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97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We measur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 Fe, Ni, Cu, Zn, Cd, Pb and Hg, and the stable isotope ratios( δ13C and δ15N) in 87 fish samples within 12 economic fish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Dongting Lake, the secon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With few exceptions in concentration of Cr, most of fish species showed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the 8 metals than legislation thresholds. Piscivorous fishe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of δ15N(possessing higher trophic...  相似文献   
172.
波特假说提出后,引发了大量关于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但是少有文献提及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且较少涉及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本文基于费用型环境规制与投资型环境规制两种类型,利用我国30个省份在2003-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费用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排污费的征收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并不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资型环境规制总体上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激励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波特假说"。投资型环境规制通过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增强企业的信心和预期水平,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在三类环境投资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难以确定;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门限回归分析表明,费用型环境规制与投资型环境规制均存在门限效应,即环境规制程度的不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考虑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效果差异,有所侧重地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173.
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中碳减排的阶段性特征和应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碳排放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城镇化发展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未能将城镇化自身阶段性变化对生活碳排放的影响联系起来。基于此,本文以城镇化率作为门限变量,以生活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产业结构分别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个不同视角的门限-STIRPAT扩展模型,深入分析城镇化水平处于不同阶段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所受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城市化率分别处于门限值(0.250、0.325和0.457)前后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所受影响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当城镇化率低于0.250时,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均呈负向弹性关系,分别为-0.688、-0.570、-0.570;当城市化率低于0.457时,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负向弹性关系仍然存在,但相关关系明显减弱,能源结构负向弹性关系介于(-0.338,-0.019),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负向弹性关系为-0.251。当城市化率超过0.457时,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已逐步显现或转变为正向弹性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区域城镇化发展介于(0.250,0.457]这一阶段的进程中,应把握住能源结构、居民消费率和产业结构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效应转变之前的阶段,鼓励居民生活消费,但进行节能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满足居民对生活商品及服务的需求。当区域城镇化提升至0.457以上时,应合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通过财政政策等对居民生活消费进行调控和引导,注重第三产业中的科技、金融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4.
由于以城镇化为重点的经济发展被视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且城镇化、跨国投资的碳排放效应在现有文献中已被证实,构建包含以上三者的一体化分析框架是本文的主要目标。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研究如何更好通过"走出去"来实现城镇碳减排和经济集约化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2003—2012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探讨各城镇化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碳排放发生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城镇化面板门槛模型和碳排放拓展模型,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的碳排放效应的阶段性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碳排放效应存在城镇化率门槛值的制约,处于中高城镇化阶段的地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降低城镇碳排放水平的效果较之于处于低城镇化阶段的地区更为显著。具体看来,在中游城镇化率区段,对外直接投资能实现过剩产能输出和产业链升级,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碳排放效应的传导路径;在高度城镇化率区段,对外直接投资能实现污染密集型产业输出和技术溢出,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则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碳排放效应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对城镇化集聚成本门槛效应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别是高度城镇化人口拥挤成本、竞争加剧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阶段的碳排放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要想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碳减排的作用,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尤其需要"因势利导"加快传统产业资本输出,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结构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则应在工业化过程中,注意避免沦为高碳产业资本的污染"避难所"。  相似文献   
175.
目前氨水作为脱硝还原剂用于燃煤锅炉SCR脱硝国内尚未普遍使用,尤其在大机组上的应用经验较少。通过对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总结了运行经验,为氨水还原剂在大机组SCR的脱硝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结构减贫效应的动态异质表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扶贫攻坚阶段,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减贫的关键不在于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下如何提高转移支付的精度和效率,而在于真正改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理念,从盯住经济总量增长转向用减贫目标统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贫困减缓的关系影响着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但既往研究对何种产业结构更有助于贫困减缓没有形成共识。本文基于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视角,分析了专业化、多样化影响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专业化、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与FGT贫困指数的关系进行了门限回归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确认了产业结构减贫效应的动态异质表现:专业化的减贫效应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和发展阶段趋于增强,并且经济密度更小、距离技术前沿更远的地区,专业化的减贫效果更显著;多样化的减贫绩效低于专业化,且相关多样化的减贫效应高于不相关多样化。细分产业来看,第三产业相关多样化比其他多样化结构更具减贫效果。贫困地区在减贫的产业结构选择上,首要目标是改善专业化程度,其次是在多样化的既定前提下,谋求相关多样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相关多样化。专业化和相关多样化对不同贫困群体的影响也存在差别,既往产业结构更有利于贫困线附近群体的贫困减缓,而对深度贫困群体的溢出不足。因此,在塑造合宜减贫产业结构,改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同时,还应辅以改善深度贫困人口劳动力供给的政策,改善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机会,从而增强从益贫产业结构中获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7.
以武汉市城郊江夏区和蔡甸区的516户农民家庭为实证,运用logistic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索家庭生计资本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及阈值。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与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呈显著正向相关,家庭农地资源禀赋、机耕能力、社会资源禀赋及经营能力的信任程度等与农地转出行为负向相关。相反,自然资源禀赋及农业机械投入对农户土地转入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而家庭融资能力则对农户转入行为呈显著的负向影响。(2)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存在影响阈值的仅有韧性指数。当农户家庭韧性指数≤2时,随韧性指数增强农户农地转出倾向愈强;家庭韧性指数≥3时,农户农地转出倾向随指数增强而弱化。该研究从农户微观个体视角探索生计资本异质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为针对农户家庭需求制定差别化的农地流转政策、有效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78.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plutonium and uranium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for safeguards purposes. An analytical method was developed with a plutonium and uranium separation procedure based on extraction chromatography (using 2 mL TEVA and UTEVA columns) and detection with a quadrupole ICP-MS applying an ultra-sonic nebulizer coupled with a membrane desolvation system. Starting from blank swipes, the background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 (BEC) was 8 fg for 239Pu and 1 ng 238U. The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as well as to round robin samples obtain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nter-laboratory exercise program, promoted by the Brazilian–Argentine Agency for Accounting and Control of Nuclear Materials (ABACC), together with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USDOE).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an additional ion-exchange separation step, th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the IAEA-384 sediment reference sample with precise and accurate total plutonium and uranium, 240Pu/239Pu, 241Pu/239Pu, 234U/238U and 235U/238U atomic ratio results.  相似文献   
179.
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将环境质量标准,平均值,标准偏差以及样本容量综合进行考虑,提出了污染分界线的计算公式,并以表格形式给出了不同显著性水平下,不同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样本容量所对应的污染分界线,对污染分界线与样本容量及相对标准的偏差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提高监测精度和适当增加监测数据个数,可以使污染分界线接近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0.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IMS) is a very fast, highly sensitive, and inexpensive technique, it permits efficient monitoring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like alcohols. In this article, positive ion mobility spectra for six alcohol organic compound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using a high-resolution IMS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a discharge ionization source. Utilizing protonated water cluster ions (H2O)nH^+ as the reactant ions and clean air as the drift gas, alcohol organic compounds, ethanol, 1- propanol, 2-propanol, 1-butanol, 1-pentanol and 2-octanol, all exhibit product ion characteristic peaks in their respective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that is a result of proton transfer reactions between the alcohols and reaction ions (H2O)nH^+. The mixture of these alcohols, including two isomers, has been detect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y could be distinguished effectively in the ion mobility spectrum. The reduced mobility values have been determined, which are in very well agreem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63Ni-IMS experimental values. The exponential dilu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alibrate the alcohol concentrations, and a detection limit available for the alcohols is in order of magnitude of a few n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