数和湍动能变化梯度大;得到复杂布局区域冲击波超压峰值与比例距离之间关系式,其相比于理论方法更精细、计算结果更准确。研究结果可为降低高压储氢系统泄漏爆炸事故后果、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0.
针对新常态下环境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了环境管理工作要树立新的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总量与质量、容量与流量、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现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带来的污染减排潜力越来越小,因此,环境管理的目标应从以污染排放控制为主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主转变,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容量总量控制管理手段,实现污染排放流量管控,同时,应充分考虑现有环境本底负荷的问题,实现污染存量和可能增量的协同控制,这对于推进环境管理工作的战略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