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419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新疆八一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厂上料系统1^#转运站,1^#a转运站,2^#转运站及1^#、2^#高炉高道料仓在上料时,粉尘污染较为严重,为解决粉尘污染问题,1999年炼铁厂组织设计与施工了40m^2单室卧式3电场除尘器,工程投运后,收尘效果良好,岗位粉尘浓度与外排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2.
The basic theories and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usually employed in the solution of unsteady groundwater flow problems are reviewed critically. The best known method of analysis for such problems is based on the Dupuit-Forchheimer approximation and leads to a nonlinear parabol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which is generally solved by linearization or numerical methods. The accuracy of the solution to this equation can be improved by use of a different approach which does not employ the Dupuit Forchheimer assumption, but rather is based on a semi-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Laplace equation for quasi-steady conditions. The actual unsteady process is replaced by a sequence of steady-state conditions, and it is assumed that the actual unsteady flow characteristics during a short time interval can be approximated by those associated with “average” steady state flow. The Laplace equation is solved by a semi-discretiz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which the horizontal coordinate is divided into subintervals, while the vertical coordinate is maintained continuou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 typical tile drainage problem, and,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method is evaluated and practical conclusions regarding its applicability are advanced.  相似文献   
53.
我国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方面的大问题。实行工农相对分离,组建乡村工业区,是提高乡镇工业企业素质、效益,强化乡镇工业企业优化组合、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是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4.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和引领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途径,即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根基;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保证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党员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先锋模范.  相似文献   
55.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钻井废水氯离子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钻井废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分别用两种方法对钻井废水进行了预处理,氯离子在0-250mg/L的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8,并且重现性和选择性良好、精密度与准确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56.
生态脆弱区榆林三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屹  胡蝶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7):1204-1217
榆林能源丰富但生态脆弱,是生态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分析榆林自然资本存量及流量的利用状况,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本占用的成因、探讨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测算榆林2005—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等的基础上,以足迹深度和广度描述了自然资本存量消耗与流量占用的变化关系,并以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驱动生态足迹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10 a来榆林人均生态赤字增长幅度为274.18%,其中,能源消耗账户贡献率最高;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了61.81%,体现出生态建设的正向作用。榆林对资本存量消耗的速度大于资本流量占用的速度。影响生态足迹变化的显著因素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这些结论不仅对榆林自然资本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而且对生态脆弱区核算自然资本、探讨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7.
为了降低空气幕的能耗,依据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以双三次方曲线为整流器外轮廓线的矿用空气幕模型,采用正交模拟试验方法,以出风口速度分布均匀性及阻力损失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矿用空气幕内流场分布规律,计算出矿用空气幕出风口断面的速度分布均匀性参数及压力损失,得到了最优的矿用空气幕结构模型,该模型风流速度均匀性参数为0.038 5,压力损失为98.3Pa.结果表明,压力漩涡的大小及流速滞留区的范围与整流器密切相关.对矿用空气幕出风口速度分布均匀性影响最大的是供风器出风口宽度,其次为导流体中截面半径;对矿用空气幕压力损失影响最大的是供风器出风口宽度,其次为整流器及供风器长度.当导流体为圆锥体时,矿用空气幕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58.
为了实现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建立贮罐类重大危险源定性三维分级模型和风险定量分级模型。提出风险评价敏感性因素,选取可能性影响因素、严重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影响因素3类风险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贮罐风险分级指标权重。根据风险可接受准则,将贮罐类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划分为4级,实现基于三维风险模型的贮罐类重大危险源快速分级。结果表明:用贮罐类重大危险源三维风险分级模型,通过简单数学模型计算贮罐风险值,能为企业提供风险分级标准,有助于实现政府对贮罐类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  相似文献   
59.
农业生产本身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亚于工业,所以需要清洁的生产模式,对污染的产生进行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这一概念在工业领域的使用越发成熟,但是在农业领域的使用却甚少.通过论述农业清洁生产以及农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内涵,结合实例介绍如何从农业输入、生产系统、农业输出三个环节进行农业清洁生产审核,最终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0.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其岸线资源有着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苏中地区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发展迅速。因此,选取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和2008年的长江岸线利用状况数据,对比分析了3市岸线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苏中3市的岸线利用率大幅提高;新增岸线中工业岸线占比最大,港口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次之;工业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的增幅最为显著;各类型岸线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岸线,已有岸线类型的转换主要流向工业岸线和未利用岸线。港口建设需求、沿江基础工业化进程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