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9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437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147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 combined low-thermal and CaO2 pretreatment to enhance the volatile fatty acid (VFA) production from waste activated sludge (WAS). The fermentative product was added to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as an external carbon source to enhance nitrogen remov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pretreatment improved WAS solubilization, releasing more biodegradable substrates, such as proteins and polysaccharides, from TB-EPS to LB-EPS and S-EPS. The maximum VFA production of 3529 ± 188 mg COD/L was obtained in the combined pretreatment (0.2 g CaO2/g VS + 70 °C for 60 min), which was 2.1 and 1.4-fold of that obtained from the sole low-thermal pre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test, respectively. Consequently, when the fermentative liquid was added as an external denitrification carbon source, the effluent total nitrogen decreased to Class A of the discharge standard for pollutants in rur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most area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42.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冲洗污泥的生物相组成、生物活性、沉降特性及絮凝性能。结果表明,BAF反冲洗污泥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絮凝性能,将其作为生物絮凝剂预处理生活污水时,最佳投加量为0.05~0.1体积比(反冲水占混合液体积比),对污水中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21.2%~26.8%和34.2%~37.5%,能够达到预处理目的。  相似文献   
143.
To enhance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municipal waste-activated sludge (WAS), ultrasound, thermal, and ultrasound + thermal (combined) pretreat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ree ultrasound specific energy inputs (1000, 5000, and 10,000 kJ/kg TSS) and three thermal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s (50, 70 and 90 °C). Prior to anaerobic digestion, combined pre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 (VSS) reduction by 29-38%.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methane production (30%) was observed after 30 min of 90 °C pretreatment followed by 10,000 kJ/kg TSS ultrasound pretreatment. Combined pretreatments improved the dimethyl sulfide (DMS) removal efficiency by 42-72% but did not show any further improvement in hydrogen sulfide (H2S) removal when compared with ultrasound and thermal pretreatments alone. Economic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bined pretreatments with 1000 kJ/kg TSS specific energy and differing thermal pretreatments (50-90 °C) can reduce operating costs by $44-66/ton dry solid when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anaerobic digestion without pre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44.
金坛市主要水源钱资荡水 ,劣于二级饮用水水源水质 ,系微污染水源。常规水处理工艺已很难满足饮用水水质要求 ,拟采用生物预处理。比较了两种生物预处理池对藻类、氨氮、亚硝酸盐氮、色度、浊度等指标的去除效果 ,提出了生物预处理适宜的运行工况参数 ,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5.
低温下生物陶粒反应器去除水源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生物陶粒预处理工艺,研究低水温条件下生物陶粒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进水氨氮浓度为0.5~1.4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min.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生物陶粒反应器对进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水温的下降而降低,但总体上对氨氮仍然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水温从10℃下降到0.4℃时,生物陶粒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率从90%下降到65%.当水温在3℃以上时,出水中NO2--N低于进水NO2--N的含量.当水温下降到3℃以下后,出水中NO2--N超过了进水中NO2--N的含量.在陶粒反应器内部出现了NO2--N积累现象,水温越低,出水NO2--N的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46.
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蔡木林  刘俊新 《环境科学》2005,26(2):98-101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剩余污泥, 通常采用厌氧发酵处理并获取甲烷气体. 产氢产酸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 本研究考察了原污泥和经碱处理的污泥在不同初始pH(3.0~12.5)条件下的产氢效果, 以及污泥性质和污泥浓度等对产氢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初始pH为11.0时污泥发酵的产氢率达到最大值.采用原污泥发酵产氢时, 在初始pH为11.0的条件下发酵产氢获得的最大产氢率为8.1 mL/g, 而经碱处理的污泥在同样初始pH的条件下发酵产氢可将其产氢率提高一倍左右, 达到16.9 mL/g. 污泥经碱处理后厌氧发酵4d无甲烷产生, 且可有效地降低氢气消耗的速率. 另外, 污泥的VSS/SS值过低时会大大降低污泥的产氢率, 而污泥浓度对产氢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7.
采用Pseudomonas putida 5-x细胞为吸附剂的生物吸附过程组合SBR生物降解系统处理含铜离子城市废水.研究了生物吸附剂Pseudomonas putida 5-x细胞的最佳制备条件以及组合系统的运行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Pseudomonas putida 5-x细胞对铜离子的吸附容量可达87.3mg·g-1,经生物吸附处理后,污水中Cu2+的含量显著降低,尽管残留的Cu2+对活性污泥吸附COD的能力尚有一定影响,但已不影响SBR系统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含铜离子废水前,采用生物吸附技术降低废水中Cu2+含量,有利于提高后续活性污泥过程对COD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8.
超声波预处理提高污泥好氧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超声波预处理对提高污泥生物消化的作用,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与好氧消化衔接,测试了污泥消化的溶解性有机物(SCOD)、TSS及蛋白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污泥超声波预处理效果较好的能量密度与时间分别为12 kW/L和10 min,此时有机物释放与能量输入之比较优;在此条件下,经预处理后的污泥好氧消化性能明显比未处理的高.消化时间为10.5 d时,经超声波预处理的污泥TSS减量42.7%,而未处理的污泥仅减量20.9%.经超声波预处理后,污泥中的蛋白酶活性明显提高;同时,超声波预处理释放出较多的可溶性物质.因此,增加的可溶性物质与蛋白酶活性使得污泥迅速降解,提高了污泥好氧消化效率,缩短了污泥好氧消化时间.  相似文献   
149.
污泥加热预处理对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污泥加热预处理给中温厌氧混合消化和污泥单独消化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加热预处理有利于提高混合消化对 COD 的去除率,尤其是 SCOD 的去除率由 77%增长到 93%,但不利于 TS 和 VS 的去除;而对污泥单独消化,预处理则不利于有机物的去除.采用加热预处理后的污泥进样,混合消化和污泥单独消化的甲烷产气量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0.
张秋劲 《四川环境》1992,11(1):53-56
本文对东湖磷酸酶活力(PA)的来源,不同湖区活力水平的比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水柱中磷酸酶活力主要来自藻类,底泥中则主要来自细菌;在东湖磷浓度波动范围内,磷对碱性磷酸酶活力(ALPA)无明显抑制,实验室条件下相当于环境水平的磷浓度不能抑制PA;光照促进藻类PA的增加;溶解氧有利于藻类PA提高,对细菌PA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